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老工程师们看来,苏小雪纵然是有点本事,但是资历尚浅,那100号新人就更不用说了。


    这都是今年毕业生里面,被挑剩下的人,留在了红星机械厂。


    一条条信息汇总而来,编织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虽然得出了结论,但是老工程师们依然不敢相信1000多亿的项目,没有露出半点风声,只有一些只言片语,被人们猜测。


    而关于项目本身,这个实验基地建在哪里?哪些人参与等等具体的信息,没有一丝丝风声。


    要知道,同为武器研发领域的科研人员,尤其是他们这种泰山北斗级别的老工程师们,对于这些信息相对而言是非常敏锐的,他们不需要接到任何通知,只需要通过某个老朋友的调动,就能猜测一二。


    然而,现在,各个领域的泰山北斗们都稳若泰山,没有一个人被调离,这就导致没有任何的风声传出来,因为超音速潜艇的研发,根本就没有用到任何一位泰山北斗!


    全是丁修带着一帮子小屁孩儿在那研究呢,他疯了吗?1000多亿的项目带着一群新人,这就开干了?!


    虽然心中无比震撼,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论坛上或者在公开场合提出过这个质疑,他们只是默默的在丁修论文的评论区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学术性意见,希望能帮助丁修,给他提供一点助力。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丁修的论文越来越具体,甚至会带出一些详细的实验数据,这愈发让工程师们确定,丁修真的在引领这个让全世界震撼又关注的项目!


    全世界都在打探武国的超音速潜艇项目研发到什么程度,全世界的间谍都在盯着潜艇兵工厂,然而老工程师们心中已经了然,这个项目根本就不在潜艇兵工厂,而是在红星机械厂!


    一个研发冷兵器的兵工厂,居然搞起超音速潜艇的研发,就算世界上那些间谍想破脑袋,也绝对不会想到!


    老工程师们不时就会上一下论坛,上一下各个学术期刊,看看丁修最近有没有新的文章发表,他们以这种形式默默支持着这个庞大的研发项目。


    虽然搞不懂军工楼为何没有调动各个领域的泰山北斗们一起进行研究,但是通过丁修发表的一篇篇文章来看,似乎进展还算顺利。


    他居然真的办到了,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结果,但是只凭他一个主导设计师,能一步一个脚印,如此踏踏实实的搞出这些实验数据,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


    当然,丁修也需要帮助,这也是他在各个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原因之一,大家会在评论区互动,而那一行行文字让很多科研人员看的头皮发麻,读起来无比吃力。


    要知道大家都是搞科研的,对于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也有自己的见解,但是高手之间的交锋,让他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理解这些人到底在说什么。


    但是对于丁修和这些老工程师们之间,却好似没有任何障碍,随意的进行交流,就好似在闲扯聊天儿一样轻松自如。


    虽然普通的科研人员没有推测出丁修在研发超音速潜艇,但也对丁修愈发的佩服,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丁修与他们真的已经不在一个层次等级了。他们需要非常吃力的一遍又一遍的去解读丁修的文章,才能勉强跟上他的思路。


    丁修已经达到了与那些泰山北斗们同等级别,甚至有一位泰山北斗,对丁修文章中的某个观点提出了质疑,然后进行了自己的推导,一大群泰山北斗在评论区激烈的争论起来,然后最后证明,丁修是对的!


    这个事情,持续了足足一个多星期,引发的关注也非常高,而评论区评论的都是一些5星以及5星以上的科研巨擘。


    至于像陶雅然之类的高级工程师们,只能默默的看热闹,根本插不上话,也不敢随便插嘴。


    而丁修的这种所作所为,却让有些科研人员松了口气,因为他最近发表的都是一些文章,却并没有拿出任何的成果,这反而让很多科研人员都感觉轻松许多。


    因为丁修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变态一样的存在,实在是太恐怖了,他在超级短的研发周期内,就能拿出一项项的成果,虽然今年拿出来的成品并不多,但是不论芯片技术,还是系统


    ,还是各种处理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他唯一研发的一款实物,也就是公输班1号、机械外骨骼,一经亮相便震惊全球,直接被授予一等功勋章,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听说第9战区已经为他申请利剑勋章!


    利剑勋章,可是武器研发领域的最高级别勋章!


    只有最顶尖的泰山北斗才能获得此等殊荣!


    丁修他才多年轻呀!


    居然要为他申请利剑勋章!


    丁修如此强大,又如此年轻,而且不算科班出身,这让那些自命不凡的科研人员,觉得自己快变成废物了。人跟人,真是没法比啊!


