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一切的基石

作品:《逼我替婚,我老婆登基你哭啥

    “对,还有米尼弹,正是因为枪管加工进度不足,才更需要米尼弹弥补。”


    想到之前试射时的窘迫,叶辰立马想到了这种划时代的子弹设计。


    “好在这东西加工不难,大齐有铅矿,可以买到铅块,这东西软,好加工。”


    “只需要做成圆形,然后在一边冲出一个锥形凹陷就可以。”


    “还可以考虑把弹头和火药用纸包起来。”


    “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影响击发……”


    ……


    这一忙,就忙了十几天。


    张牛父子两每天要做的事就两件。


    要么就是打铁,要么就是按照叶辰的要求,打一些看不出来是什么的东西。


    好在叶辰大方,需要什么材料工具,银子管够。


    都不用从辰王府里拿钱,之前在南域赚的银子还有十几万两,这么点花费连九牛一毛都不到。


    之前在南域花的多,主要是为了安置那些掌握着强弩核心技术的工匠。


    而且当时采买的一些材料,比如牛筋牛角这类,都是大齐严格管控的东西,不把上上下下都打点通了,不可能买的到。


    现在买些铁,铅,养活张力一家的花销,相比之下已经非常低了。


    “公子,这炉子确实好用啊!”


    张力看着铁块在炉子中被一点点融化成铁水,兴奋的喊了出来。


    他原本的那种炉子,只能把铁块烧红烧软,想要烧成铁水还远远不够。


    现在这种加了风箱的炉子,只要把风箱拉起来,温度就会升的非常快。


    作为一个铁匠,张牛很清楚这种能把铁融化成铁水的温度,意味着什么。


    “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些天让你打的东西,不少都是要用到的工具。”


    叶辰看到炉子终于有了用,也是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一个简单的炉子,却又不少麻烦事。


    炉子配套的风箱还好,一开始造出来有些问题,可细节的地方改一改立马就能用了。


    炉子本身就没那么简单了。


    图纸叶辰是画的没问题的。


    军校里面就教过如何用泥巴制造各种炉子,只需要把流程改一改,结构变成熔炉那种,就可以用。


    叶辰是这么想的。


    可实际操作起来完全不是一回事。


    军中教的那些炉子,主要是用来做饭的。


    只是一些柴火,用泥堆砌炉子当然没问题。


    可熔炉是炼铁的,内部温度有数千度!


    在高温之下,炉子一遍又一遍开裂垮塌,叶辰也不断的尝试各种材料。


    张力之前的办法同样在高温下不再适用。


    到最后,在尝试了多种配方后,叶辰才确定了将几种泥土用特定比例混合,烧制成熟料,然后再塑形烧制成成品耐火砖的工艺。


    就为了这个耐火砖,叶辰发动了王府不少人,在银子的奖励下,找土的找土,帮忙烧胚料的烧胚料,几十种配方同时试验,这才只用了十几天时间,得出了一种能耐受改进后的熔炉内部高温的材料。


    就一块砖,在叶辰对其技术有点印象,走在正确道路的情况下,发动了不少人,还用了十几天。


    直到这时候,叶辰才真切的感觉到,想以大齐现在的技术水平,想搞工业化,是不可能的。


    还有太多的基础技术需要填补,而填补这些,需要海量的人,需要海量的时间,来一点点积累,直到量变达到蜕变。


    技术的变革从来不是某一个关键技术决定的,而是时代的总体基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发生的。


    就算把瓦特喊来大齐看水壶烧水,以大齐的加工和材料水平,他也造不出蒸汽机。


    越是基础的技术,越难以突破,其对总体技术的影响,也是越大的。


    就比如耐火砖。


    耐火砖本身就花了十几天时间。


    可有了可用的耐火砖之后,搭建新式的熔炉,就简单很多了。


    一天搭好,风干两天,然后就开始预热了。


    以后叶辰不管是是要搞高炉还是什么的,只要做好了设计,这些耐火砖都可以派上用场。


    耐火砖,就是想要承载高温环境必要的基础材料。


    现在,熔炉的温度足够高,能把铁块烧成铁水,叶辰之前的不少设计,也就可以开始实现了。


    “沙模法,失蜡法,其实原理都是相通的。”


    “这些不那么需要材料强度,要求没那么精确的部件,都可以用这种方式。”


    叶辰说着指着手中的几张图纸。


    “这几个东西,先做出来。”


    叶辰拿着的图纸,一个是简易台钳,一个是带底座的镗孔机,还有一个正是铸造枪管。


    台钳的作用自然不用多言,加工各种东西,有台钳固定都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现在的材料强度不够,台钳如果用螺纹调整钳子会很容易损坏,叶辰就直接换成了卡榫式。


    缺点很明显,只能用来加工特定规格的部件。


    不过这是没办法的事,只能在设计的时候,尽量往台钳的尺寸上靠。


    这种脑袋适应屁股的事,也是现在大齐技术能力太低材料太差没办法的办法。


    至于镗孔的机器,其实就是一个底座,上面一端是用来固定枪管的,另外一面是钻头。


    钻头被固定死,只能向固定的方向前进后退。


    这样,就能避免手工钻孔造成的误差。


    不过,拉膛线这机器还用不了,材料强度不够,钻孔还凑合事,拉膛线这种精细活,还是要手动一点一点来。


    至于铸造的枪管,叶辰也是想先试试。


    铸造成型,以火门枪的方式发射,已经是叶辰能想到能用来制造可用火枪,最简单而且最不挑材料的工艺了。


    等铸造出来了,叶辰需要试一试这种武器在使用米尼弹的时候能不能达到他需要的威力。


    至于他一开始要求的,那根锻造的枪管,现在看来,一个月有些过于乐观了,只能以后再说。


    丛零开始,一个再小的问题,都有可能是卡死进度的大问题。


    与其白白浪费时间,不如丛更简单的地方开始,解决一些更基础的问题,同时也训练训练张牛和张大力


    他们需要时间适应新的熔炼炉和这些新工艺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