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宜修43
作品:《综影视:当反派选择旁观》 她紧紧攥着手中的佛珠,这些日子以来不停地诵经祈福。
希望上天能够保佑自己的孩子。
过了许久太后似是想通了什么,深深叹息一声,声音中是藏不住的疲惫。
“这信根本就没有送出去吧,老十四的信怕是也送不进来。”
竹息听出太后的语气有些不对,“太后千万别这样想……”
“你不必这样哄我,皇帝这是打算做什么,软禁哀家吗?”
“竹息,你去问问他,是不是打算将我这个太后困死在寿康宫!”
太后的脸色突然泛红,指着门外的手微微发颤,怒火再也抑制不住。
“太后!您别动气,奴婢这就去,您别动气。”
“太医,快传太医!!”
竹息上前给太后轻抚着后背,下一刻就见对方一口鲜血喷了出来,随即晕死过去。
寿康宫顿时陷入了混乱。
这下皇帝再也没有了逃避的借口,着急忙慌赶了过来。
他跪在床前面露悲痛地看着脸色苍白的太后。
心中既后悔又难过,皇帝没有想过要故意气太后,他只是不服气,凭什么十四只是个风寒就让太后这样上心。
母子俩的争吵并不能让外人知道,前来侍疾的嫔妃也被皇帝通通赶了回去。
端妃拖着病弱的身子走在最后,离开前深深看了一眼那对母子。
眼底泛着微不可察的笑意。
从寿康宫出来后众人慢慢往外走,宜修借着祈福的名义修改了请安的规矩,后宫众人已经许久没有凑这么整齐了。
“还没恭喜襄嫔呢,温宜近来可好,上次生辰宴一别,本宫就再也没见过她,如今是不是长大了许多?”
端妃最初只是单纯喜欢温宜,她知道曹琴默是年世兰的人,那时候连自己何时能扳倒对方都不清楚,更不要说觊觎温宜了。
现在曹琴默升了嫔位,她也有了新的动力,这样的心思就更不会有了。
“多谢端妃娘娘关心,温宜身子康健,学会走路后更是活泼,只是冬日严寒不常带她出来。”
“若是娘娘不介意,改日妹妹一定带着温宜上门叨扰。”
敬嫔听到两人的对话也加入进来。
“最近这些时日还是要约束的紧些,孩子的身体要紧。”
“敬嫔说的是,听说温宜甚是活泼,来年春暖花开本宫自能见到公主。”想到温宜的传闻,端妃也笑着调侃了一句。
这倒是让曹琴默红了耳根,温宜喜欢骑着狼狗满宫跑的事情已经藏不住了。
“让两位姐姐见笑了。”
“端妃姐姐今年的身子好像好了很多,出来走动的也多了。”
在场的都是在潜邸就相处过的老人,对彼此的动态一向都很关注,端妃的异常已经表现的足够明显。
只有不知情的人才会认为是宫里的太医医术高明。
至于皇帝?
他想当然的把这一切归咎于年世兰的沉寂。
端妃轻轻揭过这个话题,“养了这么些年,总要有点起色的,那位沈贵人如今怎么样了?”
“这时疫闹得皇上心焦不已,想必不是那么好受的。”
“有太医照看着,倒是有所好转,说起这个我得先行一步了。”
就在几人分开之时,端妃突然叫住了曹琴默。
“襄嫔,太后生病皇上必然忧心不已,这时候恐怕只有儿女的陪伴能让皇上开心一些。”
曹琴默先是一怔,很快反应过来。
“多谢端妃娘娘提醒。”
见状端妃满意地点点头,转身踏进了梅林。
许久没有出来走走,外头的
空气都让人心情舒畅。
回了翊坤宫后曹琴默让宫女将夏日冰藏的莲蓬取了出来。
“娘娘,您要带温宜公主去见皇上吗?”
