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杀疯的陈铁唳

作品:《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吴三桂命人在指挥使司门前广场架起十口铡刀,数千百姓胆战心惊逐渐放松,因为他们发现这些所谓的‘叛军’入了城,竟对他们没有任何劫掠姿态。


    如今更是号称要公审这些狗官!


    一时间,广场上围满了人群。


    当最后一名宗亲被拖上铡刀时,那胖宗室突然挣扎着高喊。


    “吴三桂!你以为红袍军会容你多久?今日是我们,明日就是你!”


    铡刀落下,鲜血喷溅三尺。


    吴三桂面无表情地转身,对赵德安道。


    “抄没家产,七成充公,三成分给苦主。明日张贴安民告示,就说红袍军为百姓除害。”


    他转头看着那些咬着牙激动的百姓,脑海中浮现出魏昶君的模样,于是连声音也逐渐变的温和。


    “乡亲们,咱红袍安定军,绝不欺凌百姓,绝不姑息奸佞。”


    “凡有遭遇欺压,大胆来寻将士们,咱们都是百姓的子弟兵!”


    人群不少百姓瞪大了眼睛,惊喜的听着,有些难以置信。


    这是他们头一次听到这个词。


    子弟兵!


    当这些百姓的目光落在那些关宁军的老卒身上,浮现出崇敬神色的时候,几名老卒不自觉挺起了脊梁,站得笔直。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看到百姓这样的眼睛。


    当夜,天津城内火光点点。


    吴三桂独坐刚清理出来的官署,面前摊开一本账册。


    上面详细记载着从各府邸抄出的金银数目。


    “总长。”


    赵德安悄声进来,面色有些难看。


    “今日那些个宗亲所说......”


    吴三桂笔一停顿,已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


    但这一刻,他只是平静的看着赵德安。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你太小看咱们那位里长了,他心里装着的,是天下,吾等穷尽心力,也不过做个兵阀,区区一个兵阀,他能放在眼里?”


    赵德安闻言也苦笑着点头,只有亲眼见过那位里长,才知道那般人物,是何等难以动摇。


    “报!”


    彼时吴三桂还没继续开口,一名亲兵急匆匆闯入。


    “南门抓获一队试图出城的家丁,搜出这个!”


    吴三桂接过那卷帛书,展开一看,竟是福王世子写给南直隶的密信,上面详细记载了天津卫兵力部署,还提到若事急,可引海寇自海上援。


    “好一个天潢贵胄!”


    吴三桂冷笑,通寇卖国,该杀!


    他猛地起身。


    ”传令,明日全城搜捕余党,凡与宗室往来密切者,一律收押审问!“次日清晨,天津城大雪未停,街头的斩首也未停下。


    吴三桂站在城楼上,望着安定军押送一队队囚犯出城。


    这些是昨夜搜捕的宗亲党羽,将被发往红袍军控制的矿场劳役。


    忽然,他注意到一队人马自南门入城,为首的正是青石子。


    那年轻道士依旧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背上却多了个粗布包袱,见吴三桂迎来,他解下包袱递过。


    “陈铁唳托我带的证据。”


    对吴三桂此人,青石子并没有什么感触,甚至有些反感。


    毕竟之前大清入关,边军可一直都是看戏的那个。


    包袱里是几封泛黄的信笺和一本账册。


    吴三桂也没在意青石子姿态,翻阅片刻,脸色越来越沉。


    这些是沿海各城与海龙教的往来书信,上面明确记载着每季供奉多少童男女,换取多少私盐。


    蓬莱城外三十里,海龙祠的鎏金匾额在晨光中闪烁。


    陈铁唳用刀尖挑起匾额上褪色红绸,绸缎上绣着扭曲的符文,沾满暗褐色污渍。


    “总长,地窖找到了。”


    副将压低声音。


    “你......最好亲自看看。”


    祠堂后院的假山被移开,露出向下的石阶。


    陈铁唳举着火把走下去,霉味混着腥气扑面而来,火光所及之处,墙壁上挂满铁钩,每个钩子上都悬着一条褪色的布带。


    陈铁唳在战场上厮杀惯了,如今竟也觉得心惊肉跳。


    眼前的场景,看起来像极了传闻中荒年的人腊。


    身边的副将声音响起。


    “每条布带代表一个献祭给海龙神的童男童女。”


    副将指着墙角一堆小鞋子。


    “缙绅宗亲都在宣传,所以渔民相信献祭能保出海平安,实际上......”


    他踢开地上一块松动的地砖,露出下面白森森的细小骸骨。


    陈铁唳的刀疤脸在火光中愈发狰狞。


    他转身大步走回地面,对着跪成一排的祭司开口,这次面上的暴怒难以掩饰。


    “听说你们能呼风唤雨?”


    最年长的祭司抬头,银须颤抖,甚至不敢看咬着牙的陈铁唳。


    “将军明鉴,我等只是代海龙神传达......”


    “去你娘的!畜生!”


    刀光闪过,银须带着头颅滚落在地。


    陈铁唳甩去刀上血迹,眼底戾气几乎弥散开,他昔日也不过是从最底层的贫农孩子里挣出一条命来,可这些孩子,竟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去阴间传达吧。”


    他转向吓瘫的其余祭司。


    “告诉我这些孩子从哪来的,可以活。”


    一个年轻祭司爬出来磕头,眼泪鼻涕混成一块。


    “是......是各县衙役送来的!有的是孤儿,有的是交不起渔税的渔民孩子......”


    陈铁唳闭了闭眼。


    “传令。”


    他声音沙哑。


    “所有参与献祭的衙役、里正,全部押来海边,把祠堂金像熔了,铸成铜碑。”


    他伸手指着那些红布带,声音有些沉重。


    “把这些和孩子遗物埋在一起,碑上刻海殇冢。”


    “另,告诉百姓,红袍军来了,海上从这一日起,没有龙神,只有鱼!”


    城内响彻红袍军万岁的声音时,陈铁唳正带着兵马再度南下。


    彼时他收起刀,远远凝望着眼前一幕。


    “先把沿海这些明面上的毒瘤铲干净。”


    “这些教派背后,可都是缙绅宗亲在插手。”


    他指向南方。


    “明天去拆慈度寺,听说他们的肉身菩萨是用活和尚腌制的。”


    “还有夜不收到来汇报,这群和尚手里的银子和田产地契,比那些官老爷更多。”


    这一刻,海风掀起他猩红的战袍,像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