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太特么欺负人了

作品:《高屋建瓴

    有一句后是怎么说来着。


    当鹰酱说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候,你最好有。


    现在不光是鹰酱。


    其他几大善人,也同样认为陈泽的组织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还是更先进的反物质武器。


    这谁能坐得住。


    换成早些年,五大善人肯定会联手,把这个不稳定因素给埋了。


    可问题,现在的世界局势不同。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墨西歌组织很奇怪,这个组织从诞生之日起,画风就很另类。


    画风问题也就算了。


    关键是,这个组织不好搞,看看鹰酱和小日子就知道了。


    又是轰炸,又是派兵,结果一点用都没有,连人家一个毛都没伤着,反而自己被搞得灰头土脸的。


    这次的爆炸,更是说明这个组织不简单,光是在墨西歌的地下基地,就不知道有多少。


    配合上超级士兵,想要灭掉这个组织,那不是一般的难。


    除非五大善人联手,拿小弟的士兵当炮灰,以本伤人,硬生生的耗死对方。


    否则正常的战争,根本就打不了,也赢不了。


    面对这种无从下手的局面。


    大家只能从自身想办法,既然人家一个组织能够研究出反物质武器,那么他们也可以。


    就这样。


    除了鹰酱还在让小弟派兵过来,准备继续跟组织耗着以外。


    剩下的几大善人,都没管这边的事情。


    大家都在组织自家的科研人员,开始对反物质武器进行研发。


    世界局势,再次因为陈泽的瞎搞,变得诡异的平静起来。


    对于外界的纷纷扰扰,陈泽一概不知。


    哪怕月神跟他汇报了一些情况,他也没当回事,反正影响不到他。


    他是一门心思的窝在家里搞科研。


    这还是他第一次,认认真真的从事科研事业,但越是研究,问题就越多。


    反物质本来就是物理学界最前沿的研究,而他研究的更是前沿中的前沿,根本就没有任何经验指导。


    哪怕系统面板中的反物质理论,也跟他目前研究的反物质磁场,不是一回事。


    而反物质磁场问题,系统面板中都没有相关的理论资料,所以一切都只能靠他自己来探索。


    陈泽整个人都麻了。


    这个领域,他一脚踏进去,脚下踩着的全是未知。


    他要一点一点的解决问题。


    从第二次爆炸实验过后,他光是通过月神那边收集到的数据,配合上实验,他就已经探索出好几个新成果了。


    但这些新成果都是既定的观测结果,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目前他只有猜测,还没有进一步的验证。


    不是他不想验证,而是无法验证。


    就比如说光子与电子的互相转化过程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物理学领域的难题之一。


    这个可以观测到的问题,谁都知道。


    但其中的关键点,转化过程问题。


    到现在还没有解决。


    不管是规范场论,还是量子电动力学,都是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而不是解答。


    从朗德因子提出,到汤玛斯进动将g因子修正为=2,再到狄拉克方程问世,忽略虚过程,然后朱利安·施温格等人又因为量子涨落问题,给出了g因子≈2.002319304402的计算值。


    这一系列的理论演变,针对的就是这一问题,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是搞不定。


    当然,陈泽也不是啥也没研究出来。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他找到了之前反物质连锁反应中光子能量传递的边界效应数据。


    并根据数据推导出一个连锁反应激发范围公式:


    hv=e·πr2/2。


    h代表普朗克常数,v是光子频率,e是能级,r是激发场的半径。


    这个求出来的公式,代表着反物质激发场的连锁反应面积。


    为啥用圆形的面积公式?


    因为在激发场中,电子间传递能量的光子是以二维平面展开的,所以要用圆形的面积公式。


    公式是有了,通过这个公式,陈泽也能计算出实验爆炸的威力了。


    但没啥用。


    还是无法解决光子的能量传递问题。


    陈泽在思考光子问题的时候,就在拍大腿,当时他为啥要建造雷光塔,建个光陵塔不好吗?