曹琴默包着手帕挑选着仍旧鲜嫩的莲蓬,“当然不,有些事只需要存在就足够伤人了,不需要太过直白。”
宫女不懂,但她知道自家主子做的事都有道理。
甄嬛因为沈眉庄生病的事情一直不大高兴,今日遇上,安陵容硬是想拉着她去延禧宫。
“姐姐跟我们去瞧瞧吧,你不知道,团子可爱极了。”
夏冬春如今已经是一位坚定的熊吹,在她眼中团子就是最好的动物。
也跟着不遗余力地推介,立志让所有人都能见识到团子的可爱。
“就是就是,团子被我们养的可好了。”
因为怕猫的缘故,甄嬛对小动物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从前去延禧宫也没有见过团子。
她盯着夏冬春头上的绒花看了好几眼,那是一只小小的黑白团子,不过半个手掌大,戴在夏冬春头上摇摇晃晃的。
看着怪异却意外的有趣,她突然升起了想去看看的念头。
团子性情温顺,原本建造的围栏也成了装饰品。
富察贵人心血来潮改成了竹编的围栏,还贴心了加了各种花色。
只是一夜的功夫就被好奇的团子通通拔掉,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破烂不堪,还多了好几个大洞。
也许是口感有点老,团子尝试了几次就放弃了。
甄嬛来的时候就看见院子里堆了各色的雪人,全都是团子的模样。
黑白团子在雪地里疯狂撒欢。
一整个院子都是团子的地盘,大门也是开着的,它可以随意走动。
见到有人靠近,团子噌噌冲了过来。
甄嬛小声惊呼一下,下意识想要躲开,安陵容笑着将人拉到了自己身后。
“莞姐姐放心,团子就是爱玩,它有分寸的。”
甄嬛露头看了过去,果然看见团子稳稳停在了夏冬春面前。
没有人能逃脱的萌物的诱惑,看着站到自己面前大张着嘴的团子,甄嬛也学着夏冬春的样子拿了果子喂它。
没过多久浑身的郁气全都一扫而空。
甄嬛离开延禧宫的时候,团子又多了一份例银。
经过太医的诊治太后终于清醒,面对不愿开口说话的母亲,皇帝满心无奈。
母子俩一样的倔犟,对方越是这样皇帝越不想低头。
他不能接受在母亲心中,自己做了皇帝还是没有弟弟重要。
回到养心殿后皇帝才想到自己去寿康宫是何目的,眼下这种情况更不能处置皇后了。
他头疼地按着眉头,细细思索着接下来要怎么办。
苏培盛见到曹琴默时很是惊讶,这位襄嫔的存在感不强,应该不会在这种时候来触皇上的霉头才是。
这怎么……
“襄嫔娘娘,皇上心绪不佳,您前来可有要事?”苏培盛几乎已经是明示了。
曹琴默早就猜到了,皇上心情好的时候她还不来了。
“劳烦苏公公通报一声,我熬了新鲜了莲子羹给皇上。”
想到今日滴水未尽的皇帝,苏培盛还是走了进去,他已经提醒过了,也算仁至义尽。
“襄嫔?她来做什么?”
皇帝本想直接让人回去,转头想到温宜又让人进来了。
曹琴默拎着食盒给皇帝行了礼。
“臣妾熬了莲子羹皇上可要尝尝?”她将盒中的瓷碗取出放到皇帝面前。
紧接着说道:“回宫前贵妃娘娘特意嘱咐臣妾,一定要提醒皇上注意身子,近来杂事繁多,这
莲子最是清心降火,皇上~”
听到年世兰的嘱托,皇帝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几分,也有心情和曹琴默说话了。
他捏着勺子搅动几下,莲子独特的清香弥散开来。
胃部原本忽视的灼烧感慢慢浮现出来。
“贵妃自己身体不好还惦记着朕,你也有心了。”
“臣妾自是比不得旁的姐妹细心,只有在这些小事上下些功夫。”
皇帝接连喝了几口,觉得有些不对,“这是……新鲜的莲子?”
