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竟然还有这么神奇的用法
作品:《高屋建瓴》 离开材料实验室,陈泽来到光量子信息工程实验室。
宋仁易意外搞出来的光储存晶体,就在这个实验室里进行测试。
“陈总。”
大家看到陈泽到来,马上打招呼。
“你们从宋仁易手上拿的晶体材料研究的怎么样了?是光储存材料吗?”
陈泽直接开口询问道。
“陈总,我们对这种新型的晶体材料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表明,这种晶体能是光量子在低能级,短时间内进行量子信息叠加,但它并不是一种光储存晶体,由于晶体内部……”
“停,不用说了,你拿着测试报告跟我来一趟。”陈泽直接叫停。
这讲起来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讲清楚的,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还不如把他带到会议室去讲解。
陈泽带着人回到会议室。
“光储存晶体的问题,是一个乌龙事件,关于那种晶体的具体的情况,这位研究员会给大家进行讲解。”
跟院长和一群教授简单的说了一下后,他就让对方开始讲解。
这位研究员点点头,对着会议室里的众人就开口说道:“尊敬的各位领导和教授,我是光量子信息工程实验室的研究员冯承宗,接下来我会详细的讲解新型晶体的测试参数。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种新型晶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光储存晶体,但它本身确实拥有一定的光储存属性。
在一阶塞曼效应为零磁场下,光量子的能量被晶体中的其他原子吸收,而其中信息也会转化成了原子自旋激发。
那么光储存材料的核自旋相干性寿命,就代表着光的储存时间。
而这种新型晶体的相干性寿命,根据进入光子的能量等级不同,越高能力的输入,光储存的时间就越短,能级由高到低的储存时间分别0.13秒-7.12秒。
虽然这种新型晶体材料由于相干性寿命问题与能级阶梯问题,无法成为光储存材料,但它却有一种非常神奇的特性。
那就是射入到晶体内的光量子信息在短暂的储存期间可以进行信息叠加,并且这种新型叠加还不是杂乱的信息,而是一种信息的相互融合与补充。”
冯承宗非常的详细的讲解了新型晶体的测试结果,在座的众人都听得很仔细。
陈泽也是如此。
他之前对于这种晶体也没啥了解。
但在听完冯承宗的讲解之后,他就开始考虑这种新型晶体的用途。
但这玩意用在哪?
好像真没啥用。
目前咱们研究光学晶体,基本上都是能够增幅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
像这种既没有增幅、混波、偏振等性质的晶体,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不能说没有,但眼下是真的用不着。
但这并不是说这种晶体就没用了。
应用价值低,并不代表科研价值低,能让光短暂顿卡的特殊晶体结构,就非常值得研究。
“院长,这就是你说的光储存晶体,其实整件事就是一个乌龙,要是我真有这样的晶体,绝对不会对您隐瞒。”
等冯承宗讲完之后,陈泽对着院长和众多教授们说道。
“抱歉,陈院长,这事是我们唐突了。”院长马上表示歉意。
这事闹的。
丢人算是丢大发了。
“没事,这有什么,都是为了科研。”陈泽非常大度的说道。
本来他也没有啥怨气。
换位思考就明白了,你的一个重要科研成果就要搞出来了,一切技术都没问题,就差核心的一种材料。
当你听到这种核心材料哪里有之后,你也坐不住,这都是可以理解的,说不定你比对方还激动呢。
“还是很抱歉,以后陈院长有什么需要,只要打个电话,我们院系绝对没话说。
虽然在别的方面我们这个专业差了点,但在国内甚至整个亚洲,我们院系都是第一,人才储备也非常充足。”
院长当即表示有什么用得着他们天文和空间科学院的地方,尽管吩咐。
陈泽听完点点头,在天文这块他们院系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甚至是亚洲第一。
至于说人才储备嘛。
那就更不用说了,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只能读博。
读博之后还找不到工作,只能进入博士后流动站。
这一年年的积累下来,人才储备能不多嘛。
关键是,人才也找不到工作啊。
毕竟这个专业的就业难度,还在他这个研究武器的专业之上。
军工专业最起码还有那么多企业和研究所可以安置毕业生。
天文那是真没办法。
一个天文台就算把看大门的岗位都安排上,也就那点编制,总不能一台天文望远镜,配备200个研究员吧。
“那陈院长我们就不打扰了。”
“吃个饭再走吧,也不差这点时间。”
“不了,院系那边还有事情呢。”
“行,那我送你们。”
说着,一行人就都起身,准备离开会议室。
就在这个时候。
一位随行的教授突然开口询问道:“冯研究员,这种晶体在经过短暂的光量子激发后,重新射出的光量子所携带的信息,是否处于信息补全状态?
如果用几块相同的晶体依次排列,让其进行不断的信息补全叠加,最后得到的信息是否能准确的表达出一定的秩序性?”
听到这两个问题,大家都停住了脚步。
冯承宗在略微思考片刻后就回答道:“第一个问题是否定的,这种信息叠加或者说信息补全,完全是建立在晶体材料内部的,但光量子再次激发,那么这种补全的信息就会丢失。
至于第二个问题,由于我们实验室目前只有一块这种晶体,无法进行这种实验,所以不能下定论,我只能说理论上有可能。”
陈泽看着两人的一问一答,感觉很有意思,一个研究天文的,还懂晶体材料和光量子工程的问题。
“院长,这位教授是?”陈泽开口询问。
“陈院长,之前忘了给你介绍了,这位是我们院系的孙教授,去年刚评上的杰青。”
院长面带笑意的对着陈泽介绍道,毕竟这也是给他长脸的事情。
“孙教授你好,不知道你问这两个问题,是对这种晶体的应用有什么想法吗?”
