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讨明檄文

作品:《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魏昶君很开心。


    济南府报来了,祈活军不到四十人的援军消息让他再次泪目,开心。


    麻杆军不到二百的残破军队,让他只有开心和感动。


    所以!


    启蒙师!


    民部。


    户部!


    各邸文人,全部肃然讨论「讨明檄文」


    魏昶君思索许久,他还现代进行沟通,和众部各长进行议事。


    而后翻来覆去的不断思索,思考。


    最终魏昶君开始提笔。


    奉天倡义荡寇大元帅檄伪明朱氏书夫天厌玄黄,神器蒙尘。


    伪明朱氏承元祚二百七十载,今失其鹿,当有德者逐之!


    写第一段时,魏昶君想到洪武年间朱元璋发誓要缔造一个最伟大的朱氏家族,让朱家的后代成为天下最好的地主。


    于是藩王在地方作威作福,霸占土地。


    然后魏昶君开始写下第二段!


    一罪曰乱天时崇祯嗣位七载,日食三见于野,太白昼见于庭,黄河清而复浊,此非天心厌朱明之验乎?阉竖窃弄天宪,东林党争祸国,致北极紫微摇摇欲坠,九重丹墀尽染赤蝗!


    在写第二段时,魏昶君眼神只有恍惚和复杂。


    从崇祯元年一直经历灾难,实在是看够了灾难,也受够了这锈烂的天下之变。


    遍地的流民,哭喊的民众。


    无数的画面在魏昶君脑海和在场文人眼前浮现,于是才有了下面檄文。


    二罪曰虐苍生辽饷剿饷练饷三征并起,民有菜色而建章宫夜宴不休。陕豫赤地千里,易子而食者嚎于野;江南膏腴万顷,朱门酒肉臭塞于衢。更纵宗室圈占民田九百万顷,使耕者无立锥之地!


    这一刻魏昶君开始写的极快。


    他不在停留,神情淡漠,平静无比。


    三罪曰绝文脉八股取士尽锢英才,程朱理学皆成枷锁。焚泰西历算之书,毁洪武宝船之图,闭九州工匠之智,使浑天仪锈蚀于钦天监,火龙出水湮灭于神机营!


    四罪曰悖人伦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袁崇焕磔于市,孙传庭囚于狱,各多将殁于阵,此非鸟尽弓藏乎?更纵厂卫缇骑四出,诏狱白骨盈野,忠良泣血,天地同悲!


    今承昊天之命,顺兆民之愿本帅起于沂蒙,观星台测得荧惑守心,浑天仪勘定紫微南移。铸蒸汽轮机代牛马之力,开万国格物破腐儒之见。凡我义军所至:一革田亩焚鱼鳞黄册,铸铁碑为证。凡耕作满三载者,田归其主,永免佃租!


    二兴百工复《天工开物》之法,建蒸汽机枢之坊。匠籍尽除,专利归民,凡有巧思者赏银授爵!


    三开海疆铸铁甲舰十二艘,重开永乐下西洋之途。贩丝绸者免税三载,献泰西奇器者赐进士出身!


    四立新学废八股取士,设格物科举。凡通几何算学者可为县丞,擅机械营造者得授同知!


    嗟尔明臣!


    昔商汤七十里伐桀,周武八百乘诛纣。今义军铁甲三万,红夷炮五百尊,蒸汽机车昼夜运兵,燧发火铳蔽日如云。观伪明气数,犹残烛遇飓风;视我新政锋芒,若新硎破朽木!


    檄到之日,顺逆自分弃暗投明者,前罪尽赦,依才叙用;负隅顽抗者,蒸汽重炮之下,皆为齑粉!


    崇祯七年二月十七奉天倡义荡寇大元帅印当檄文写完之后,阎应元第一个拍案而起:“好一个大明檄文!”


    “这世道。”


    “逼的人都无法呼吸,无法发出声音。”


    “那索性这片檄文,让世道看清吾辈要说的话!”


    启蒙部保庵录则是狞笑着:“吾来印制,保证在这数日之内,让这天下人,尽阅檄文!”


    “讨明绝!”


    ...............檄文如潮水飞雪肆虐各地。


    崇祯在颤抖。


    他第一次咳出血,太监袁德潜吓得急忙喊御医。


    “勿要、”


    崇祯挥手制止,他双手颤抖看着这檄文内容。


    像是魏昶君这逆贼在他面前堂而皇之的念!


    崇祯嗣位七载,日食三见于野,太白昼见于庭,黄河清而复浊,此非天心厌朱明之验乎?阉竖窃弄天宪,东林党争祸国,致北极紫微摇摇欲坠,九重丹墀尽染赤蝗!


    “逆贼!”


    “贼寇!”


    “朕!朕给了你三府总督,给了你这一切天下之名。”


    “你就这般对朕。”


    朱由检暴怒咆哮。


    尤其是下一段檄文,直接让他猛然而起,摔碎周围的一切。


    辽饷剿饷练饷三征并起,民有菜色而建章宫夜宴不休。陕豫赤地千里,易子而食者嚎于野;江南膏腴万顷,朱门酒肉臭塞于衢。更纵宗室圈占民田九百万顷,使耕者无立锥之地!


    无立锥之地!


    这五个大字。


    宛如一记重锤捶在朱由检胸口,他气的不断颤抖。


    弃暗投明者,前罪尽赦,依才叙用;负隅顽抗者,蒸汽重炮之下,皆为齑粉!


    当看到这一句时。


    崇祯疲惫的挥着手。


    “勤兵。”


    “点将。”


    “卢象升、”


    “左良玉。”


    “允众将,汇东昌、”


    “诛。”


    “诛贼!!!”


    .......张献忠在襄阳来回踱步。


    他最喜欢李定国,他觉得这个儿子有大出息。


    现在李定国带来了一份檄文,当张献忠开始念着,整个人脸色全变了。


    “红袍军发的讨明檄文???”


    “这。”


    “天下真欲变了。”


    “檄文!”


    张献忠翻来覆去念了好几遍,还是难以置信,甚至恍惚的看着自己,也看着李定国。


    他还没发呢,李自成还没敢发呢?


    真龙军一方面对抗大清,一方面直接发檄文讨伐大明。


    这是疯了吧。


    “难道红袍军觉得接下来真能夺得天下?”


    许久,张献忠做了决定:“全军北上!”


    “杀清!”


    .....李自成刚攻打洛阳,他看檄文时倒是平静。


    因为之前被真龙军算计在东昌府。


    想到之前被青石子算计,故意让他留在济南府,故意当明面敌人,红袍军可趁机发展。


    想到之前,李自成便感到愤怒无比。


    但现在他颇为平静念着檄文:“好一片讨明断。”


    “大明江山,自此刻真的崩开了。”


    “红袍军的时代或许真要来了。”


    “罢了,全军北上!”


    “东昌府!”


    “灭清!”


    “大是大非,闯王看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