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儿大不由娘

作品:《穿越,一穷二白的年代开始

    日子一清闲,它过得就叫一个快,就好像,眨巴一下眼,这就要进入57年元旦了。


    加工厂,年轻人也有十来个,还没娶媳妇的,可都有五六个,只要有好节目,倒不怕这些小子们不上钩。


    次日中午回家吃饭,点点,现在叫黄嘉澍一把抱住了他的腿。


    黄嘉澍,要依着秦维明的意思,干脆就叫黄雨水得了,名字嘛,最好是他人听一次就记住的那种。


    也不知道是谁说嘉澍俩字寓意的就是雨水,然后,杏儿就连声叫好。


    黄思祖自然是,媳妇儿你说啥就是啥。


    “点点,今天有没有调皮啊”


    “没有,我乖的很,外婆过来了,在厨房做好吃的呢”


    说完就迈着小短腿,向厨房跑去。


    只能说时间过得真真快,小点点马上就满4岁了。


    这小子,还真就一皮猴儿,无法无天的那一种。


    这每天不是在挨抽,就是在挨抽的路上。


    都说慈母严父,他们家倒好,全颠倒过来了。


    要不是这慈父拦着,要不是杏儿现在教起了初中,怕是这小子都上小学了。


    可怜的娃!


    不说别的,这小子是真皮,就看这小子一身的泥沙,估计又在学校沙坑打滚了。


    怪谁啊,明明他们有自己的独立小院,那是又大又亮堂,可杏儿不放心啊,三凤这不得不在维明这边带俩娃每天带俩娃。


    这点点也是个人才,天热钻水桶,天凉盘沙坑,你要稍不留神,这小子准没个人影。


    不说他,就说他妹妹小丫,那也不是安分的主,要不是三凤儿从小做家务活长大,怕是早撂挑子了。


    娘来了,会是啥事?


    秦维明脑瓜子转得很快,不会是又过来借钱的吧?


    毕竟白住村里最好的青砖瓦房,没有人眼红是不可能的。


    这机率应该很小,毕竟娘拉得下脸,便宜老爹怕是都拉不下脸。


    剩下的三娃子这小王八蛋,翻过年就得初中毕业了。


    现在的升学规则真是奇怪。


    中专好考,高中难上,你到哪里说理去。


    问题是,就三娃子这成绩,初中毕业都难,别提中专,更别提升高中了。


    想明白这点,他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这不还能留级的吗。


    菜整了满满一桌,过来吃饭的,同样是满满一桌。


    桂花来了,自然是将她哥的,姐的三个在学校念书的娃都叫过来吃上一顿饭。


    杏儿一过来,本来前后疯跑的小点点立刻就变成乖宝宝,点点怕娘,小丫头可不怕,摇摇晃晃的,就扑进她娘的怀里,口里嚷着吃饭饭。


    桂花看着自家几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子侄,满脸的笑意。


    有些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就比如,二憨是她的老二,潜意识,老二家的一切,她依然能做主,现在,她在老二家生火做饭,用老二家的饭菜,招待这些个子侄。


    这区里镇里咋就不整个幼儿园呢。


    现在可没有啥合适的避孕手段,姐这要生个五六个孩子,难道要拉着三凤帮她带一辈子的娃。


    四年了,小三凤都长成大姑娘了,这要放村里,都能开亲嫁人了。


    有杏儿在,点点这饭吃得是又快又好。


    三凤接过小丫:“姐,你先吃”


    桂花:“还是我来招呼小丫吃饭”


    杏可不惯着自己闺女:“让她自己吃”


    呵呵,小丫头可不怕她娘,一把搂住杏的脖子,赖着不愿被人接过去。


    “大家别管她了,吃吧”


    姐弟俩依然默契的不问娘过来究竟是为啥事儿。


    桂花呢,三俩口将饭吃完,从闺女手里接过小丫头,开始耐心的喂饭。


    小孩子喂饭,说简单就简单,说难,那是真难。


    小丫显然就是难喂的那一种。


    桂花:“丫丫乖,吃饭饭,你娘小时候,吃饭可乖了,从来就没让我们喂过啊”


    杏儿:“她,就是她爹给宠怀了,依着我的,饿她俩顿就啥都能抢着吃了”


    三凤听得抿起了嘴,这杏儿姐,就嘴上嚷嚷的厉害,丫丫不吃饭,最紧张的就是她。


    四个小家伙吃完饭,带着点点就去了学校。


    “娘,你就在这歇会,我们该去上班了”


    “等会儿”


    桂花开口了:


    “你爹让我过来问问,这次元旦联欢会,村里这节目该咋整?”


    姐弟俩个目光一对视,算是松了一口气。


    老爹问这问题很正常。


    真要说起来,对这次整风,秦维明觉得上面领导考虑的问题是真周到。


    这解放才几年啊,别的不说,单说区里食堂,真就招了俩大厨。


    这伙食标准,不知不觉,涨了一大截。


    以前工作组下乡,那是个个自掏腰包付饭钱,现在呢,像秦黑子他们这样的村干部,你要敢提付钱,他们就敢和你翻脸,临走,多多少少还得带回俩斤花生三斤芝麻啥的,说得真好听,这是咱村里一点心意,你们不收,寒的可是咱老百姓的一片心啊。


    整风,他们整了啊,开了好几场大会,认真学习了八大纪要,态度很端正的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还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呢。


    老秦同志觉得,这即将举行的联欢会,才是一件比学文件更紧要的事,无它,能打响自己村的名头啊。


    让他们打标语喊口号,他们村绝不弱于他人,可这表演节目,他们没个,这不就让孩子娘过来讨主意了。


    杏:“娘,要不这事儿交给三娃子他们吧,这都上初中了,给村里整个节目,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


    秦维明这会儿也帮起了腔:“我倒是觉得,可以让我们村小学的学生,整个大合唱,要不,等三娃子放学后回家和学校商量商量”


    多少也算有了个答案,桂花点了点头。


    “老二,你的婚事也该着急了吧”


    “大哥都还没娶媳妇,我着什么急啊”


    这话真没毛病,桂花知道这些个孩子,一个比一个有主意,便打住了这话头。


    提起老大,这都八九年了,也就寄回三封信。


    信里是一切都好,这秦黑子倒是看得开,回信还交代他不用担心家里,安心待在部队就成。


    这不,这几年信都没有了。


    真是,儿女大了,一个比一个有主意,还真是儿大不由娘。


    喜欢穿越,一穷二白的年代开始请大家收藏:()穿越,一穷二白的年代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