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伙食标准

作品:《特殊年代:每天签到才领一元?

    行吧,虽然那肉片用薄如蝉翼来形容,有点夸张。


    但是真的很薄。


    而且一人碗里,可能也就那么几片。


    就是加起来,也肯定不到一两,甚至也就是几钱的重量。


    这一百多号人的加起来,可能也就是放了两三斤肉。


    好几个人分一两。


    但这都已经足够让他们惊喜的了!


    要是顿顿都这种标准,那一个月也有一两斤肉了吧?


    这年头,城里人一个月才二两肉票啊!


    给他们都吃的这么好,本村人的伙食总不能还不赶这个吧?


    梁家村,这么富裕的嘛!


    好羡慕!


    “老宋,这菜里居然有肉?”


    面露不可思议,发出这灵魂质问的,是另一位村长。


    这不是赶上中午饭了嘛。


    宋大爷也不好意思开饭了不给大家吃,还把大家赶走啊。


    于是就让宋大娘给十几个村长也一人打了一份饭。


    嗯,也就是从其他人碗里一人克扣个十分之一,也就够这些村长们一人来一碗的了。


    原本给大家准备的量,就是差不多够吃个七分饱的。


    克扣一点,吃个六分半也行了。


    毕竟按照惯例来说,他们在家,平时也就是吃个五分饱。


    这还多了一分半呢!


    宋大爷也跟着大家一起吃的。


    这么多老朋友都在,他总不好一个人回家吃吧。


    虽然他觉得这顿饭吃的略差一点。


    主要是差在仪式感上,就用一个碗,饭菜都混在一起了,就感觉差点意思。


    至于说质量,还行吧。


    他现在虽然经常能吃到肉,但也不是说能顿顿吃。


    只是……,这么薄的肉片,是怎么切出来的!


    食堂那几个老娘们,是越来越厉害了啊。


    怪不得能用几个蛋,就能打出一大桶汤,拿来糊弄人呢。


    宋大爷夹起一片薄薄的肉片,随意的塞在嘴里咀嚼,脸色十分平静。


    甚至略带不满,这么薄,吃起来都没啥肉味儿了!


    还没品出来味道,就嚼没了!


    可这在其他村长看来,就略有点装逼了。


    操,吃肉你都不笑一下嘛?


    态度还这么随意!


    一点都不尊重肉片!


    你看其他人,谁不是夹起来放嘴里,慢慢的咀嚼,闭上眼睛慢慢的品味!


    宋大爷倒是没想这一茬。


    甚至感觉其他人的动作表情,十分的做作,别扭!


    吃两片这么薄的肉,至于这么夸张嘛!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老婆又给你生儿子了呢!


    好吧,这是宋大爷何不食肉糜了。


    都说由俭入奢易,他似乎忽略了自己生活水平的改善过程。


    去年一年,梁鑫家每个月都杀一两头猪,所以大家每个月都能吃几顿肉。


    而且那肉片也比这厚。


    年前年后的时候,梁鑫家更是直接出栏了近百头猪。


    大家伙吃肉吃的就更频繁了。


    这个冬天,谁都没少吃。


    所以宋大爷真的就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


    “老宋啊,这是以后都这种水平,还是说,就这么一顿啊?这顿饭应该这是欢迎大家过来,才这么奢侈的吧?”


    “这也叫奢侈?你可别埋汰人了,我告诉你,以后大家的伙食标准就是这种!”


    “什么,以后都这么吃?顿顿都有肉?”


    “嗯,这是小梁定的标准,每顿饭都要放点肉,说让大家吃点荤腥,才有力气干活。嗯,虽然不多吧。”


    “不少了,不少了,这都好几片肉了。”


    “老宋啊,你们村现在真的不一样了啊,还有这伙食儿,我都想留下来盖房子了。”


    “算了吧,你这老骨头,我可不收!干不了多少活,吃的反而不少,你看看,这么多人,就属你吃的最多,碗最


    干净!”


    国内这第一批农民工,第一天上午到的。


    下午就开始干活了。


    倒不是说梁家村多不人道,迫不及待的剥削大家的剩余劳动价值什么的。


    这是大家自己要求的。


    中午都吃肉了,不干点活,大家都不好意思!


    所以强烈要求要干活!


    给梁家村白干半天都可以!


    那好吧,宋大爷就指挥人开始干活了。


    当然,该多少钱还是多少钱。


    梁家村,或者说梁鑫,向来不屑占别人便宜。


    首先要干的,就是把最新的三家拆迁户的房子给推倒,收拾一下地基。


    上次拆迁,还要先把拆迁户家里的新房子给盖好,让他们有住的地方,才能把他们的房子推倒。


    这次不用了。


    把他们先安排到公寓区住些日子就行了。


    新房什么时候盖好,什么时候搬过去。


    反正这年头大家都穷,家里也没多少家伙事儿,搬家不费劲。


    这一百多农民工,在宋大爷的安排下,分成两拨,一波推倒房子,清理地基。


    另一波,去村子边缘,给三个新拆迁户盖新房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