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村子太落后了!

作品:《大明第一帝师

    <divid="content_main">


    第一帝师


    焕焕


    本书由书山得间)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盛夏,灼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


    山脚下,一茅草屋内,书声琅琅。


    “好了,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上历史课。”


    “上一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元末明初,草根皇帝朱元璋从一只破碗成功逆袭当上皇帝,建国洪武,史称明太祖。


    在位时间长达三十年,在位期间更是爱惜民力,提倡节俭,真真正正的让我们中华大地得以修养身息,为日后的强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过今天,我们先不讲这些,朱元璋的历史贡献极高,但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却是废除了绵延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那么,我们趁现在来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知识,宰相制度起源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朱元璋又是如何凭借一手之力废除这宰相制度的呢?”


    一名青年教师正站在讲台上,教授学生们关于明朝的历史。


    背过身去,抬手用炭笔在木板上写下了“宰相”两个大字。


    “哪位同学愿意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青年看着讲台下有些唯唯诺诺的学生们,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都半年了,这些学生还是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真是封建制度害死人啊!


    青年名为林泉,眉清目秀,面若冠玉,形貌昳丽。


    他本是华清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半年前,他前往偏远山村村支教的路上,雨路湿滑,距目的地几百米的地方,一时不察,连人带物摔下斜坡。


    醒来之时,已然获救。


    林泉感激不已,又得知此人正是村长,便说出了自己的身份。


    村长老朱在得知面前之人是一名教师后,见其谈吐不俗,便着顺林泉的话应承下来。


    林泉至此便正式在村里扎根,开展教学。


    令林泉没想到的是,看着其貌不扬的村长老朱,竟然有十几个儿子!


    还和林泉谦虚道,这只是正常水平,还会有更多的。


    啊,这。


    林泉一时无话。


    来上学的孩子们不少,看起来大多是村长的子侄。


    林泉在与他们交谈过后,发现这些孩子虽然年龄悬殊,但思想却如出一辙,及其封建。


    村长大儿子朱标,极重儒道,一副老学究做派。


    就差张口之乎,闭口者也了。


    四儿子朱棣更是离谱,问他之后想干嘛?他说想从军打仗,建功立业。


    林泉颔首,正欲夸奖,却听他接着说,北击瓦剌、鞑靼,挥兵斡难河畔。


    开什么玩笑!


    你当现在是古代吗?


    还瓦剌。


    还要打到斡难河畔,理想甚是远大,但你是真不怕影响三国邦交啊!


    林泉想到此便说道,“无故侵略别国土地是不对的。”


    朱隶却说道“难道不是谁打赢算谁的吗?”


    额,我该怎么和他解释。


    算了,来日方长。


    林泉为了破除他们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旧思想,决定先从历史入手,从古至今,逐步解放,接受新文化、新思想。


    林泉的初步想法,是先教授他们知识来拓宽他们的视野。


    带他们走出大山,步入正轨。


    村子的落后封建只是一时的,林泉有信心想,帮助他们实现共同富裕。


    林泉的眼神停顿在学生们身上的袍衫上,不由皱眉。


    任重而道远啊!


    此刻,村长老朱就站在教室外。


    他本就不是什么村长,他的真实身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只不过讲台之上的林泉却是并不知道这些,看着没人起身回答,他不由得撇了眼正在外面看着他们上课的村长老朱,叹了口气。


    这些学生们学习态度极好,但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于害怕这位村长。


    只要村长老朱在,他们甚至连话都不敢开口说。


    要不是现在都已经21世纪了,他还以为朱元璋是皇帝呢!


    果然封建落后害人不已啊!


    眼看已经没人敢站起来回答这个问题,林泉只能自顾自的开口。


    “宰相制度自古便有,在夏商周时期便已经有类似的职务,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相的名称


    <divid="content_main">


    ,例如管仲被成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等等,但宰相作为官制被确立下来,是在秦朝建立的时候。”


    “各位同学记好了,这是个重要的知识点!”