    虽然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机械外骨骼跟东风快递、跟各种航空航天技术没法比,但是作为战区的总指挥官他们,很清楚这项武器装备的出世意味着什么。


    等各大战区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公输班作战队伍,将形成规模化的超级战士群体,这种战斗力将直接让步兵提升n个档次!成为一只非常恐怖的作战队伍!


    在这个电子化信息化高科技武器装备横行的时代,很多人开始忽视步兵的存在,而实际上步兵才是战争的终结点。


    一个势力可以通过空军进行闪电战,夺取胜利的果实,可以通过远程导弹摧毁敌军重要的军事基地,但最终这场战争的终结点,要交由步兵来完成!


    他们的战斗力,意味着能否保住前期的投入和付出,守护住辛辛苦苦用血和生命打下来的战果,所以他们的战斗力不能被忽略。


    他们是有非常强大的、有存在感的,而机械外骨骼的出现,再次让步兵成为各个兵种里面最闪耀的星。


    甚至征兵广告里面,现在都加入了公输班1号、枭龙十字弩,麒麟军刀等等步兵最常用的武器装备。


    至于以前用来炫耀的坦克,战车,冲锋枪等等都似乎成为附属品。加上各种手办带来的宣传效应,今年的征兵宣传效果格外好,大大激发了青年们的血性!


    试验基地内,每天都在做着一项又一项的实验,丁修一个人领导10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研发课题,就好像当初研发机械外骨骼一样,每个人手头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而当所有人的工作都完成,将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结果。


    丁修和苏小雪站在控制室内,大屏幕上显示着一个又一个的方块区域,上面展示着各自不同的数据。


    而在他们脚下,位于地面之下的一个超级实验室内,一台庞大的机器缓缓启动!


    从外表来看,这是一个庞大的圆球体。


    外面有一个个个凸起,里面有各种线路、芯片、传感等,设备被包裹其中,一条条凸起纵横交错,好像地球仪的经纬度一般..........


    随着丁修在实验室按下按钮,那如同圆球一般的庞大设备,自身并没有发生任何移动,但是上面的红色报警灯开始疯狂闪烁。


    “开始了,里面的人员马上退出来!”


    丁修的声音,从音响里传出,实验室里穿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顺着走廊通道从这里退出。


    几分钟之后,设备内部传出嗡嗡嗡的轰鸣之音,好似有什么物体在这个巨大的圆球内疯狂旋转加速。


    整个人的心弦都忍不住绷紧,因为里面的东西一直在加速,似乎永远不会停止,非常让人担心里面的东西会突然从这个圆球里面甩出来,或者发生爆炸!


    然而,圆球坚固如磐石,并没有发生丝毫的意外发生,倒是圆球之内那加速的声音由强转弱,控制室内的苏小雪叹了口气:“师傅!又熄灭了!”


    丁修摸着下巴,望着大屏幕上的一组组数据,陷入沉思,推断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实验数据很快被打印到纸面上面,大家一边拿着资料,一边分析屏幕上的各种数据。


    丁修、苏小雪和科研小组的成员们围着桌子坐了一圈,分析着一组组数据,不知不觉便忙活到了晚上。


    苏小雪摸着肚子喊道:“师傅!饿了!我们去吃饭吧!”


    丁修一边敲击着笔记本电脑,一边说道:“稍等我一下。”


    他将手头的文章写完,粗略检查一遍,然后发到学术期刊上面,整个实验过程


    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但失败的次数也不少,尤其是最近这两天,反复查验了各项实验条件,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最终并没有成功!


    小太阳被点燃,短短几秒钟时间就熄灭了!


    虽然相比起刚开始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这么快就遇到瓶颈,倒是让他有些始料未及。


    反反复复的检查,也没有查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而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又明明白白的摆在这里。


    所以,他将实验数据整理出来,再次发表了一篇文章。


    学术期刊总部大楼也在推测丁修在搞一个庞大的项目,而这个项目极有可能是军工楼当前最大的一个试验项目,就是超音速潜艇的研发。


    看来之前丁修当初发表论超音速潜艇这篇论文的时候,并非无的放矢,可笑的是自己这些人居然迫于论坛上面的压力,把这篇文章给撤销并删除了。


    而现在,他们对于丁修的每一篇文章都会仔细审核,只要没有什么问题,一律发表出来,而丁修最近发表文章的频率也确实很高,综合他发表的第1篇论文,大楼内的几位从一线退下来的泰山北斗,也纷纷猜测丁修很有可能在主导研发超音速潜艇。


    否则这一项项详细的数据,他又是从哪里得来的?