    作为奇观的光陵塔,就可以观测微观世界的光子了。


    只要能观测,那问题就好解决了。


    现在他面临的问题是,光子问题无法解决,反物质磁场的能量传递无法控制,反物质磁场的稳定态就没法搞。


    这不是注入的反物质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要是那么简单就好说了。


    问题是,这东西引起的是连锁反应。


    在达到临界点之前,它不稳定。


    在超过零件点之后,它直接炸。


    只有稳定那个临界点,推导出的反物质磁场的稳定态模型,才算成功。


    陈泽有一次炸毁一个小型实验室后,无奈的抓了抓脑袋。


    不能继续这么搞了。


    数据收集的足够了,但问题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解决的。


    月神那边也无法通过这些数据来推导反物质磁场的稳定态模型。


    “月神,实验就先进行到这里,把数据封存。”陈泽说完之后,从椅子上站起来,打了个哈欠。


    看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洗漱,睡觉。


    第二天。


    陈泽起来之后,没有继续做实验,而是在院子里散步,换换脑子。


    实验进行到这里,已经卡住了。


    他也承认,自己不是搞科研的那块料。


    他现在的状态,就是那些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汗水的普通人所能达到的极限。


    可是跟真正的天才比,他差的就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


    说实话。


    现在陈泽考虑的并不是怎么搞科研。


    而是他要不要去科研大佬的测试来一发,激活一下自己的灵感。


    反正也没人知道。


    等到晚上,他完全可以过去来一发,利用那个厕所的属性,给自己开个挂。


    就是吧。


    怎么说呢,就很蛋疼。


    天才的世界,果然不是他这个凡人所能理解的,真特么操蛋。


    不过在心里做出决定之后,他也不会纠结太多,左右都是开挂,对他来说没啥心理负担。


    蛋疼的是这个过程。


    他一个开挂选手,竟然被逼的去厕所那啥,也是够够的了。


    “主人,马院士打来电话,是否接通。”


    这个时候,月神突然告诉他,马院士来电话。


    “赶紧接通。”陈泽马上说道。


    电话接通。


    马院士的声音,出现在蓝牙耳机中。


    “小陈,前段时间你找我来着?”马院士开口询问道,语气中带着些许疲劳。


    “是的,本来有个问题想要咨询你一下,结果我找了一圈,没找到你人。”陈泽无奈的说道。


    他也没问马院士去干啥了。


    能说的对方会说。


    不能说的,他问了也白问,还惹人嫌。


    “这段时间有点忙,你有什么问题,我现在有时间,咱们可以探讨一下。”


    陈泽听到马院士的话,马上精神了。


    他现在肚子里正好有憋了一堆问题,没法找人倾诉。


    别人听不懂,说了也是对牛弹琴。


    马院士不一样。


    他虽然不是研究反物质的,但在电磁场这块,他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反物质磁场,也是电磁场。


    所以,他准备好好倾诉一下。


    “是这样的,这段时间我不说在研究电磁场嘛,其中的一些问题,搞得我头大,你听我说啊……”


    陈泽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从微观说道宏观,从量子力学说到规范场论,从标准粒子模型说到超弦理论。


    反正跟电磁场有关的物理学理论,他说了一个遍,并且还挨个吐槽了一遍。


    马院士最开始停着,还不是的点点头。


    听到后面人都傻了。


    你这是到底想说啥,东扯西扯的说了一堆屁话。


    “停停停……你这段时间到底在研究什么?怎么感觉你整个人都快疯了。”


    “呃……最近压力有点大,研究的就是电磁场,但这里面的问题,目前的理论无法解决。


    跟你说个有意思的事情,我发现洪特法则在激发场临界状态,电子跃迁规则被打破,光子传递效应出现了诡异的变化……”


    “等等,你说洪特法则被打破?”马院士突然激动的问道。


    “是的,没错,怎么了?”


