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航天合作与阳电子炮(二合一)
作品:《高屋建瓴》 陈泽来到厂区门口的时候,对方的车队也正好到达。
其中有他认识的航天部大佬和科研人员,也有不认识的行政部门人员。
最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马院士竟然也在随行队伍中。
双方打完招呼,商业互吹之后,就往厂区内走,准备前往新建成的办公大楼。
“马院士,你怎么混到航天部门去了?”陈泽好奇的询问马院士。
“物质投射器的项目调我过去帮忙,本来以为项目完成之后就能放我走,结果新的项目又来了,还跟你小子有关,所以我就跟着过来了。”
“什么新项目?我这边还一点情况都不了解呢,你们就找上门来了。”
“对你来说是好事,等下你就知道了。”
两人闲聊了两句之后,一行人就已经来到了办公大楼。
进入会议室。
大家也没有过多的闲谈,就进入了正题,这时候陈泽才知道他们来的目的。
简单的说,就是找陈泽合作,而且还是全方面的合作。
之前陈泽跟航天部门的合作,最多就是交易,属于技术换技术。
而且这次对方上门,是想进行全方面的合作,甚至包括未来的月球基地与小行星资源开发。
毕竟陈泽这里有升级版的空间站,也就是正在进行研究的太空城计划,其中的技术储备已经很惊人了。
航天部那边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修改,就能拿过来用。
毕竟这个技术是跟航天部共享的。
但技术是一方面,制造又是一方面,太空城的设计中,很多技术指标是参考陈泽这边公司实验室的设备性能进行设计的。
所以,就算未来航天部要进行太空城的建造,也需要从陈泽这边购买设备。
除此之外,就是空天战机的技术,这才是打通天地线的关键。
没有这个技术。
哪怕新的太空城建造好了,各项物资也能够通过物质投射器运输到太空城,但人员问题却是一个永远都绕不开的问题。
物资补给能够进行投射。
人员总不能进行投射吧,那跟执行死刑没啥区别。
所以航天部门就做了一个决定。
让陈泽的公司,深度的参与未来国家的航天计划,包括太空城、月球基地、火星前哨、小行星资源开发等一系列计划。
除此之外,还有跟军方有关的航天项目,南天门计划等。
总之就是一句话,国内向陈泽开放全套的航天技术,开发全领域的产业体系,并给与未来在外太空的高额回报。
陈泽这边只需要投入到国家的航天体系内,提供相关的技术,带动产业升级,加快航天事业的发展。
这种合作,明显是双赢。
别看陈泽有技术,但有些东西不是你有技术就能玩的转。
小日子在氢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独步天下,结果又如何,大家不带你玩。
哪怕陈泽能够以超强的技术,打破这种封锁,结果又如何,吃独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没问题,对于这个合作我非常赞同。”陈泽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好,具体的合作细节,就让下面的人去谈吧,咱们再说说接下来的计划,根据上面的要求,接下来航天事业的重点,是载人登月。”
“登月?不应该先把太空城造出来吗?”陈泽疑惑的说道。
现在有了物质投射器,物资的运力提高,价格降低,不应该先把太空城建好,打好基础再研究登月的问题嘛。
怎么一上来,直接就开始搞登月。
“国家需要,国民也需要。”
航天部的大佬没有多解释什么,只是简短的说了一句话。
明白了。
陈泽没有再说什么,直接点点头,表示他懂了。
“那眼下的登月计划有什么需要我这边出力的?”
“原本我们有完整的登月计划,不过在陈院长的空天战机出来之后,我们觉得之前的计划有点保守了。”
“那现在的计划是?”
