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张智达下场考秀才,陈家宴请张伟

作品:《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陈仁和:“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我陈家就恭候光临了。“


    送走了陈家父子后,张家来到赵灵菲的院子,看望了自己的宝贝龙凤胎后,张伟才跟赵灵菲讲起了陈家之事。


    不要问张伟为什么不直接跟陈家父子讲这个事。第一,张伟觉得自己是读书人,又是朝廷大员,直接讲商业之事,不体面。


    第二,张伟也不懂纺织厂和布料厂之间的对接是怎么样的,张伟讲出来也不专业,乱传话不仅帮不上忙,反而容易坏事。


    最多是张伟赴宴时,带一个纺织厂的专业人员过去,张伟只要稍加示意,然后下面的人自行谈好就行了。


    邹若芙听后,却并不高兴,她对张伟说:“老爷,这样不好吧,再影响你的官声就不好了,为了区区一个纺织厂不值当。”


    去年赵灵菲在淮安府清河县纺织工厂搬迁时,部分女工同意随工厂搬到南京,这些女工家属坚决不同意,最后双方闹上衙门差点影响到张伟的官声。


    虽然此事随着赵灵菲之妹接手了清河县原来的工厂,绝大部分的女工都得到合理安置而平息了。


    安置的方案是:同意搬迁到南京,又能说服自己家属的就来南京新工厂,说服不了家属的只能留在清河县的纺织厂。


    此事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但一想到这种事可能影响到自家老爷张伟的官途,赵灵菲就不由的感到一阵后怕。


    张伟不仅是赵灵菲自己和赵家的依靠,也是赵灵菲这一双龙凤胎的依靠。


    所以赵灵菲绝不允许因为自己的原因伤害到张伟。


    张伟对赵灵菲说:“傻媳妇,这种事不一样,怎么也不会因为这个来找为夫的麻烦。


    你要清楚,搭上陈家的这种事可不是常有。“


    赵灵菲一直想给自家的工厂的布料增加销路,这样难得的机会,确实难得。


    再三确定没定后患之后,赵灵菲还是决定要抓住机会。


    她说:“这样,那妾身让工厂的赵管事先把相关资料准备好,五天后跟老爷去陈家,到时候老爷只要提一嘴这事,把赵管事推荐一下就成。”


    八月初七上午,张伟跟邹若芙夫妇从考试院一起接到了第二次参加院试的长子张智达。


    张智达看样子考的不错,人出来时精神头很好。


    张伟问起考试内容时,张智达先讲题目,后讲自己的回答,讲的滔滔不绝。


    一直从考院讲到张府,显然他自己觉得答的不错,很有把握的样子。


    张伟听完张智达讲的答题后,也觉得儿子回答的不错,张伟问:“智儿,你觉得这次有把握吗?“


    张智达:“父亲,儿子自认有八成的把握。“


    张伟:“不错,为父看来你也是有很大机率会考中的,这些天你可以先休息几天,也可以和同学们在南京城内好好游玩一番。“


    邹若芙赶紧给这话加了一个限制条件:“白天只要能保证安全,怎么玩都可以,晚上一定要按时回家。“


    张智达:“父亲,母亲,你们放心,孩儿懂分寸的。“


    张智达真是个让家长省心的孩子,成绩好,人又懂事,聪明。


    八月十日下午,张府内院,邹若芙的主房中,邹若芙,阿兰,阿何,王玲凑了一桌麻将,四个人正玩的不亦乐乎。


    刚从夏紫和赵灵菲院子里看过孩子们的张伟,来到主房向邹若芙问道:“智儿呢,又出去了?“


    邹若芙:“今天下午他和几个同学去金山书院去参加文会去了,说是如果考上了秀才,他们就一起进金山书院学习。“


    张伟:“这小子,自己还挺有规划的,不错。


    对了,夫人,今晚邻居陈员外做东,请我去他家谈些事情,可能晚点回来。“


    邹若芙看了一眼张伟说道:“老爷只管去,别突然给我们带回来个妹妹就行。


    哎阿兰,二条放下,我要碰。“


    张伟哈哈一笑道:”娘子放心,后院要进人,怎么着也得娘子过目了才行。“


    张伟在麻将边上看了几圈麻将,金师爷就进来跟张伟说:“老爷,陈员外家派人来接你过去了。”


    张伟:“好,那咱们也走吧,别让陈员外和关员外等久了。”


    张伟带了金师爷,赵家纺织工厂的赵管事,还有两个护卫两个亲随一起来到陈家。


    张伟到的时候,陈仁和父子,关言刚等人都已经候在门外了。


    看陈关两人的神态,的确像不是很熟的样子。


    一番客套和寒暄之后,众人分席坐好,张伟豪无疑问的坐的是主席。


    酒过三巡之后,张伟开始做为引见人讲话了:“关员外,大家都知道你是我们苏北省做海贸的龙头。


    这边两位是做绸缎生意的陈员外父子,他们现在也想尝试一下海贸生意,想着你是方面的行家,所以请向你指教一下,不知你意下如何?”


    关言刚内心有点不高兴,毕竟这有点抢自己的生意了,他说:“陈员外父子有大人的支持,这海贸一定会做的红红火火,何必小人来指手画脚?”


    张伟一听,赶紧撇清关系,表明自己不偏不倚的态度:“哈哈,本官对海贸一窍不通,今天只是来做个中人的。


    两位都是我苏北省的商界泰斗式的人物,本官希望你们两家能精诚合作,共同促进我苏北省商业的发展。”


    说到后面,张伟已经不自觉的打起了官腔。


    关言刚听到这处轻了一口气,他还真有点怕张伟以官压人。


    虽然他不至于怕张伟,但张伟身为一个三十多岁的三品大员,能不得罪,尽量不要得罪的好。


    关言刚主动开口道:“陈老弟,你们家想做那个方面的海贸?”


    陈仁和:“关兄,我们陈家是做布料的,我们就想能不能把自己家的布料卖到海外去,听说海外有些地方这布料的价格能比我们南京贵好几倍?”


    关言刚一听,眼睛一亮:“海外的确有的地方,布料极贵。


    不过陈老弟可知道,这海外风险也很大。


    还有咱大夏的海关,对布料的出口也要征收相当高的税率,陈老弟不如把布料直接卖给我关家商行。


    喜欢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请大家收藏:()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