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风云再起

作品:《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

    齐王站在当中,身影略显孤寂。


    他知道,自己今日的退让,不仅丢了颜面,更失去了在六国中的威望。


    可他别无选择——这正是秦天要的结果。


    他站在台阶上,望着远处的残阳,心中五味杂陈。


    一旁的谋士低声道:"陛下,秦王这一招,当真是高明啊。"


    齐王没有说话,只是攥紧了手中那封未拆的信函。


    那一封封看似平常的信件,成了斩断齐国与六国联系的刀刃。


    如今,他的所有选择都已变得微不足道。


    他深吸一口气,尽力平复心情,眼神暗淡地看向大殿外,暮色渐浓,远处的残阳如血般凝固在天际。


    心中的愤怒与羞辱交织,几乎让他无法呼吸。


    齐国曾是东周的霸主,拥有强大的军力和众多的盟友。


    而如今,居然因一封信被逼至如此地步,完全失去了话语权和选择的余地。


    “陛下……”身旁的谋士再次开口,小心翼翼地道:


    “我们是否应当立刻调兵回国,准备应对秦国的可能威胁?那封信的内容,显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齐王沉默片刻,缓缓摇头:


    “不用了,今天的局面已是无法挽回的局面。


    我们与六国的联系已经被切断,单凭这些盟友,恐怕已无力为我所用。”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


    “秦天这次可真是精心设计了一场局,原本以为是联手齐国便能制衡秦国,结果却被他一手安排得无处可逃。”


    谋士低声叹息:“确实,陛下。若当初我们能够早些与赵国结盟,也许……”


    “别说了!”齐王突然打断,眼神冰冷如霜。


    “说什么已经晚了。保全齐国的力量,暂时不与秦国作对。”


    齐王挥手示意,示意大家准备离开。


    楚王站在厅堂正中,目光如炬扫过在座的各国诸侯。


    "堂堂齐国之君,居然被一纸书信就吓得退避三舍,真是..."


    "诸位,"他沉声道:


    "齐国既已退缩,我们更要展现出六国联军的决心与力量。这正是我们一雪前耻的最佳时机。"


    诸侯们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齐国的退出确实让局势微妙地改变了 - 失去了一个强援,却也让剩下的联军更加团结。


    没有了齐国的牵制,他们反而能够更加果断地行动。


    "楚王说得对,"赵王第一个表态,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现在犹豫不决,只会让秦国有机可乘。秦天那个人,可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韩王紧接着说道:


    "齐国的退出虽然让我们形势严峻,但也给了我们更灵活的战略空间。


    我们不但要对秦国发起强攻,更要联合周边小国,形成合围之势。"


    楚王满意地点点头,大步走向王座旁的沙盘。


    沙盘上细致地标注着诸国兵力分布、要塞城防、粮草补给线。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滑过地图,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既然大家意见一致,"楚王的声音充满威严,


    "那就立即开始部署。"他目光如电,扫视众人:


    "此次伐秦,楚国为先锋,诸位为后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接下来的军事会议愈发具体。


    楚王展现出了极强的统帅才能,他建议集中优势兵力,在邯郸城与秦国一决胜负。


    "秦天虽然精于战术,但也有致命的弱点,"楚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他在前线布下了铜墙铁壁,却忽视了后方防御。


    一旦我们从邯郸开始进攻,击破函谷关,就能长驱直入,直逼咸阳!"


    诸侯们纷纷赞同这个大胆的计划。


    虽然知道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 攻下函谷关后如何维持战线,如何确保补给,都是巨大的挑战。


    数日之后,六国联军的旗帜在赵国军营上空猎猎作响。


    而此时的秦天,立于咸阳宫高处,远眺东方连绵的群山。


    夕阳的余晖给远处的山峦染上一层血色,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白起站在他身后半步之处,神情肃穆。


    "白起,"秦天的目光依然凝视着远方,声音平静中带着一丝玩味,


    "你觉得五国联军会从哪个方向来攻打我们?"


    白起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陛下,依臣之见,此次联军必然会选择函谷关作为主攻方向。"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不过,函谷关易守难攻,就算他们调集了六十万大军,想要攻破函谷关,也无异于痴人说梦。"


    "确实如此。"秦天转过身,看向身边这位常年征战的大将,


    "那依你之见,他们会把主要粮草囤积在何处?"


    白起眼中精光一闪:"依臣看来,他们必然会选择邯郸。"


    他走到旁边的沙盘前,指着地图继续分析,


    "邯郸位置居中,既可以就近供应函谷关战事,又可以策应其他方向。更重要的是..."


    "更重要的是什么?"秦天似笑非笑地问道,仿佛已经猜到了白起要说的话。


    白起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邯郸地处赵国腹地,我军就算想要偷袭粮道,根本不可能突破到那么深的地方。"


    秦天轻轻点头,踱步到沙盘前,目光在各个要塞之间游移:


    "他们都以为我军主力会被牵制在函谷关,殊不知..."


    他的手指轻轻点在一个位置上。


    白起眼前一亮:"陛下的意思是...从上党直插邯郸?"


    他仔细思索片刻,神色渐渐振奋起来,


    "如果我军能在他们主力开到函谷关之前,从上党出其不意地杀向邯郸,切断他们的粮道..."


    "没错。"秦天的声音依然平静,但眼中已经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五国联军粮草未备,主力未至,正是我们出击的最佳时机。"


    喜欢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请大家收藏:()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