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白玉美人,君临下邳浮屠寺

作品:《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哦?”


    “执金吾忠诚可鉴。”


    刘焉拂袖指向殿外,冷声道:“大汉宗室,当以陈王为先,宗王之子当以骠骑为先,如今豫州封国三十县,陈兵列甲数万,莫不是执金吾以为陈王父子有反心?”


    “你?”


    袁滂脸色一白。


    满朝公卿,尽皆垂下头静默不言。


    刘焉,袁滂,这是不怕死,更不怕党禁吗?


    敢在朝堂之上如此大言炎炎,将事情扯到陈王与骠骑身上,壮哉!


    “陛下。”


    “臣拳拳之心日月可证。”


    刘焉转身再拜,铿锵有力道:“骠骑为大汉平西寇,赴北伐鲜卑,宗室大壮,刘焉不甘人下,欲往南中亲镇,宁死无悔。”


    “准。”


    “宗室为先。”


    “大汉之幸,朕之幸。”


    刘宏脸上浮现笑意,拂袖道:“再拟诏,擢刘焉为益州牧,施政王化;幽州刺史多年未任,朕以为宗正刘虞有望,可使鲜卑,乌桓宾服,更能使互市之所繁荣,三年之内朕要见到你们在地方的功绩,若不成便换回刺史。”


    “陛下天恩。”


    “臣必披肝沥胆,为大汉尽忠。”


    刘焉作揖长拜,其声犹如洪钟响彻。


    刘虞叹息自己避不开,彻底卷入宗室与士族的战争了。


    刺史更州牧。


    两宗入州郡。


    大汉宗室对于士族的战争开启了。


    帝陛之上的汉天子,以朱儁为皇子协的倚仗,扼制大将军何进,持剑直指十三州,竖起人君的龙纛,令四海八荒为之震动。


    这一日,朝堂之上只余拟诏声。


    消息传遍四海之际。


    已经是二月末,春暖花开时节。


    此次刘牧来徐州并非征战,而是以绣衣御史之身察吏治,所以只有五百王卒尉同行,并点典韦为之驱车。


    不过,这次车上多了一个宛若白玉,散发着荧光的少女。


    沛国甘姓良家女,传说中的白玉美人。


    饶是以刘牧的丰神俊逸坐在一旁,都被衬托的有些黝黑。


    “世,世子。”


    甘梅有些怯生,低着头不敢大声说话。


    一个良家女,猛然被宗王之子,大汉骠骑看中,并纳为妾室,莫说是她一个女子,就是族中的老人都被喜气冲头,昏厥过去了。


    “你当称我为夫君。”


    “你是我的妾,父王已经给你们家下过聘,并且让人在宗正名册上提名,生疏会在人前失礼。”


    刘牧给甘梅讲述着宗室的一些礼仪。


    “嗯。”


    甘梅小心翼翼的为刘牧捏着腿。


    以防在车舆中蜷缩太久,造成气血凝滞。


    “你识字吗?”


    刘牧递过手中的公文问道。


    甘梅点了点头,接过来念道:“骠骑亲阅,臣曹操赴任徐州,泊港已经完备,大船入海初试,行十里渗水而返,恐不能承大浪,需重造楼船再入海,下邳佛众怀柔之政难治,窃以为当杀一儆百…………!”


    “你信佛吗?”


    刘牧睁开眼眸询问道。


    “不信。”


    甘梅小心的折起公文。


    她没有威压一郡的家世,没有被人传颂的才学。


    可她有一颗蕙质兰心,知道刘牧不喜佛学,此行下邳更要解决漕运之事,自然而然对佛学厌恶。


    刘牧俯身凑过去,淡笑道:“你可知我为何带上你?”


    “妾不知。”


    甘梅慌乱的抓着衣裙,手中公文都被揉皱了。


    “你如白玉。”


    “此为荧光天生。”


    刘牧靠着车厢朗笑一声。


    纳妾之事,刘宠为之操劳,他只是顺路把甘梅接上,路上解一些烦闷,更想看看是否真的人能如白玉一般。


    果然,史书诚不欺人,白玉少女人如其名。


    车舆行进速度不快。


    三月上旬,方才进入下邳境内。


    入眼所观,遍地都是正在兴建的庙宇。


    有人以五铢钱融为铜汁,浇筑成佛像,还抹金镀之,锦彩缝作像衣,悬挂九层铜盘,下建重楼阁道。


    下邳郡,郡治之外。


    旷野所在,辉煌庙宇矗立。


    往来信众无数,排出队伍十余里。


    常日如此,可见浴佛节之时又是何等盛景。


    庙宇外的阔地上,曹操负手徘徊,不安道:“宣高,可见到旌旗?”


    “未曾。”


    臧霸低头看着曹操,回道:“刺史,某看骠骑还需要一会才能来,况且王卒尉伴行必有铁骑驰骋的风雷之音,何须如此焦躁。”


    “额?”


    夏侯惇听的嘴角抽搐不已。


    论焦躁,谁还能如臧霸一般焦躁。


    曹操赴任徐州之时,让他放臧霸出狱,这厮竟然直接死抱着狱门,对他破口大骂,非要说是骠骑责令伏罪,没有骠骑公文,绝对不可能忤逆出狱。


    若非他持着曹操的骠骑符传,恐怕臧霸还在狱中啃粟米饼呢。


    这不,自从听闻骠骑要来徐州,便领军早行数日来下邳,就是为了保证安全。


    “曹刺史。”


    “骠骑为何而来?”


    不远处统率僧众的笮融急匆匆走了过来。


    他不过是个小喽啰,为他人先驱,负责兴佛之事,对朝中争斗还不甚了解,自然不知道犯了什么大忌。


    “你会明白的。”


    曹操踮脚而望,指着远处道:“宣高,元让,可是骠骑到了?”


    “来了。”


    “骠骑来了。”


    臧霸,夏侯惇见到远处有旗影。


    连忙从衣襟中取出小铜镜,打理自己的仪容。


    这可是赴北伐鲜卑的大汉骠骑,若是自己能被征入陈国为将,封侯就有希望了。


    远处,五百王卒尉拱卫四马车舆横行。


    旌旗所至之处,所有因浮屠寺而来徐州百姓尽皆避让。


    “骠骑。”


    “这人太多了。”


    典韦驱车而行,在外面念叨道:“王卒尉持旗先行,这些人才知避让,似乎生怕抢了他们的路一般。”


    “慢行。”


    刘牧掀开帷幔观察。


    一个个百姓面露虔诚,口中还似乎诵念着什么。


    他听不懂,应该是百乘王朝的梵文之语,令人心中烦闷。


    “夫君。”


    “这是问地狱事经。”


    甘梅解释道:“有佛众前往沛国传学,听说是从邦外传来,还有沙门在洛阳白马寺翻译为汉文,凡入浮屠寺者,可以不耕田,不纳税,每日都可以食信众供奉之粮,沛国有不少人跟随佛众走了。”


    “嗯。”


    刘牧眉头扬起,眼眸中的杀意都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