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现场抢答题
作品:《父皇,你的江山社稷儿臣接管了!》 所有参加文比人员,如同考场上学员闭卷考试,他们纷纷走进布帘围起来的考桌,必须在一炷香内交出一首诗词。
李坤走进一个空桌。
展开宣纸,笔墨飞扬,刷刷刷,一首诗词很快落在纸上,并落上了自己姓名和日期。
等他走出,发现孔中尼,韩墨非,李太白和苏西波,等人也坐在了评委席上,
很显然,他们各自写出了自己满意的诗词,而且都在一炷香时间之内。
很快,苏雪二凝也走了出来。
等一炷香燃尽,邓修宣布时间到。
而此时,扬帆等其他文人墨客,也纷纷放下了笔。
靠近皇帝一旁,是一张空桌,桌上己摆好了酒莱,这一桌是专门留给十大评委的用餐席位。
李坤宣布,所有参加文比人员,均在一炷香时间内完成了诗作,他让评委们坐到席位上先用餐。
等评委们入座,李坤安排大乾史官,分别进入账帘之中,用统一字体,将大家诗作匿名重抄一遍。
在此之间,
李坤也坐到了评委餐桌,大家一起把酒言欢,谁也未提及诗词创作情况。
按照事先制定的规则,在对诗词进行打分之前,不得透露任何信息。
台上史官还在匿名抄写。
台下的人边享受美酒佳肴,边等待结果。
李坤陪大家几杯酒,然后又走上舞台。
他拿着喇叭说,“史官们正在匿名抄写诗词,接下来的环节,是有奖抢答”。
一听有奖抢答,台下议论纷纷。
这好像跟以往中秋晚宴不一样。
以往的中秋晚宴,大都是猜灯谜等等。
“九殿下,都有什么奖品?”。
一个穿着体面的年轻人问道。
李坤说,“没有奖品,抢答正确的,直接发银子!”。
一听直接发银子,许多人放下了碗筷,齐刷刷看向这边。
有人问道,“抢答准确,发多少银子?”。
李坤说,“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奖励的银子数额不等”。
好多靠近的观众,欢呼雀跃。
“九哥,你皇妹也可以抢答吗?”。
公主李琪站起来问道。
李坤笑了笑,“在场的人都可以,只要抢答正确都有银子”。
许多人叽叽喳喳,有人等不急了,大声说,“九殿下,赶快出题目吧,说不定我能答上来,搞点银子花花!”。
这是李坤事先考虑好的环节。
史官们在匿抄录选手作品,必然有个过程,他不能让晚会冷场,所以事先就考虑到抢答环节,以活跃气氛。
喇叭一举,高声道,“第一道抢答题是,请问三教九流,三教指什么,九流又指什么?”。
“抢答,谁先举手谁抢答,抢答时候到舞台上来,答不全没关系”。
用餐的九大评委,自然知道三教九流,但他们不屑于为了银子,站出来举手抢答,那样要让人耻笑。
苏雪凝也摇了摇头,心想,出这么容易的题目,不就是白送银子给人家吗?
她自然不会站出来抢答。
公主本想站起来回答,但想了想,三教是知道的,而九流却只知道几个,根本说不全,她担心答案不全,让人耻笑,便只好放弃。
见有人举手,李坤立马让对方上台。
这是一个中年男人,喝的满脸通红。
李坤把话筒递到他嘴前,“请说出你的答案”。
中年人打了一个饱嗝,似乎有些紧张,毕竟台下坐着几千人,黑压压一大片,而且皇上也在现场。
“三教,指的是佛教,儒教,道教”
“九流,分上流,中流,下流……”。
说到这儿,中年人挠了挠头,呵呵的笑了笑,“对不起,九殿下,我喝多了,全忘掉了”。
李坤拍了拍他的肩,“没关系,为你的勇气点赞!”。
能面对几千人上台抢答,确实需要勇气。
中年人刚准备下台,李坤冲着舞台边的工作人员说,“给这位勇敢者发三两银子”。
“他有勇气上台,已经很了不起,而且他说出了部分准确答案”。
中年人领着三两银子,很开心的回到座位上。
李坤举起喇叭说,“谁能把九流说的很清楚,奖励更多银子”。
哗啦一下
台下举手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他们清楚,即使答不全,九皇子也会给他们发银子。
李坤冲着第五桌一个年轻姑娘说,“那位女子,我看你最先举的手,你上来说说看”。
年轻姑娘也就20来岁,着一身旗袍,身材姣好,在烛光下,一张脸显得很精致。
她迈着碎步走上舞台。
李坤将喇叭放在她嘴边,“请说出你的答案”。
女孩问,“九殿下,你说的九流是指上九流中九流还是下九流?”。
李坤心想,这女子行啊。
笑道,“上九流,是指哪些?”。
女孩答,“上九流,指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李坤又问,“那中九流又指哪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女孩又答,“中九流,是指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美女,那下九流又指哪些行业?”。
女孩很快说出答案,“?下九流是指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李坤又问,“时妖指什么?”。
女孩答,“时妖,是指巫婆”。
李坤不得不承认,女孩回答很全面。
“恭喜你回答正确!”。
他点评道。
不借助小A,他也回答不全。
李坤冲着一旁工作人员说,“取三十两银子,奖励这位女士!”。
女孩拿了银票,激动的眼泪都要下来了。
这是她人生中,靠自己知识,赚到的第一笔银子!
现场奖励银子,
把气氛直接调动了起来。
许多人跃跃欲试,等待着九皇子出第二道抢答题。
李坤看了看,那些史官还在匿名抄写参赛作品。
“大家准备好了,第二道抢答题是……注意喽,第一个举手者,才有机会上台回答”。
许多人已经吃的差不多了,纷纷放下碗筷,齐刷刷看向舞台。
有几个书生,直接撸起袖子,随时准备举手抢答。
李坤问,“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物有百转轮回。请问,七情六欲指哪七情,六欲又指哪六欲?”。
话音刚落,举手的人更多。
抢答题图个热闹和活跃气氛。
李坤出的都是简单送分题,他让坐在前面的一个老者上台回答。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六欲,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六种欲望”。
老者很快将标准答案说出。
李坤让工作人员,给他发了十三两银子奖励,老者激动的不行,连忙向九皇子鞠躬,然后才转身离开舞台。
就在这时
邓修走了上来。
他低声告诉李坤,所有作品史官均抄录完毕,并且按序编号。
李抑说,“按照我们事先制定的流程,将编号作品,全部展示在木板上”。
邓修应了一声,转身下台。
片刻之间,有十多人,将一个巨大木板,搬运到舞台当中,如同一个巨大白板。
高不足两米,但长度足有十几米。
几息之后,二十余幅原创作品全部贴在了白板上。
皆匿名编号,
安排好一切,李坤将九大评委又请到了台上,让他们现场对每件作品进行打分,最高分十分,最低分六分。
打分之前,李坤冲着九大评委说,“各位评委,你们代表着整个华夏文化水平和高度,但你们的打分也可以看出,你们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如果给好作品分数打成低分,或者烂作品分数打的很高,都只能说明你们还不够格,还算不上真正的文坛大家!”。
补充道,“我希望大家凭良心,和自己的文化修养,对所有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和打分,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文人风格,也才能使参赛作品得到真正意义的公正与公平……”。
此言一出,
整个会场一片安静!
九皇子的话,如同一石击起千层浪,振聋发聩,让他们在下笔打分时,不得不认真考虑!
喜欢父皇,你的江山社稷儿臣接管了!请大家收藏:()父皇,你的江山社稷儿臣接管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