    “这个打破,是基于什么状态下?”


    “是电磁场中正电子数量与负电子呈现绝对对称,自由电子空穴效应消失,光子能级均衡,激发场处于临界点的状态。”


    “绝对对称……能级均衡……妙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嘟嘟嘟……”


    马院士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卧槽!


    陈泽傻逼了。


    这是什么情况,你倒是把话说完整啊。


    什么妙不妙的。


    你倒是说啊。


    哪有人说话说半截的。


    陈泽马上让月神把电话打回去,结果那边显示电话不在服务区。


    这尼玛……


    一个电话接完,他更蛋疼了。


    这就是天才吗?


    草!


    太特么欺负人了。


    陈泽拉这个脸,到公园去散步了。


    另一边。


    马院士在挂断电话之后,马上跑回办公室,拿起纸和笔就开计算。


    大概过了十五分钟。


    马院士放在纸笔,然后激动的一拍桌子,问题解决了。


    离开办公室。


    马院士乘坐电梯,从地下72层,坐到地下3层。


    整个地下3层,是一个巨大的山体空间,在这个山体空间内有一条超长的隧道,这个隧道贯穿整个山脉,大概有六公里场。


    整个隧道并不是笔直的,而是一个由下至上的半圆弧线。


    眼下这条隧道中,一条超长的电磁推进轨道正在进行铺设。


    “老马,你不说要出去一趟怎么,怎么又回来了。”


    地下负责电磁推进轨道施工的一位院士,在看到马院士后,好奇的问道。


    “问题解决了,跟我来。”马院士激动的说道。


    “真的。”


    “没错,这还要多谢一位小朋友。”


    “什么小朋友?”


    “等下再说,先召开会议,我把具体的情况讲一下。”


    接下来。


    一个会议在这个绝密的基地内召开,会议室内的全部都是国内的顶级大佬,其中还有不少航空航天领域的。


    “老马,有什么事,这么急吼吼的召开会议,我那边正忙着呢。”


    “好事,推力的问题解决了,目前整条轨道的推力能够达到230吨级,并且轨道也不用延长,目前的隧道场地就足够了,你们那个项目组,不需要考虑简配了。”


    “真的,别开玩笑。”


    “我能拿这个事情开玩笑吗?”


    “需要我们怎么配合?”


    “推进轨道需要改一下,每一段分级推进轨道上,都要重新加装一套设备,我是这么设计的,你们看一下……”


    马院士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然后询问工程制造那边能不能把设备搞出来。


    “没问题,这个可以做到。”


    “那再说第二个问题,虽然推力加强了,但过载也增加了,这个问题我没办法解决。”


    “过载而已,不用担心,反正咱们使用的运输舱都是无人驾驶的,不用考虑驾驶人员的


    问题,设备过载的问题好解决。”


    一群人在会议室里讨论了许久,把计划重新推导了一遍,才算结束。


    这个项目组,负责研究的不是别的,而是物质投射器。


    也就是直接使用电磁推进轨道,把物资直接发射到太空中。


    本来这个计划早就被提出来过。


    可是因为各种技术问题和原因被搁置,大家的研究还是朝着火箭方向去发展。


    不过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还有这段时间陈泽搞出来的材料。


    尤其是那个电磁炮材料。


    只有这种电磁炮材料,才达到了推进轨道导轨的制造标准。


    当时他搞出来的材料被马院士送到了上面,并且还有这个计划的启动意见书。


    上面在看到马院士的意见书后,着急科学院的众多专家对这个项目进行研判。


    经过技术统合,发现可以搞。


    这还有啥说的。


    上面直接批准了,并且让马院士挂帅,并给他一个绝密的基地,直接开始施工。


    这个基地,就是当年这个计划提出来的时候建造的,除了没有设备,一切的基础建设都可以直接拿来用。


    这也是项目进行的这么快的原因。


    要不然,轨道的铺设问题,就要等个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