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霸道排片率

作品:《重回华娱2003,我是七代导演

    所有人都看到了保底的好处。


    宁昊的电影保底1.5亿,制片方都赚钱了钱没错,可票房的分账和他们再也没关系了,全部进了钱信的口袋。


    对于一些人而言这样的保底很好,可以快速回钱,不用承担风险,保证电影一定能赚钱。


    风险交给发行方,制片方稳赚不赔,只是赚的可能没有那么多,毕竟电影市场的赌性很大。


    高风险高回报,要是赢了,就能和钱信一样。


    10亿的票房,翻倍到手,可不让人兴奋,一亿多的收入呢。


    一个个羡慕的很。


    他们并不知道,现在和钱信的记忆不一样,钱信记忆中这部电影的确是破了10亿,好像比记忆中的还要高一些,可能会多出一两亿的票房。


    毕竟钱信为了这部电影砸了两千万的宣发进去,应该是能多出来一两亿的票房。


    未来宣传大于电影质量,何况现在电影的质量那么好,宣发跟得上,对电影事半功倍。


    本来排片是要被砍的,可面对强势的钱信和两家发行方,院线最后只砍了5%。


    这下导致其他的电影公司骂街,原本46%的排片,现在砍到了41%,有区别吗?


    啊?


    你告诉我有区别吗?


    大导演也不能这样欺负人啊。


    还让不让老实人活了。


    屠龙少年变成恶龙了吗?


    一些电影人在微博上阴阳怪气的表示。


    【怎么不把排片都给《心花怒放》得了,41%的国庆档排片,闻所未闻,前所未见!】


    【干脆100%都给某部电影好了。】


    【吃相难看,不给其他电影活路,果然是屠龙少年终成龙。】


    微博上很热闹,一个个所谓的电影人下场,目的不言而喻了,无非是说钱信强盗的行为,偷走了其他电影的排片。


    不需要钱信回复他们,那些院线会给他们一巴掌。


    【电影排片是根据电影市场而决定,电影《心花路放》首日票房突破1.2亿,试问还有其他电影能做到,作为院线恨不得把所有的排片都给优秀的电影。


    电影好坏观众自然知晓,无疑《心花路放》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值得院线如此拍片。


    至于某些质疑电影排片问题的,100%排片也不是没有过。(附图)】


    点开图片一看,好家伙,真的是100%排片,全国的电影院都只上映一部电影。


    那些电影人点开一看,觉得眼前一黑。


    《不要回答》排片率100%。


    得了,还能说什么,更加过分的钱信没干过?


    又不是没有干过100%排片的情况,问题是你们不中用啊。


    当年国内第一部大投资科幻电影,举全国之力,把电影推向了五亿票房。


    那时候没有多少家电影院,因为《不要回答》的关系,多少的房地产商开始进军电影院市场,毫不客气的说,旺达也是在这个时候进来的。


    这是国内电影仅次于《英雄》的第二座里程碑,是国内科幻的开始,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最佳科幻电影。


    再度被拿出来,堵住了这些人的嘴脸。


    就差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们也配和钱信比?


    都是电影人,也是有差距的好不好。


    多少家电影院需要靠着钱信吃饭,钱信砸钱宣传他们是看得见的,院线们也要宣传,他们自然知道钱信出钱出力,电影票房越高,他们赚的越多。


    要不是上面有政策压着,他们肯定都给《心花路放》安排上。


    惯着他们了,没有什么好的电影作品,装毛线啊。


    曾经贾科长他们也这样和院线反映过,甚至投诉到了电影局去。


    结果呢?


    有用吗?


    院线本来就是为了赚钱,排其他的电影能赚钱,干嘛要排你们的电影,你们的电影有什么看头,能给他们赚什么钱。


    文艺片很难从院线赚钱,为什么要发展商业电影,商业电影带动的不只是制片方能赚钱。


    还有整个市场经济的活跃。


    电影院开在什么地方?


    商场五六楼。


    为什么要选择最高的楼层。


    很简单,下面的楼层有超市,有百货商店,有各种美甲服装店,三四楼还有美食店铺。


    这些加起来,你要进去看个电影,不消费吗?


    电影院能带动一座商场的发展,一个商场能带来多少的经济收益。


    再说了电影本来就是爱情经济,两个人在一起,总要吃吃喝喝逛个街,买件衣服。


    一部好的商业电影能带动的市场经济不只是看到的表面那么简单,只有脑残才会说出电影市场火爆,是因为没有钱去旅游这种话来。


    商业电影能带动电影院,电影院能带动消费市场,消费市场受到刺激,经济自然是流通了起来。


    这不就是上面一直在做的事,钱信这些年拍摄商业电影,真以为他没有任务啊,领导找了他不知道多少次。


    恨不得他一年三部,钱都不需要他出,让中影给他钱,让他去造。


    但是钱信已经进了中影,要避嫌,那让他自己去造,给他最大的政策支持。


    中影那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钱信离开,一句话都不敢说什么。


    反正钱信的任务很简单,多拍电影,把电影周边的商业带动起来。


    电影市场注定了会出现赢家通吃的情况,毫无疑问,《心花路放》这次通吃了。


    其他电影只能吃剩下的一些残羹剩饭,看着钱信赚钱。


    徐争在魔都宣传的时候,顺带宣布自己的电影《囧途》系列第三部《港囧》开机,主演亮相,正是包贝耳。


    然而却是铺天盖地的谩骂,包贝耳怎么可能和王保强相比,他是什么玩意等等。


    “徐争这次要跌跟头了。”钱信在办公室听到这件事,不由得摇头道。


    “你觉得不行?”韩三坪坐在前面和他喝茶。


    “电影是需要观众缘的,观众会认可某些演员,在学术中称之为偶像效应,前面两部电影徐争和王保强的搭档,后面加入黄博,无论是王保强还是黄博都有很高的观众缘,包贝耳的面相那样,给人的感觉不友好,他饰演反派可以,饰演王保强原本的角色,并不讨喜。”钱信道。


    “那你还投资他的电影?”韩三坪诧异道。


    “你觉得第三部会亏本吗?”


    “应该不会吧。”


    “那不就是了,站在商人的角度来说,我是为了盈利着想,至于电影不好,挨骂的也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