“造一架航天飞机,直接从地球起飞,直达月球登陆后返回。”
航天部的大佬说完之后,就盯着陈泽,想要看看陈泽的反应。
陈泽能有什么反应,除了有一点惊讶之外,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难事。
从地球起飞,又不代表不能在外太空进行补给,至于新型航天飞机的制造问题,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陈泽完全可以从系统中购买全套的技术还有设计图纸,这种短航程的宇航飞行器设计图和技术,系统中多的是。
“没问题,载人登月航天飞机的设计制造可以交给我,保证没问题。”陈泽很自信的说道。
“倒也不用完全重新设计,我们航天部有相关的技术积累。”
这种事情,能全让陈泽的公司包揽了,那他们航天部还混个屁啊。
所以,新型航天飞机的设计,必须有他们的参与。
再说了。
他们也不是啥技术都没有,国家近年来对航天事业的投入,让航天部门有了不少成果。
不管是最近研究出来的物质投射器,还是早就已经试飞多次的无人亚轨道航天器,或者是之前进行太空救援的飞行太空舱,都是航天部下属研究院的成果。
这些项目的成果,可能在技术层面上没有陈泽的空天战机技术强,可对于人类目前的航天科技来说,也都是顶尖技术,并且是有完整体系的顶尖技术。
就算是航天飞机,他们也不是没研究过,只不过造价太贵,没必要搞而已。
那个无人亚轨道飞行器,就是航天飞机的简化版。
如果能够吸收空天战机的相关技术,并且对原本的技术进行升级。
新型航天飞机并不是很遥远的事情。
这也是航天部提出新的登月计划的原因,要是技术不成熟,拖个十年八年的造不出来,那不是扯淡嘛。
“啊……对对对,互相学习,合作共赢。”陈泽也反应过来了。
之前是他说错话了。
要是什么事情都让他做了,岂不是显得对方很呆,这种事情不能干,费力还不讨好。
谈完了航天飞机的研发问题之后,航天部的大佬又说了一个新的项目。
太空生物圈。
这个生物圈技术,就没那么简单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表面功夫,搞一个能在太空中种菜的大棚,那很简单就能搞出来,并且有完整的技术。
但要是搞一个真正的可循环生态系统,那面临的问题可就多了。
光是一个循环问题,就能让人头秃。
并且这个循环,还分为内部自循环和外部干涉循环。
很明显。
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想要让生物圈达到自循环,那根本就不可能。
甚至连干涉性的循环都做不到。
他记得当年毛熊和鹰酱,都进行过相关的实验,其中坚持时间最长的生物圈,也只坚持了两个月就崩溃了。
不说动植物的自然循环问题。
光是氧气、光照、微生物这三个关键要素,都达不到平衡。
“生物圈我知道,但这个项目,为啥不找农科院。”
陈泽是能拿出相关的生物圈技术,可是对外来说,他这里并没有相关的研究积累。
“生物圈的实验,咱们国内也进行过研究,不过问题很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科院对于航天领域不是很了解。”
懂农业的不懂航天,懂航天的不懂农业,两者都略懂的人又不懂物理。
所以说太空生物圈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交叉学科,而且还是一个从未开辟过的领域。
航天部之所以把这个项目交给陈泽,主要是看到了陈泽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在基因和遗传领域的强悍实力。
渐冻症的治疗,这段时间已经火出圈了,越是懂行的人才越明白,这里面的技术含量有多高。
虽然生命科学与农业不一样,但有这么强悍的基因技术,想要研究植物的转基因,也不是很
困难。
目前航天部对于太空生物圈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甚至连生物圈出产的产品都不需要考虑食用。
他们只需要一个有简单干涉循环,不会轻易崩溃的太空生物圈就行了。
所以,他们表示可以让陈泽使用转基因等相关技术,只要植物能在外太空活着,对外界的干涉依赖越少越好。
“行,这个就交给我们公司吧,正好我的公司在这段时间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员进行招聘,顺便再招收一批农业专业的研究员也挺好。”
