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赴长沙备考四大书院

作品:《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张伟走出陈府,深深的出了一口气。


    张伟知道自己是被人轻视甚至是侮辱了。


    不过此时的张伟面对陈府无可奈何,张伟只好把自己的愤怒压了下来。


    无能狂怒是最无用的发泄方式,时光还长,且耐心看将来。


    在会合李如凡后,两人先回清水老家准备行李,在跟父母交待好行程后。


    第二天两人又结伴直奔昭陵,这次两人没有坐船,而是在县城租了两个镖局的座位,由镖师保护着由陆路去昭陵府,一路跋山涉水,当天傍晚就到了昭陵府。


    张伟跟李如凡在李如凡的堂伯家借住了一晚,第二天两人一起去府学找府学的教导询问府学的相关情况。


    两人在府学门口等了好一会,才把武姓的教导等出来,两人奉上礼物后,武教导脸色和蔼了许多,将两人请进府学内自己的办公室。


    然后李如凡把他堂伯写的推荐信,拿出来给武教导,武教导看了信后,马上亲自给两人,泡了茶,称呼也变成了贤侄。


    于是张伟两人后面的问题,武教导几乎知无不言。


    最后张伟和李如凡两人得出结论,府学虽然比县学要强,但强的十分有限。


    在府学里想考举人要么天赋异禀,要么努力远超常人,最好是两者兼有。


    最好的出路还是去长沙考四大书院。


    最后武教导帮两人办了暂缓入学的手续。


    如果两人后面考上了长沙的书院,自然不用来府学读书了。


    万一要是考不上,府学这边也是一个退路。


    其实两人在来之前也大概了解过府学的情况,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办这个暂缓入学的手续。


    办好手续后,两人买了去长沙府的船票,第二天上船,第三天下午到达省会长沙。


    长沙是历史古城,名城,也是中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当下的长沙跟后世相差挺大的。


    两人对长沙码头的繁华只是走马观花看了一下,下船后两人直接来到四大书院集中的岳麓区。


    两人找了客栈住下后,在客房商量了下,决定事不宜迟,从明天开始分头去四大书院打听报名方法和招考时间。


    第二天张伟去岳麓书院和长湘书院,李如凡去湘郡书院和湖广南华书院,四大书院的距离并不算近,两人用了整整一个上午才跑完。


    下午两人在客栈汇合后,把打听到的信息一汇总。


    两人发现四大书院的报名方法都挺简单的,也几乎不收费,招考时间却极有默契的错开了,正好可以让有意者全都报考。


    另外四大书院在秀才班的招考中都注明了除了院试的内容,书院会随机重点考察一到两门“杂科”。


    杂科一般包括“书法”,“绘画”,“骑术”,“射箭”,“音乐“。当然算术也算杂科之一。


    张伟一看,心想完了,这杂科除了了算术,其他的自己都是渣渣。


    心里不禁感慨,从古至今,果然只有城里有钱人,才有机会多才多艺。


    这些杂科,不仅张伟基本不懂,就连家庭财力相当雄厚的李如凡也是没有精通的。


    不过还好,院试的查考内容还是占主要部分的,并且张伟还有算术可以碰一碰运气。


    核对完信息,两人从第二天开始一家一家书院去报名。


    报名完毕后,两人完全没有去感受一下长沙繁华的心思,就在客栈内闭门不出,专心准备四大书院的招考考试。


    不由的张伟和李如凡如此重视,在报名时两人听说,每次四大书院招生,每个书院都有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一千五百名以上的生员报考。


    而最终录取的名额,不过五十到六十名左右,这甚至远超院试竞争之激烈,想要上岸,两人不得不尽全力备考。


    九月的时光,在紧张的备考中匆匆而过。


    十月,考试的战鼓正式敲响。


    首先开考的是岳麓书院,那场面,真可谓人山人海。


    清晨,天色微亮,张伟与李如凡便来到了岳麓书院的考场外。


    只见长长的队伍蜿蜒曲折,考生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的身着华丽的绸缎长袍,有的则是身着朴素的棉布衣衫,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不安和紧张。


    张伟深吸一口气,心想,这比昭陵府的院试都热闹。


    还好检查流程没有院试严格,不然光入场就得搞一两天。


    随着人群缓缓移动,张伟终于进入了考场。


    考场内布置得庄严肃穆,一张张桌椅整齐排列,监考的考官们神色严肃,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位考生。


    当考试钟声响起,张伟的心猛地一提。


    试卷发下来,张伟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心中暗暗叫苦,题目之难,远超他的想象。


    首先是策论,竟然考了一道治水的实务策,张伟一个乡下书生,哪懂什么治水?


    要知道院试考查的策论都是四书五经已有的论题,考生只需要破题切入,然后自己发挥一下就行。


    张伟只好把书本上写的治水策稍稍整理一下,然后结合自己生活中听到的治水实务,胡乱拼在一起写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除了策论,最后一道题居然是一道绘画:用墨笔画一匹骏马。


    张伟看到题,心里简直有一万条马奔过。


    想了想,还是不能直接放弃,毕竟除了了策论自己其他题都还答的可以。


    摆正好心态后,张伟用自己仅有的一点绘画功底,勉强画出了一匹马的轮廓,至于像不像的,张伟已经尽力了。


    画完后,张伟扫视了一下考场,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的考生占绝大多数,这样的状况让张伟稍稍有点安慰。


    考试结束的钟声响起,张伟如释重负地放下毛笔,长舒了一口气。


    看着自己写满答案的试卷,心中既有一丝期待,又有忐忑。


    走出考场,阳光有些刺眼,李如凡一脸疲惫地站在那里,两人相视苦笑,相互比了一个完蛋了的手势,都知道这一场考试基本没戏了。


    回到客栈,两人赶紧对着自己的短板猛补不足。


    五天后,岳麓书院招考的结果还没出,湘郡书院的招生考试开始了。


    相同的流程,相同的配方,但幸运的是这次张伟和李如凡没有碰到什么死亡之题。


    只是感觉湘郡书院出的经义题有点难度,至于加试的杂科,正是李如凡比较擅长的书法。


    张伟的书法一般般,但还算工整,再加上其他科目感觉考的可以,两人都感觉这次或许有希望考中。


    当然结果没出之前两人丝毫不敢懈怠,继续努力准备其他两大书院的考试。


    喜欢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请大家收藏:()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