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叔,大帅来了

作品:《大明第一搅屎棍

    傍晚的时候,裴纶拎着个竹篮,哼着小曲儿出了门。


    身为柳如是家中的杂役,除却负责打杂之外,每日厨房的厨子会将第二日所需菜品列好清单。


    而裴纶,还负责买菜。


    可他并未直接去菜市,而是提溜着竹篮左拐右拐,进入一条没什么人的宅巷。


    这宅巷的僻静处,开着一间茶馆,茶馆简陋的很,一看就是给平民百姓消遣的。


    茶馆里人并不多,除却几个老汉在歇脚外,倒是有一桌已经坐满了客人。


    这些客人里好几个都戴着明代典型的瓜皮帽,身边也搁着个大竹筐。


    “嘿!老裴,就你最慢!”其中一人瞅见裴纶过来,揶揄道。


    裴纶见状撇了撇嘴,走过去坐下。


    “怎么样,哥几个?都以什么身份混进去的?哟!怎么都是瓜皮帽?”其中一个穿着干练束身衣的家伙调侃道。


    这束身衣是为方便行动所制,一般都是大户人家的护卫才穿。


    而瓜皮帽作为普通杂役的特色,自然就是普通仆人,护卫的待遇也比杂役要高。


    “拉倒吧老刑,当个护卫还当出优越感来了,你那身手,还不如我咧!”另有一人不满老刑嘚瑟,啐了一口道。


    老刑也不当回事,见裴纶似乎不怎么开心,便问道:


    “老裴,咋的了这是,被你家小姐骂了?”


    裴纶扒拉了一下竹篮道:


    “那倒没有,不过那河东君貌似怀疑我了。”


    随即裴纶便将今日柳如是的质问告知了在场的同僚。


    这些家伙不是别人,正是张世康下令先行潜入江南的锦衣卫。


    这批人中绝大部分都负责澄清谣言和散布谣言。


    详细点就是,向江南底层百姓宣传朝廷的国策,澄清士绅对国策的造谣和污蔑。


    然后再造东林党、士绅的谣,包括但不限于为富不仁、贪墨不法、阻挠国策,乃至徐逆要败了、南军水师全军覆没了、东林大儒叛变了……


    用张世康的话来讲,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就特么你们东林党会造谣吗?


    但在场的八个人,却专门被派发了特殊任务,而且是张世康亲自派发的。


    八个人在锦衣卫内可不是一般的缇骑,皆有小旗官的官职在身,是锦衣卫的精锐。


    而他们接到的任务也很奇怪,指挥使大人叫他们去南京城,找什么秦淮八艳。


    得亏是指挥使大人想老半天都给了名字,因为八人进了南京城后四处问,压根就没听说过什么秦淮八艳。


    可即便是指挥使大人给了名字,但八人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找到了六个。


    为了接近这六个女子,又不能暴露身份,于是八个官职从七品的武官,成了六女的杂役、护卫。


    其中有俩一边当护卫,还一边找另外的两个女子。


    确切的来讲,应该是其中的一个,因为他们调查来调查去,那个叫马湘兰的早已故去。


    若是按年纪,都能当指挥使大人的太奶了。


    “老裴你别多虑,又没真赶你走,不过这位河东君脑子倒是好使。


    不像我家那位,整日里只爱作画。”其中一人道。


    “就是赶你走也无事,老陈和老八不都还闲着,叫他们顶替你便是。”又一人道。


    裴纶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道:


    “不过毕竟是指挥使大人亲自交代的差事,这不是不想给指挥使大人丢脸吗?”


    一说起指挥使大人,另外七人也都露出敬慕的模样来。


    “诶?哥几个,你们说指挥使大人是个啥意思,叫咱们来保护这六位女子,是不是指挥使大人瞧上了呀?”其中一人八卦道。


    “瞎说,咱指挥使大人在此之前,从没到过江南,瞧都没瞧过,怎么上?”


    “切!你以为都跟你一样,井底之蛙。


    咱家大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拳打鞑子,脚踢东林,知道几位美人,很过分吗?”


    “满嘴顺口溜,你想考研啊?”其中一人笑着重复指挥使大人经常开的玩笑,虽然他并不明白什么是考研。


    “说倒是这么说,可咱家大人尚未婚配,这一下寻到一群,还都是歌姬出身。


    公爷倘若知道了,不会生气吧?”