陈泽没有打包票,只是表示会对这个领域进行研究。
成功肯定是会成功的。
但具体什么时候把研究成果拿出来,那就要看陈泽的想法。
反正在月球基地建好之前,他肯定能拿出相关的技术来,不会让月球种地成为空想。
陈泽跟大佬谈好了大方向的问题,剩下的细节就需要下面的人去补充了。
不过那都是小问题。
中午。
陈泽留众人在厂区食堂的小饭厅吃饭,然后又带着他们参观了一下旁边深蓝航天的生产和制造车间。
等大佬离开之后,剩下的人就开始跟陈泽公司的人员进行细节方面的拉扯。
陈泽没有管这些事情。
他把底线订好,把大体意思和方向告诉了公司的人员之后,就带着马院士去实验室了。
没错。
马院士没有跟着一起回去,甚至那些航天部门的专家和总工,也都留下了。
不过那些总工都去机库跟空天战机的项目组去研究空天战机了。
马院士对空天战机没啥好奇的。
相反,他对之前陈泽找到帮忙的科研问题很好奇。
正好陈泽也想在马院士面前装一波,就亲自带着马院士来到实验室。
“先看看这些数据。”
陈泽把最开始研究反物质磁场的相关数据递给马院士,先让他看这些资料。
他就不信,这些初期的资料,能看出什么东西来。
马院士接过资料,好奇的翻看。
最开始他翻看的速度还挺快,但越到后面越慢,甚至都开始往回翻,重新阅读前面的资料。
陈泽也没有打扰他,就在那边泡茶,喝茶,酝酿心中的话语,准备装一波大的。
结果,过去了一个小时。
马院士还在那边翻看资料,不过他的速度越来越慢,并且在看的时候好像还在思考什么。
这让陈泽有点等不及了。
“怎么样,看出什么来了?”陈泽只能小声的说道。
但马院士没搭理他,可能根本就没听到他说的话。
就在陈泽坐在那里,思考要不要打断对方思路的时候,马院士抬头了。
“电子质量在虚传递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变化是什么?”
“呃……这个问题就需要考虑激发场了,受限于能量边界效应的影响,激发场的峰值与范围不同,光子在进行质量传递的过程中,会受到相关的影响,这里就……”
“等等……这个激发场在宏观电磁领域对电磁场的矢量问题是否有直接影响?”
陈泽还没有把这波理论说完,就被马院士打断了,并问出另一个关键问题。
这让陈泽憋得有点难受。
但他还是重新组织语言,对马院士的问题进行讲解。
“……有直接影响,但这个影响方式,并不是之前大家考虑的矢量扩散问题,而是基于质量传递效应,这里需要考虑杨米尔斯方程,因为……”
“等等……你说质量传递,是指光子在电子间的质量传递?”
“是的,因为单独的光子与正反电子之间是包含激发与未激发状态的关系,并且在激发场中传递……”
“是处于二维平面,不需要考虑三维轴向向量的问题。”
陈泽被马院士接过去的话,憋了半天没换过劲来。
“对,就是这样,所以我根据这些数据,还有激发场的模拟,得出了一个公式,hv=e·
π……”
“πr2?”马院士猜测的问道。
“……不,是πr2/2。”
陈泽虽然把自己研究出来的公式说了出来,但那种成就感却没有多少。
反而还很难受。
虽然马院士没有猜对,但猜测的结果却非常接近,如果给他相关的数据,他肯定也能总结出来。
这就让陈泽很难受了。
本来想装一波的,结果没装成功。
“嗯……这个公式很有用,尤其是在带入计算的时候,可以准确的得出激发数值。”
马院士不知道陈泽所想,他在听完公式之后,马上就想明白了这个公式的作用。
然后他再次低头,看向手中的反物质磁场数据。
“这个反物质磁场你研究出来了吗?”
“研究出来了,不过还不是很稳定,但可以做到激发。”
“那如果用反物质磁场对磁导体进行电磁力束缚,是否会激发正反物质湮灭?”
“呃……具体实验没做过,但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反物质磁场处于稳定状态,它的表现力也是电磁力。
可一旦反物质磁场不稳定,那么肯定会造成正反物质湮灭,不过要是磁导体本身也是反物质磁场,那么就没问题了。”
陈泽简单的想了一下,就给出了答案。
虽然实验他没做过,但通过相关的理论推导,倒是能够推导出来。
“你试过?”马院士有点怀疑。
“当然,你说要是在一个稳定的反物质磁场的束缚场中放入正电子,然后激发其中的正电子,会造成什么效果?”
马院士听完摇摇头,这个实验他没做过,相关的理论数据也不知道,不敢给出结论。
“什么效果?”马院士好奇的问到。
“会发射出一股超强的反物质电子束,这种武器就是传说中的阳电子炮。”
总算装了一波,陈泽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