曹琴默立刻笑了起来,“是呢,温宜很喜欢嫩莲子的味道,只是她年纪小不能多吃,只能尝个味道。”
“臣妾担心她冬日里闹着要吃, 特意选了一些莲蓬让人放在了冰窖里。”
皇帝点点头,这样的方式对食材耗损很大,对口感也有一定影响,平日里根本不会这样做,为了孩子倒是情有可原。
“你和贵妃倒是心疼温宜。”皇帝很清楚仅凭曹琴默的面子是无法让内务府做这种事的,不用想也知道是年世兰出的力。
“贵妃娘娘待温宜极好,臣妾都记得,只要皇上不责备臣妾兴师动众就好。”
皇帝几口将莲子羹喝完,接过曹琴默的手帕擦了擦手,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为了孩子没什么好说的,咱们公主想吃这点东西算什么。”
曹琴默仍旧笑着,心里却在暗自鄙夷。
说的这样大方,也不见赏孩子们什么,这些东西都是要花银子的,真以为一句话内务府就能白干啊。
“是啊,做父母的哪有不疼爱孩子的,臣妾只要看着温宜平安,替她做什么也觉得值得。”
皇帝放在桌上的手指微动,又被扎了一刀。
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在外人看来太后与皇帝从来都是母慈子孝,此刻皇帝也不能生气。
他被迫听着曹琴默说起温宜的趣事。
想要挥手直接让人离开,又被曹琴默口中的温宜吸引。
那是他从未参与的童年,温宜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大胆又体贴。
她会抱着墨影不放,也会给母亲擦拭眼泪,同姐姐也相处的很好。
……
在曹琴默身上,皇帝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全心的爱,她没有因为温宜是个公主就懈怠半分。
将女儿成长的每个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
看时间差不多了,曹琴默恰到好处地停了话匣。
事情过犹不及,再说下去皇帝怕是要急眼了。
“瞧臣妾这脑子,说起温宜来就没完,险些耽误了皇上休息,时辰不早了,臣妾就先告退了。”
皇帝心不在焉地点头,没有在意曹琴默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他是皇帝不应该为了这点感情所扰,已经坐拥了大好江山,皇额娘爱不爱又能如何呢。
尽管在心中不断安慰自己,可情绪却不由人控制。
有些遗憾,恰好在人生最圆满的时候才能称之为遗憾。
若他今日只是个王爷,那皇位才是他的遗憾。
曹琴默从养心殿出来后不久端妃就收到了消息。
延庆殿中冬日里也是清冽的松香。
吉祥掀开门帘接过宫人端进来的补汤,扑面而来的寒气让她微微打了个哆嗦,这是她近些年过得最舒服的冬天了。
端妃不喜欢旁人伺候,屋中仍旧只有吉祥一人。
“娘娘,您这几日晚上睡的不好,小厨房今日做的参汤特意加了桂圆,说是能安神。”
端妃放下手中的书抬起头来,接过参汤慢慢喝了起来。
她得好好养着身体,好好活着,亲眼看见那对母子遭报应。
“
襄嫔对温宜可是真心疼爱,也不知道皇帝有了对比是何感受。”端妃想到太后面无血色的脸庞,眉眼间也泛起了喜色。
“娘娘,圆明园来信只说十四爷身子不适,可没说是时疫,万一皇上查到了怎么办。”
吉祥还是不懂天家母子的凉薄,还在担心太后和皇帝对口供。
“不怕,皇上一定会查,可他知道了又怎么样,太后不会相信的,只要没亲眼看见小儿子,她还是会闹。”
“哪怕皇帝将十四爷安然无恙的脉案放到太后面前,她都会认为这是假的。”
端妃丝毫不担心会出问题,她比谁都清楚皇帝的自负和骄傲。
“那,要是太后和十四爷联系上不就露馅了。”
“之前的消息都是真的,只是太后想岔了而已,和旁人有什么关系吗?”
太后与皇帝的对抗仍在继续,唯一让他高兴的就是温实初研究出了治疗时疫的方子。
事情总算有了转机。
存菊堂中沈眉庄的身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即便有温实初的精心照料,大病一场还是让她瘦了很多。
皇帝特意派了去其他太医过来确诊,此时屋中乌泱泱跪了七八个。
沈眉庄嫌恶地闭上眼睛,对皇帝这种行为格外不屑。
她从未像此刻这样,觉得自己只是个物件儿,病中那种被人珍视的感觉仿若泡影。
“这药方有效,沈贵人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体虚只需要将养几日便好。”
太医们的脸上个个洋溢着喜色。
这些日子他们被折腾的够呛,可算有了解决的办法。
太医们离开后温实初也被苏培盛带去了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