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跟随本帅,荡平不臣

作品:《大明第一搅屎棍

    “放心吧陛下,臣心里有数。”张世康道。


    他是要收回宗室控制的土地,又不是要收回宗室们的狗头,崇祯老哥什么意思,真把自己当成杀人魔了。


    “朕已经严厉训斥了鲁王,罚俸两年并让他回去反省,此番你大军出征定然会路过山东,不若便让鲁王与你一同出发吧。”


    考虑到一路上的安全问题,崇祯皇帝建议道。


    鲁王是坐着囚车,一路跟随运送孔家家产的车队来京城的,比张世康抵达京城要慢了十天。


    来到京城后,他也没有得到崇祯皇帝的好脸色,即使他一见到崇祯皇帝就哭诉张世康的野蛮和可耻,但得到的仍旧是劈头盖脸的痛骂。


    但骂归骂,惩罚归惩罚,鲁王一脉毕竟是太祖皇帝亲封,除非是谋逆大罪,否则都罪不至死。


    “那敢情好,臣觉得这次下江南,反正还得杀鸡儆猴,不如陛下让鲁王殿下配合点,省得一路上再找鸡杀了。”张世康想了想道。


    崇祯皇帝的表情有些古怪。


    “你怎么能说鲁王是鸡,罢了罢了,朕容后便会跟鲁王说。


    后天就出征,一应粮草辎重可都准备好了?”


    “几天前就准备好了,不过粮草不多,仅能维持一个月。


    臣想了想,京营军还是留下两万驻防京城,这样不仅京城更多一层保障,粮草也能多支撑一阵儿。


    只希望郑芝龙这厮能如约将粮草送上,否则这次臣非得跑一趟泉州,把他新盖的豪宅给拆了。”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本来张世康还在为粮草发愁,数日前,他终于得到了郑芝龙的回信。


    回信里,郑芝龙对张世康这个朝廷新贵极尽奉承,对于张世康希望通过他购置粮食的事一口答应。


    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善,郑芝龙还专门从自己的军粮中拨出了足足二十万石,以募捐的名义捐赠给朝廷,当然,被募捐对象只能是京营。


    除此之外,他还答应通过海贸,十个月时间内,陆续为朝廷购置一百三十万石大米,购置价格只收成本价,一石约莫二两八钱五分。


    这绝对算是大手笔了。


    二十万石大米,按物价没有大幅上涨之前算,即使在江南一石也得三两多银子,这一下就是六七十万两白银,还是白送。


    十个月,一百三十万石,更是只有财大气粗、并且控制三条航线的郑家有能力做到。


    最关键的是,人郑芝龙只收成本价。


    这在郑芝龙看来,或许是对朝廷的示好、对张世康的政治投资,但不论如何,对朝廷的帮助,那都是实打实的。


    朝廷现在不缺银子,光是目前国库存银,都已经超过了三千万两。


    可即便如此,张世康也不敢大肆在大明各地收购粮食,以至于如今大明各地驻军的粮草都非常吃紧。


    张世康大概知道郑芝龙为何这么大方,但他不在乎,不论是黑猫还是白猫,能解决问题,就是好猫。


    那二十万石白送的现粮,郑芝龙本打算着人派船直接送到天津卫。


    但大军即将出征,张世康便回信让他将粮食运送到南直隶,如此不仅能减少损耗,也正好能续上京营兵目前的存粮。


    但是这么做也有个小风险,就是万一郑芝龙这厮不守信用,他所在的泉州老家,距离东林党老巢可并不远。


    用前列腺想,东林党人也必然会派人去笼络郑芝龙。


    张世康倒是不太在意,真到了那时候就地征粮便是了。


    不过他绝不会步杨嗣昌的后尘,狗大户遍地都是,还去欺负普通百姓实在是愚蠢。


    “倘若那郑芝龙肯帮朝廷,朕便是允他个爵位,也并无不可。”崇祯皇帝当即表态。


    “陛下可千万别,嘿嘿,有时候不给,比给了更好使,倒不如交给臣来。”张世康坏笑道。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崇祯皇帝揶揄道。


    “陛下都会抢答了。”


    “都是跟你学的。”


    “臣那么多优点您不学。”


    “除了懒,你还有何优点?”


    ……


    自皇宫出去后,张世康回了一趟家。


    这次下江南少则数月,多则半年以上,前途未卜。


    张世康知道老爹老娘肯定会担心,是以他少有的老实,老实的接受老爹的教诲,老实的听老娘的唠叨。


    这种老实一直持续到很晚,当他回到自己温暖的床榻,才将老实状态切换回不老实。


    在陈珠儿身上,张世康似乎打开了某种开关。


    到了第二天,张世康便离开了家,骑上二狗直奔西山大营。


    接下来的一整天,张世康都与孙维藩等京营高级将领,就此番出征作最后的安排。


    京营副将、武强伯被安排留守京城,以京营五千老兵与一万五新军为京城防卫力量,张世康则率剩余的三万大军出征。


    同时命令驻防河南、山东各地次子团的兄弟于兖州府集结,群贤归位。


    二月初七,京营三万大军于校场集结,张世康作最后的动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身披金甲,腰佩尚方剑,左手托着圣旨,右手叉腰,看起来十分鸡毛。


    “京营第一次出征建虏,三人封伯,数十人因功得到晋升。


    京营第二次击溃建虏,十三人得爵,上百人得到晋升。


    这都是京营老兵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荣耀。


    我大明陛下意与天下更新,绝不教有功之人埋没,更不会吝惜赏赐。


    尔等操练数月,也到了亲临战场的时候了。


    常言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你们运气不错,作为军人,生在这乱世,多的是立功的机会。


    如今江南动乱不休,正是尔等用武之地,能否加官进爵,全看尔等本事。


    但天下的百姓却很倒霉,生在这乱世,多的是掉脑袋的机会。


    尔等多出于平民,甚至不少人先前本就是吃不饱饭的流民,当知道底层百姓之居不易。


    本帅只言四字,令行禁止。


    军律七斩十三杀自不必说,此行但有欺辱百姓者,重责,胆敢杀良冒功者,定斩不饶!


    我京营身为禁军,当为大明万军之表率。


    本帅欲夺天下之土地,还于万民。


    尔等需知,此番出征,尔等非为我而战,亦非为当朝权贵而战。


    而是为自己而战,为天下百姓而战,为道义而战!


    此乃我大明两百七十一年未有之壮举,即使上溯到开天辟地之时,也从未有之。


    尔等,将创造历史!


    跟随本帅,荡平不臣!


    为生民立命,仁者必胜!”


    ……


    PS:今天我已做好从中午十二点码字到晚上十二点的准备,五更起步,不求打赏,只求打个书评,寒寒拜谢。


    喜欢大明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搅屎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