陈泽好奇的询问,毕竟他是真想不到这种鸡肋的晶体除了研究物理特性外,实际应用上能用在哪里。
“陈院长,我就是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孙教授有点犹豫的说道。
“没事,咱们畅所欲言,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陈泽看出他的犹豫,连忙宽慰道。
“是这样的,我的想法是直接用这种晶体当太空望远镜的底片,是那种直接可以读取的底片。”
“能详细的说一下吗?”陈泽没听明白。
“目前的太空望远镜所拍摄的照片,全部都是电脑合成的,其真实拍摄的照片都是光波的频段,并不是实际影像。”
孙教授说到这里,还特意看了一眼陈泽,好像是想知道他听没听明白。
陈泽只能无奈的点点头。
他又不是傻子。
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所以为了不被当成傻子,并让对方继续讲下去,他只能无奈的点头表示听明白了。
“而这种晶体不一样,刚才冯研究员说在这种晶体内部,光量子会进行信息叠加和补全。
那如果我们用这种晶体做底片,光量子在射入晶体内所储存的信息,就是可以直接用来观看的照片,而不是电脑中的无数光学频段数据经过合成后的照片。”
陈泽看到孙教授又在看他,他只能继续点头。
别看了,赶紧说吧。
“正常的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在经过不断的放大之后会模糊,因为那些照片都是电脑合成的,其本质是像素点。
而这种晶体作为底片的照片,在经过不断的放大之后,只会出现无数的空白,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像素点。
如果在这
个时候,我们用两块晶体,其中第一块晶体记录的是一万倍放大的照片,第二块记录的是十万倍放大的照片。
根据冯研究员说的,光量子信息会叠加补全的情况,那么第二块晶体只要不断的接收光源,那么总能捕捉到可以叠加和补全的信息。
当长时间接受相同方向的光量子,补全的信息不断增加后,第二块放大了十万倍的照片,就会变得清晰。
同理,我们还可以放置第三块晶体,设置放大倍数为一百万倍,第四块一千万倍,第五块一亿倍。
理论上只要我们收集到的光量子足够多,或者说有足够久远的光量子保留下来,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种机制,看到最初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宇宙景象。”
孙教授说完了,大家都懵逼了。
院长看着自己手下的这位杰青教授,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只是想来蹭点材料,建个太空望远镜,拍几张宇宙星空的照片。
你倒好,直接想看宇宙大爆炸早期的宇宙景象。
陈泽听完,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后,按照对方的说法想了一下,感觉挺震撼的。
这种晶体,竟然还有这么神奇的用法。
虽然想看到宇宙大爆炸早期的景象,需要收集光量子的时间可能无比漫长,但那也是个念想。
再说了。
他也不是非要看宇宙大爆炸的景象,看几百上千亿光年外的星期不好嘛。
那个信息收集难度,可比宇宙大爆炸低多了。
不过这都是对方说的,具体行不行,理论对不对,他也不清楚。
所以他转头看向自家的研究员。
想听听冯承宗的说法。
“呃……陈总,具体行不行还不好说,因为目前我们手里只有一块晶体,但从理论上来说,孙教授的说法并没有多大问题。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实际操作一下,看看行不行。”
冯承宗的话说完,天文院系的所有人,从院长到教授,都把目光看向陈泽。
那意思很明显。
赶紧做实验啊。
行吧。
陈泽撇撇嘴,直接带着众人前往材料学实验室,但是在到门口之后,他停了下来。
“那个……冯承宗,你带着院长他们先去你们的实验室,进行前期准备,我在这边盯着宋仁易他们制作晶体材料。”
他突然想到宋仁易他们实验室内的摆设和情况,立刻停下脚步,同时想把院长他们忽悠走。
这要是让他们看到了。
还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的。
“陈院士,我们不能看看吗?”
“非常抱歉,如果是其他实验室也就算了,这个实验室正在进行军方的一项保密材料研发,所以……”
陈泽扯着军方的虎皮开始忽悠。
“哦……好的,那我们先过去。”院长听到军方的保密材料,啥也不问了。
“行,等晶体制作出来后,我就过去。”陈泽连忙说好,然后让冯承宗带着他们立刻。
呼!
等他们都走了,陈泽才松了一口气。
差点暴露。
都是宋仁易害得,但这也是没办法,属性就那样。
“别抱着老婆在那里亲热了,快点制造几块之前那种晶体,有急用。”
陈泽进入实验室,对着宋仁易他们吩咐道。
“好的,陈总,我们这就动手,很快的。”一群人连忙起身开始动手。
拿材料的拿材料,调试设备的调试设备,拜神的拜神,祷告的祷告。
几个人分工异常明确,配合无比丝滑。
陈泽都看懵逼了。
这也是耽误人才了,他们几个去跳大神做法事,绝对也能做到业内一流。
“你们平时也都是这么配合的吗?”陈泽好奇的问道。
“是的陈总,只要这样分工,才能保证实验记录不出错。”
“……专业。”
陈泽有点牙疼。
这也就是在公司内部,
要是在正规研究所,这种实验记录要是能复制,那就真见鬼了。
配合默契的几人,也没让陈泽等多久。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制作出晶体,交给陈泽,并且一点都不担心晶体的质量问题。
这是他们无数次实验总结出来的结果,只要按照拜神祷告的流程来走,实验材料是不会出错的。
但凡他们不按住流程来,那肯定会搞出乱七八糟的材料,甚至连重复实验都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