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物业

作品:《特殊年代:每天签到才领一元?

    先不提小剧场,先说说小剧场旁边的两个公寓区。


    这个新公寓区,和之前的男女知青公寓规格差不多。


    都是三十间房,加起来一共六十间。


    梁鑫定下的名字,为了方便区分,早期的就分别叫男知青公寓和女知青公寓。


    而这边的两个公寓区因为挨在一起,那就统一叫综合公寓区。


    门牌号都是连起来的,从1-1排到10-6。


    男女知青公寓那边的规定,是分别只能住单身男女,不允许混居。


    有这种规定,还是因为当下风气的缘故。


    这边综合公寓那就随便了,谁想住都行。


    这样就给了大家一个选择的余地。


    公寓盖好了之后,大表哥大表嫂两口子就从梁鑫家搬了过去。


    熊三儿和小影也搬过去了。


    他们俩憋了一个月了,终于可以正大光明住在一起了!


    嗯,虽然可以说正大光明,但不能说名正言顺。


    毕竟一个光棍,一个寡妇,虽然都没有另一半,但俩人也没领证什么的。


    只能说是同居。


    这年头不领证,同居,那也是会被人骂的!


    嗯,宋大爷带头骂的最狠!


    老头最看不上这种。


    可这么做,也只能证明他的无能力为。


    另外综合公寓区和男女知青公寓区还有个区别。


    男女知青公寓那边,房子是可以自由买卖的,掏了钱买下,就是个人的。


    新的综合公寓,梁鑫考虑过后,决定不卖了。


    只租。


    为此,他专门把大舅叫过来,弄了个物业公司。


    这边六十间房,以后就隶属于这个物业公司了。


    暂时定,长租,房租每天一毛钱,也就是一个月三块,一年三十六块五!


    这价格是不是贵了啊?


    嗯,是有点。


    对乡下人来说,自己盖房子,一间才五十,这住一年半不就够盖一间的了嘛!


    但对其他人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不提知青,就是普通城里人,一天一块钱,用一毛钱租房子,十分之一的工资用来付房费,这算贵嘛!


    这要是让深圳的打工人看到了,都得流泪!


    这是长租,如果是短租,价格就更贵了。


    一天三毛钱!


    毕竟短租的,还要有额外服务。


    比如被褥什么的。


    人家长租的,这些都是自备的。


    短租只能用公寓区的。


    这年头的人虽然不太讲究,基本没有什么洁癖,有个盖的就行。


    但是梁鑫看不惯,要求别人用过的,都要清洗。


    这就是一份额外支出,需要雇佣村里的婶子阿姨什么的来洗。


    梁鑫这么弄,一方面是觉得自己村以后外来人口,流动人口什么的,可能会越来越多。


    应该会有住房需求。


    另外,也是为了知青们考虑的。


    今年偶尔还是有知青的父母家里人什么的,来看望他们的。


    这种时候,住在哪里,就有点问题了。


    这新公寓区盖好了,这问题就好解决了。


    另外,还有一些特别的人。


    首都的老头们跟他说了,觉得他这村子弄得挺好,各方面都弄得有模有样的。


    这里人的状态,老头们都亲眼看到了。


    别的不说,这里村民的眼神里有光!那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所以老头们决定,派更多的人,来学习经验!


    让梁鑫的公寓区建好了,有地方了,就开始一批批派人过来学习!


    老头们亲自和梁鑫商量这个事儿,说明这些学习的人级别都不会太低。


    估计最低都得是县长级别以上的!


    梁鑫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学吧,以梁鑫的眼光,搞的事情,要是能推广学习。


    说不定真能让大家少走


    几十年弯路!


    说回这公寓区和物业。


    物业收费了,当然也会提供一些服务。


    比如房屋修缮,处理卫生问题这些,都是必然有的。


    虽然大部分人都还算讲卫生,自家门前什么的,也都算干净。


    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种。


    所以物业这边从村里招了一些人,专门负责这些。


    当然,现在这些都是临时工,嗯,更像是钟点工。


    大家还是该种地种地,该照顾家里照顾家里。


    每天稍微花点时间,来物业干点活,时薪三到五分钱,出来一趟赚个一两毛钱什么的。


    这都已经让大家很开心了。


    物业的事情其实很多,只是很杂,而且都是小事儿,所以看着才不起眼。


    其实挺重要的。


    除了修缮卫生等等,物业还要负责维持治安,还要给大家烧水,烧炕什么的。


    综合公寓这边也有水房,而且不用大家自己烧水。


    每天早上,都会有物业雇的村里的阿姨,过来抱柴火,打水,烧开水什么的。


    中午和晚上还要查看一下,水不够了,还要继续打水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