    而各个领域的泰山北斗都没有被调动,这就说明,这个项目的主导设计师就是丁修,而他手底下只有一个苏小雪和100号新人,如此薄弱的班底,居然要进攻如此繁杂庞大的实验项目,简直不可想象!


    关键军工楼对于丁修居然如此信任,1000多个亿砸下去,还要追加资金。


    这些老编辑,毕竟是从一线退下来的高手,他们也通过蛛丝马迹判断出一些事情,丁修是在通过这些文章与各个领域的泰山北斗进行交流,而各个领域的科研巨擘也正在竭尽全力,用自己的智慧尽量帮助丁修解决他面临的一项项问题。


    虽然从表面来看,是丁修带着100号新人在研发这个庞大的项目,但实际上各个领域的泰山北斗都为他伸出了援手。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凝聚了整个武国武器研发领域的智慧和心血,整个武器研发领域,所有的泰山北斗,老工程师们,都是丁修最坚强的后盾。


    他们能够想象,这么一个年轻的科研人员,承载着军工楼的寄托和无数国人的期望,带着班底如此脆弱的科研队伍,此刻一定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没有人声张,也没有人公开讨论,大家只是通过平台默默的交流,一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丁修和苏小雪从实验基地出来的时候,已经接近凌晨12点钟。


    抬眼,便是星辰大海,波澜壮阔!.


    吴双带着两人回到红星机械厂,简单吃了点夜宵。


    躺在床上的时候,丁修还是睡不着。


    打开平板电脑,进入学术期刊,大半夜的居然有人回复了他的文章。


    丁修不由得又陷入沉思,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几点钟。


    吴双发现丁修睡着,这才悄无声息的关了台灯,回到卧室睡觉。


    作为丁修的贴身护卫,她对于丁修的起居是最清楚的,每天入睡差不多就得凌晨2点多了。早上8:00就会出现在实验基地,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近乎有些疯狂,不论是他还是苏小雪,还是那100号科研人员,感觉要被这个实验折磨疯了。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这个小小的科研团队非常挫败,而丁修作为主导设计师自然是不能倒下,好在他的身体有系统加持,身体底子比平常人要好很多,但是他一个人带领着10个小组,每天耗费的心神也是非常庞大。


    吴双发现他这两天,眼睛基本上都是有红血丝的。


    她还想劝丁修停下来,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因为她很清楚这个项目的重要意义。


    她虽然不懂实验过程中的具体细节,还有各种技术性理论性层面的东西,但她明白超音速潜艇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能让潜艇在海底飞起来的强大武器装备,可以让武国在海洋上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彻底突破各大势力对武国在海上的封锁链。


    为了针对武国以白鹰帝国为首的各大势力,着实是下了一


    些死功夫的,从家门口的樱木帝国岛屿开始,再到太平洋到其他各个大洋,有一道道的封锁,从军事到海上贸易都受到掣肘。


    甚至有一些海盗,都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成为打压武国海上商船的利器。


    为19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择手段。试图从全方位遏制住这个蓬勃发展,冉冉升起的东方大国。


    所以吴双明知道丁修再这么搞下去,身体都有可能搞垮,但她又没有办法阻止,因为这个项目太重要了,而随着一次又一次实验的失败,丁修和苏小雪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军工楼不时会打电话关怀一下,吴双经常在旁边,其实她知道,军工楼是信得过丁修的,不然也不会让他带着这么多新人,搞这么大的项目。然而,现在,这么多钱砸进去,一点水花都没出来。


    军工楼也有些坐不住啊。


    唐秘书曾经隐晦的表示,如果实在研发不出来超音速潜艇,能像丁修之前说的,让潜艇提升几个档次,也是可以的。


    毕竟,现在,武国的潜艇,是当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已经具备一定的优势,速度再提升一些,远远将其他势力甩在后面,对于武国来说,依旧是意义重大。