    “好了,我们接着来讲朱元璋是怎么一手废除这绵延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胡惟庸,历史上最后的一位宰相!”


    “而他,便是背上了谋逆的罪名被朱元璋处死……”


    林泉的声音,缓缓传来。


    “放肆!”


    朱元璋顿时龙颜大怒,低声呵骂。


    简直骇人听闻,咱建国不到十余年,竟有人谋逆,这个人还是咱最为相信器重的宰相!


    林泉,挑拨离间,其心可诛。


    朱元璋身后的徐达立马两步上前,右手按在剑身上,左手握住剑柄,只待上位一声令下,他就立马冲上去。


    “慢!”朱元璋出声制止,将剑按了回去,陷入回忆。


    两个月前。


    朱元璋带着李善长、徐达二人出城体察民情。


    见一青年凭空闪现,衣衫褴褛,倒在路边。


    朱元璋亲眼所见,惊为天人。


    派徐达上前查看,发现此人擦伤严重、昏迷不醒,便将其安置在附近的医馆。


    所幸已然黄昏时刻,行人匆匆,无人发现此地异样。


    而后,朱元璋亲与林泉长谈,发现此人知之甚广,堪称博学。


    朱之所问,林泉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甚至历代帝王秘辛,林泉也能一一道来。


    比太史令刘伯温,还要知晓天机。


    朱元璋猜测,林泉真乃天人,林泉之前所在的地方,就是仙界了。


    纵不是天人,也是不世出的大才。


    朱元璋又在深入交谈后得知,林泉在之前那个地方的职业是教师,也就是他们所谓的教书先生。


    如此博学广识之人,岂能不为己所用。


    朱元璋当场恳请林泉留下教授他的子侄们。


    见林泉答应后,朱元璋便命人在紫金山脚下秘密修建了学堂。


    朱元璋好奇,林泉会教授什么内容,于是头几天,朱元璋早早处理完政务赶来旁听。


    林泉从夏商周讲到元朝灭国。


    从武王伐纣讲到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


    朱元璋听得如痴如醉,热血沸腾,仿佛回到鄱阳湖战场上一般。


    没料到林泉如此博学,讲授的一些内容,着实让朱元璋大为震惊。


    比如加入红巾军之前的那段岁月。


    朱元璋从没跟任何人讲过,乱世之中自己在从军前的艰难岁月。


    没想到林泉竟然连这个都清楚。


    “明太祖朱元璋生逢乱世,天灾人祸接连不断。”


    “父母病故,两卷草席,一抔黄土,草草了事。”


    “后在皇觉寺出家,战乱,寺庙难以为继,只得四处化缘。”


    “1352年,终遇机缘,投入郭子兴部下,正式开启了他戎马倥偬的一生。”


    朱元璋边听边回忆,旧日往事仿佛历历在目。


    朱元璋更加佩服林泉的博学。


    但当听到林泉说,自己钦定的宰相意图谋反,还是难以接受。


    胡惟庸是咱一手提拔上来的,咱也是委以重任的。


    咱就不相信玩了一辈子的鹰,最后会被鹰啄瞎了眼睛。


    朱元璋勃然大怒,但转念一想,林泉疑是天人,难道是真的?


    制止徐达后,朱元璋发问。


    “林先生,那你可知,胡惟庸私下和那几位朝臣私下私相授受啊?”


    “可有谋反的证据?”


    朱元璋声音不大,但震慑全场。


    身旁的徐达也一脸急切,自己好歹也是跟随上位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有安定的生活,却有人意图破坏,难以置信。


    众皇子也是面色难看,林泉如果不说清楚,恐将大祸临头。


    他们还挺喜欢这个老师的。


    太子朱标也一脸凝重的望向他。


    “以李善长为首淮西勋贵蓝玉、陆仲亨等人。”林泉答道。


    “占城国使者觐见,胡惟庸未上报皇帝,私自接见占城使者。”


    “暗中联系蒙古人欲里应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