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逛北京,所谓青楼

作品:《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正在张伟准备好好领略一下北京风光时。


    此次会试的贡院内,正在进行紧张的阅卷。


    “桂大人,你我要分开值班,确保每个组送上来的落卷都要让我们过一遍。“


    会试的总裁官刘大人对新晋的副主考说。


    “下官明白,定不会让阅卷组中的那些老顽固,有机会把赞同革新的学子给黜落下去。“副主考桂大人回复道。


    刘大人:“也要握好尺度,有些才学确实不行的,也不能因为赞同革新就让其中式。“


    桂大人:“您放心,下官明白,不会让浑水摸鱼的投机之徒有机可趁。“


    刘大人:“行,那我们分开进阅卷组巡视吧。“


    桂大人:“下官听大人的安排。“


    会试后的第四天,身体已经大好的邹老四邹桐,准备带张伟去逛一下自己的书院“香山书院“,顺便欣赏一下香山的美景。


    两人正要出门,就碰见了因为万圣节休沐在家的邹二伯。


    张伟和邹桐赶紧行礼。


    邹二伯没有理会自己的儿子,而是耐心的询问了张伟在京的生活。


    邹二伯的细致和耐心,让张伟感觉到了一丝来自长辈的真切关怀。


    张伟心里正奇怪呢,就听见邹二伯问张伟,这次会试考的怎么样?


    张伟只好如实回答。


    邹二伯仔细听了张伟的回答,特别是听了张伟对策论题"先王之政”的理解。


    邹二伯点点头说:“卓然不错,年纪轻轻见识不错,看来,你这次会试是有望中式的。”


    说完,邹二伯瞪了一眼自己的儿子邹老四邹桐:"好好跟你妹夫学习学习,别一天就知道瞎晃荡。"


    邹老四一脸委屈,正要开口辩解。


    但邹二伯已经不耐烦的说了一声,"赶紧滚。"


    张伟正要安慰邹老四,他自己就已经开口说道:"卓然,不必安慰我,我跟随父亲这么多年,还不知道他什么脾气吗?"


    只听他又继续说道:"你和二哥交好,一定听他说过很多次,羡慕我能跟在父母身边吗吧,其实我也挺羡慕他的,他自己在老家没有父母管束,什么事都能自己做主。"


    邹老四这自我调节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等两人来到香山书院后,他又变得开朗,善谈起来。


    邹老四说:"我们这香山书院跟长沙的岳麓书院一样,都是始建于前朝华太祖时期。


    由于身在京城,又受到朝野喜爱,所以香山书院的地位一直很高,有天下第一书院的美誉。"


    张伟心想,在长沙,岳麓书院也称自己是天下第一书院来着。


    邹桐继续说:"来,卓然,我带你进我们书院看看。我们书院一共有18栋楼,有夫子三百多人..…"


    邹老四花了好长时间,才把香山书院介绍完。


    听完邹老四的介绍,香山书院的规模和师资力量似乎确实比岳麓书院还要强上一筹。


    逛完了香山学院,邹桐又带张伟来欣赏香山的山水风光。


    至于此时的香山太大了,两人走了整整一个下午,也才逛了不足三成的地方。


    到了傍晚两人只能意犹未尽的回家。


    两人第二天又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把香山大概逛了一圈。


    这两天的香山之旅,让张伟对此时北京城的自然风光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


    华夏的风光之美,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迷人。


    会试后的第十天,张伟跟高启功等同窗,一起游览了北京南城的平民区,见识了大夏朝的市井文化。


    当天晚上,张伟回到自家租的院子。


    阿荷给张伟说李玉清李公子给老爷递来了一张请帖。


    张伟看完请帖,原来是李玉清邀请他后天去天香楼一聚。


    张伟第二天一通打听才知道天香楼是东城这边一家有名的青楼。


    据说啊,据说这里面的姑娘都是卖艺不卖身。


    张伟思虑再三,决定还是不要得罪李玉清为好。


    反正到时候进了天香楼,碰不碰姑娘还不是由得自己。


    当然了张伟心底也有要看一看古代青楼到底长什么样子的好奇心。


    贡院内,考官们正在忙碌的阅卷中。


    总裁官刘大人问副主考:”桂大人,这些阅卷组这几天总共给我们送上来多少合格的试卷?"


    柱大人:"回总裁大人,经过这十二天的阅卷,各阅卷组总共提交上来的合格试卷有四百零六份,按照朝廷定的三百零八人的中式名额,我们需要从中再黜落九十八份试卷。”


    总裁官刘大人说:"我们再花两天时间,把所有的落榜卷子再搜检一遍。


    搜检后汇总现有的合格试卷,然后开始择优录取吧。"


    张伟来到天香楼,张伟看到的场景和电视剧中所展示的青楼场景不一样。


    天香楼每个招牌艺人都单独住一栋小庭院。


    只有最底层的服务人员才准备随时赔客人进房。


    李玉清这次点的是天香楼的一个二线艺女。


    这个艺女单独住一栋独立的小庭院,张伟和李玉清及其他四五个人一同进入这位艺女的庭院来进行"清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刚开始这位艺女果然只负责陪笑,弹琴,唱小曲,跟后世的某些高级公关一样,他一般不直接配客。


    当然过来的客户,如果有了某种冲动,可以到天香楼最前面的客房去找人解决需求。


    一番公关下来,李玉清和他表哥挥金如土,到了后面似乎是李玉清和他表哥消费值足够多了。


    这位叫香玉的二线艺人,才出面说想见识众位公子的才华,让众人都给他作诗一首。


    她说是要从众人所写叼诗作中,选出一首最中意的诗,这首诗的作者就有机会和她共渡春宵。


    当然香玉的说辞没有这么直接,她表面说是,最中意某某公子的人诗词,想留公子单独讨论一晚。


    而香玉中意的这位恩客,不出意外,就是当天买单者指定的人选。


    比如这次清淡,明显李玉清就是组织者和买单者,而他指定人选就是他的表哥。


    张伟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刻意表现,他甚至诗都懒得去写。


    张伟想起来了,这和他在昭陵府与付同程一起去参加的文会没什么两样。


    都是有人出钱捧场,有人刻意迎奉,张伟这些路人都只是一个陪客的龙套。


    妓女的清谈和文人的文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套路不一样,但是本质上的利益交换是一样的。


    张伟看着李玉清的表哥进了香玉姑娘的闺房,想必是一起去讨论诗词去了。


    自己也意兴阑珊的准备离开天香楼。


    这时候喝的半醉的李玉清上来跟张伟说:“卓然,这次的香玉姑娘我表哥中意了挺长时间了。


    下次,下次兄弟我一定给你物色一个。”


    对于李玉清的说辞,张伟自然没放在心上。


    人家请你白吃白喝,请你见识了京城顶级青楼长什么样,让你当下路人甲,这本就没什么。


    喜欢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请大家收藏:()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