    显然,军工楼也意识到超音速潜艇研发的难度,都已经不再苛求了。他们迫切希望,在超音速潜艇研发出来之前,丁修的团队,能够再拿出一样武器装备。


    就算是局外人,吴双也能感受到军工楼的迫切,这么钱砸进去,不看到点东西,他们是不会死心的。军工楼,开始着急了。


    其实这对于研发来说,并不是好事,过多的压力,反而有可能拖慢研发速度。


    作为主导设计师和副主导设计师,丁修和苏小雪带领的团队,承载着军工楼的寄托和无数人的希望。


    现在所有的武国人都知道武器研发领域的科研专家,正在研究超音速潜艇,而且投入了庞大的资金,虽然众人都不知道细节,但是在国内国外媒体的渲染下,国人的情绪非常高涨。


    如果这么多钱砸进去了,连个水花都没有砸出来,希望将会瞬间破灭,换来的是无尽的失望。


    丁修还要好一些,苏小雪的情绪化非常严重,这两天也变得越来越暴躁。


    科研团队在总结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再加上来自各大领域泰山北斗们的想法,实验再次开始。


    丁修和苏小雪站在控制室内发出指令,所有人员撤出实验室,随后丁修按下启动按钮。


    丁修紧紧盯着屏幕上各个区域的数据变化,而苏小雪手里捧着一块平板电脑,平板电脑上面是一个监控画面,画面中一片漆黑,好似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而随着丁修按下按钮开始,传出嗡嗡嗡的声音,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圆球设备内疯狂旋转加速,这个声音越来越急促,速度越来越快。


    丁修望着大屏幕上的各项数据开始快速变化,而苏小雪手里平板电脑的监控画面开始出现一点点光亮,虽然仅是一点光亮,好似针眼一般,但是苏小雪明白,这代表着极高的温度,只不过是画面被处理了,方便人的肉眼能够看清楚而已。


    那一点光亮从无到有,让苏小雪的眼神无比兴奋:“师傅!来了!来了!”


    丁修没有说话,紧紧盯着屏幕上各项数据的变化,而苏小雪则兴奋的望着自己手里的平板电脑,那一点光亮越来越盛,刚开始只有针尖大小,随后缓缓变大,变成黄豆大小,随后如同一颗鸡蛋,一点点膨胀到西瓜般大小,还在继续膨胀,最后占据了整个屏幕。


    “50秒,51秒,52秒···”苏小雪小声的念叨着,身后的科研人员们也紧紧盯着大屏幕,心中绷紧一根弦。


    大家默默得攥紧拳头,一定要成功啊,这每一次实验那都是海量的经费啊!


    苏小雪忽然哎呀一声:“不要熄灭呀!”


    她朝着自己手里的平板电脑呼呼的吹气,似乎想要把这团试图熄灭的小太阳给点燃,然而平板上的光亮,却在塌缩。


    原本占据整个屏幕的光亮,又变成了西瓜般大小,随后一点点往里面塌缩。


    苏小雪使劲儿吹气,好像试图重新引燃快要熄灭的篝火,后面的科研人员面面相觑,又忍俊不禁。


    苏


    小雪确实是太可爱了,明明是一个顶尖的科研人员,明明知道这种方法毫无作用,但她还是忍不住暴露出了她的率真天性。


    实验失败了。


    炽热的光亮,最终变回针尖儿大小,随后一闪而逝,平板上的画面归于黑暗。


    从实验室隐隐传来的声音,也归于平静。


    丁修和苏小雪身后的科研人员们齐齐发出一声轻叹。


    苏小雪气的跺脚:“啊啊啊,怎么又失败了?气死我了!”


    丁修双臂环胸,望着大屏幕上的一组组数据迅速归0,心中也是默然一叹,可惜了。


    而当他转过身来,却已经在安慰苏小雪和一位位新人:“这次还是有进步的,你们看,足足燃烧了60秒。”


    众人猛然惊醒。


    这才注意到这个细节。


    “达到一分钟了!”


    “真不容易!”


    众人议论纷纷,丁修拍了拍苏小雪的肩膀说道:“去休息一下吧,我们能做到一分钟就能做到一小时,一天,一个月!总会有一天,让它具备实用价值,甚至一直燃烧下去!”


    苏小雪却是执意不肯休息,她让人整理了燃烧峰值到熄灭之间的一组组数据,开始跟丁修分析起来。


    这次的项目果然比以前都那样困难很多,刚开始还算比较顺利,小太阳被成功点燃,在实验基地建成以前,丁修和苏小雪会经常进行理论上的推导。


    在他们看来,这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因为关系到从无到有,然而让两个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小太阳被点燃的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顺利的,只经过了几次试验,便成功点燃,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点燃之后居然不可持续。


    从刚开始的一闪而逝,到短短的几秒钟,到现在一分钟,仅仅这60秒的跨越,就让他们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而对设备精确度、各种苛刻的实验条件,不停修正之后,这几乎达到了他们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