第279章 利剑即将回长安

作品:《三鞭打散父子情,请称陛下!

    “以朝廷的控制能力,顶多在关内道可以让政令畅通无阻。”


    崔季舒稍显为难的说道:“其他地方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只能依靠那些派出去的刺史监督推行此事。”


    “要是按照目前的计划,怕是关内道已经实现摊丁入亩了,而边远地区才刚刚试行一条鞭法。”


    朝廷的政令推行出去,难免要依靠当地的官员落实。


    可是每个地方的官员水准是参差不齐的,就像是推行均田令的时候,在海瑞的监管下,都有些县令不知道是蠢还是坏。


    又或者说是既蠢又坏,居然在天气还没有回暖的时候将百姓的房屋当成田地给丈量了。


    这导致不少的百姓流离失所,还有人因为被冻死。


    虽然海瑞处置的得当,通过将涉案官员一并斩首的手段挽回了部分民心。


    但这也让李承乾知道了推行新政的难处。


    再好的政策一层层落实下去都有可能成为祸害百姓的恶法。


    所以在王朝初年那种地广人稀的的时期最好的惠民政策便是官不扰民,而民自轻之。


    可李承乾明显没法学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他有着太多事情要做,完成这些事情需要的东西又太统一。


    那就是钱粮。


    那么增加朝廷赋税的最好办法便是打击被藏起来的人口和土地,清理掉一些趴在社稷上吸血的吸血虫....


    “让陆炳去,他接手并打散原本的不良人组织,将其中的精英填充到新建立的锦衣卫当中已经有些时日了。”


    “正好让他随着推行新政的步伐将锦衣卫的耳目全都撒出去。”


    虽然以后的皇帝能不能将锦衣卫运用到像他这般得心应手的地步尚且未知。


    但是在李承乾的手中,这个情报组织的能力可以发挥到最大。


    这些耳目可以帮助李承乾听到各地的声音。


    帮助他监察天下。


    “陆指挥者的权利,那可相当的大啊。”


    崔季舒感叹道,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规模的监察组织。


    也只有在盛世当中,朝廷才会着重于这种地方,且监察也因盛世而得到重用。


    在乱世,最重要的还是兵权。


    “监察的权利,可是最大的地方权利。”


    “两汉时期,俸禄六百石的州刺史权利能够让那些俸禄两千石郡守低头,就是因为这些刺史手中掌握的是监察的权利。”


    李承乾意味深长的说完这句话以后,便不再言语。


    位卑权重也是一种用人的手段,就像是正在组建的内阁一样。


    皇帝罢免一个小官,可要比罢免一部尚书什么的,要轻松很多。


    ..................


    河北道。


    “刚峰兄这是做好了回长安的准备了?”


    万俟卨看着行李收拾妥当的海瑞不由的问道:“你就这么确定朝廷会因为你的奏章将你调回去?”


    “当然。”


    海瑞一双剑眉都快拧到一起去了,显然是长安发生的事情让他很是难受:“我当初在长安接手御史台侍中这个职位的时候,便准备用我这把人镜子映照整个朝廷。”


    “可推行新政这个事情确实要紧,天下百姓早一日在新政的笼罩下,日子便会更好过一些。”


    “所以我当初并没有拒绝朝廷任命欣然接受。”


    “可如今借助朝廷的军威,新政的推行已经很平稳了,剩下的事情便不需要我这个固执的家伙在一旁监督了,只需要元忠兄的圆滑就够了。”


    “此地事情既然已经了结,我便要回长安履行我御史台侍中的职责,否则我便是空耗朝廷的粮饷,与硕鼠何异?”


    至于到底是李二倒霉,还是李承乾倒霉。


    还未可知。


    毕竟这两人都挺不像话的。


    “我心中的君父,可不是这个样子的,未来的君父,更不应该以利对天下,他应该立身以正,为政以德。”


    “否则外边的那些官吏全都事利而不是事德,天下人心之败坏,岂是一些利益所能弥补的?”


    “大唐天下十道,三百六十州,岂是一人之天下?”


    万俟卨听着海瑞的话咽了一口口水,他有些无法理解海瑞的脑回路,就像是海瑞无法理解他一样:“殿下的心中还是有着百姓的。”


    “你我皆是为政多年之人,这新政到底是惠民还是害民,你我心底都是知晓的。”


    “不然殿下也不会费尽心思的想要推行这些新政,他本可以不这么做的。”


    “正是因为如此。”


    海瑞正色道:“陛下可以做的更好却没有去做,但往事已经无法挽回了。”


    “可殿下还可以去改,殿下可以去做一个远超陛下的圣君明君,或许李唐皇位继承的怪圈可以在殿下的手中终结。”


    “这样的道理难道你们都不知道吗?你们为什么就不敢去和殿下进言呢?”


    万俟卨脑袋有些发空。


    这简直就是我!


    这就是万俟卨一直想做的直臣!


    只不过往事不堪回首罢了,他当年可也是一个主战派的热血青年!


    要不是赵宋实在是太拉跨,一点赢得希望都没有,他也不会像现实低头成为那么一个,让年少的自己都唾弃的大人!


    他的理想不是死了,而是深埋在已经死掉的心底最深处罢了。


    “我与刚峰兄一同回长安。”


    万俟卨上前两步紧握住海瑞的手说道:“我万俟元忠,也有做一个好人的心。”


    最让李承乾的担心的一集还是发生了。


    一个完全忠于你的臣子,究竟会为了你将自己变成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


    但李承乾一开始只是想要让万俟卨做一个随他心意的佞臣罢了,毕竟做皇帝的也有很多的压力。


    他又不是李二,也没有李二那种跟他顺着说话他就觉得浑身难受,你越刺激他他越舒服的怪德行。


    有一个佞臣可以帮他舒缓一些压力多是一件美事啊!


    直臣什么的....已经够多的了。


    这玩意怎么会同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