    “嗯,有道理,咱家大人什么身份?是有点门不当户不对。”


    “不过这也都是咱们哥几个猜测,咱家大人又没说要干嘛,只说让找人。


    喂,我说你们几个,可别跟她们瞎说,若是大人没那个意思,可就遭事儿了。”裴纶接过话茬道。


    “那倒没有,令行禁止嘛,我等身为小旗官,怎敢胡言乱语。”


    “不过咱家大人什么脾性,若是真想要,我看公爷是拦不住。”


    “嘿嘿,我也觉得,就是咱们陛下都不见得能拦住。”


    “咱家大人厉害呀!”


    “那必须的。”


    “不过……咱家大人确实有眼光呀。


    我家那位叫寇白门,虽然才年方二八,但肤如凝脂,嫩如白葱,人也很好,还为下人出气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家那位董小宛厨艺绝佳,我有幸吃过一次剩饭,那个绝呀!”


    “我家顾横波善音律,丝竹琵琶无所不通!”


    “我家那位叫卞玉京,不咋爱说话,但据说善书法,通文史。”


    “你们那不算啥,我家那位柳如是,人称河东君,诗词造诣极高,就是东林的大儒都吹捧不已。


    那个叫钱谦益的老头儿,惦记很久了,老子都想揍他!”


    “切,听说你家那位河东君都二十二了,人老珠黄,再懂诗词又如何?


    咱们家的,那可都调查过了,可都未经人事咧!”


    一听这话,裴纶就不爽了,当即道:


    “什么你家、我家、咱们家,那都是咱们指挥使大人家的!”


    “啊对对对!”


    “不聊了,该去买菜了。”


    ……


    崇祯十二年七月初八,池州府,黄石叽滩涂。


    临时军营外头,宋老三身着盔甲,手里捏着块粗粮饼子,望着辽阔的江面发愣。


    “叔,船咋还没来?”宋万里有些焦躁的搓了搓手道。


    “镇定点,越是关键时候,也要冷静。”宋万里咬了一口粗粮饼子,叮嘱侄子道。


    宋万里还未来得及说话,但见不远处行来一队人马,那是徐弘基加派的巡逻队。


    沿途江面像这种马军队伍多达数百支,皆是为了堤防北军渡江。


    南军的三十万大军,将近一半都在大江南岸适合渡江的地方驻防,两座军营间间隔二十里,以马军斥候作为监视力量。


    一旦发现敌军渡江,这些斥候立即就会通知两边的军队,夹击突然登陆的敌军。


    “宋指挥,这边可有异状?”那马军头领略有些高傲的询问。


    宋老三以江北流民首领的身份加入南军,被徐弘基任命为卫指挥,驻防黄石叽滩涂。


    卫指挥已经算不小的官职,按理说,马军斥候头领不过临时小官,不该连战马都不下还不行礼。


    但由于宋老三出身流民,并且在南军其他将领面前总是低声下气,所率领的四千兵马四个多月前也都是低贱的农民,难免被人以为好欺负。


    不过宋老三脸上全无怒色,而是冲那马军头领道:


    “孙将军辛苦,这里并无异状。”


    那马军头领闻听此言,连招呼都没打,便带着属下朝着军营另一侧奔去。


    半个时辰之后,江面突然出现大量船只,宋万里当即露出喜色道:


    “叔,大帅来了!”


    宋老三脸色也少见的露出一抹喜色,轻恩了一声。


    “快去通知弟兄们,准备迎接大帅渡江!”


    宋老三刚说完话就西边传来阵阵马蹄声,竟是先前那马军斥候头领不知何故,又带着人巡视了回来,心中大感不妙。


    “宋指挥!敌军来袭!快快准备迎敌!”


    ……


    PS:有书友提醒该出现女主了,我一直都知道啊,不过钢铁直男写的妹子,你们确定要看吗,第一次的尝试已经失败了,这次我尽力写。


    好在是秦淮河的这几个妹子都各有特色,比如柳如是善诗词心怀大义、董小宛善厨艺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再比如顾横波善绘画、李香君善音律等等……


    总之,这几个妹子的人设,我打算就按照史实记载来写,希望能成功。


    穿越的时间点选的好,秦淮八艳里除了马湘兰能当张世康的太奶外,年龄最大的柳如是虚岁二十二,其余也都是二八芳龄上下,特此声明,此书凡是写十八岁的都非十八岁,懂的都懂没办法,凡是非十八岁且史实有此人物的,都按照史实年龄写,书友们自己清楚就行了。


    另外,如果失败了你们不能跑啊,毕竟本书的主线是争霸,而并非种马,写女人不过是调剂一下。


    如果失败了,女主就变女配,嘿嘿,其实我还有更好的安排,比如之前埋的两个妹子的伏笔,只是一直在构思中。


    喜欢大明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搅屎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