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回秦完成时

作品:《[秦]陛下何故水仙?

    他问的太多,又太犀利,嬴政选择和他打马虎眼:“猜到的,运气好,不想太早说。”


    说着,往床铺上一趟,见被子被赵政压着,示意他往旁边让。


    赵政挪了些地方,心中有些不信会存在此种巧合,可又找不到理由去驳斥。


    此事看起来像是崇苏事先就知道,但刺客行事秘密,要想事先知道,势必要和背后的人有联系。


    但崇苏不可能和这些刺客有联系,相处一年,赵政知道他没有这个门路。


    何况那刺客可是朝他下死手。


    赵政思及今日那把朝崇苏去的明晃晃的刀,莫名有些后怕。


    思来想去,这件事好像也只有巧合可言。


    他又问:“如果这些刺客没有出现,你又该如何处理这些暗卫?”


    嬴政道:“未想好。”


    他也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刺客的出现是既定事实。


    “未想好?”赵政不信他:“你可不是如此随性的人。”


    “真的。”嬴政一面回他,一面将被褥摊开,道:“我会些武艺,但也不至于能连杀五个暗卫,除去借他人之手,我还能如何?”


    赵政挑不出他话里的错来,只好道:“也是。”


    嬴政见他一副郁闷的小模样,知道他是心觉不对,但也想不出不对在哪,瞎琢磨一通,却也只能全然接受他的话。


    铺开的被子在赵政那处阻住,嬴政稍稍使了些力,将被子高高掀起,转而下落,将赵政完完全全盖了进去。


    一时床榻上多出一个小鼓包来,赵政挣扎着从底下钻出来:“你做什么。”


    嬴政抬手碰他的脸,道:“也不嫌冷啊?”


    这驿站室内可不暖和,赵政方才坐在被褥外许久,身上早生了凉。


    但赵政满脑子都是他的事,也就没有怎么在意,经他一说,还真觉得有些冷,将被子笼了过来。


    又见只有这一床,便拖着被子挪到他身边,将他也罩了进来。


    两个人的世界一同陷进黑暗。


    赵政道:“现在不冷了。”


    黑暗中传来嬴政低低的笑声。


    嬴政觉得他幼稚极了。


    明明方才咄咄逼人的架势全然不像孩子,却又总能在他的只言片语和小动作,窥得些孩童的天真心性来。


    “你笑什么?”赵政问他。


    嬴政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笑。


    从前他是向来是不轻易笑的,来到赵政身边后,总是会莫名生些笑意,就好似将从前没笑的份全然补了回来。


    “没什么。”他收了笑,带着赵政从被褥中出来,好好躺在床铺上。


    赵政方一躺下,眼皮就止不住打架,却还是要追根究底:“为什么不告诉我你会武?”


    嬴政还是避重就轻:“我们相识不过一年,若是初始就全盘托出,岂不是失了相处的乐趣?”


    “可是我就是想全然知道。”赵政一点都不这样觉得。


    “不告诉你的,我自有用意,”嬴政道:“放心,我绝不会害你。”


    “你害那些暗卫前,”赵政知道他不会,却还是要反着说:“也没人知道你要害他们。”


    这怎么能相提并论。


    嬴政道:“我不是什么大善之人,我向来以己为先,善事,恶事,只要于我有利的,我都会做。”


    赵政本想靠近他,却在听闻此话后停下了动作,漆黑的眸子在微弱烛火间看着他。


    “从前是这样,今后也会。”


    赵政轻眨了眼,掩饰下从心底里升起的一点失落。


    以己为先。


    那就代表着两人利益冲突时,他会毫不犹豫选择己身。


    可赵政也是这样的人。


    这样相像的人,好像走不到一起。


    “不过……”嬴政说话不说完全,瞧了他的反应,才继续了话。


    他看着两人之间隔着的距离,主动将赵政搂了过来,柔声道:“你是我的例外。”


    本为同一体,二人的利益本就一样,那么赵政对于他来说,就是以己为先的唯一例外。


    赵政被他团进怀里,方才耷拉下的眼微挣,半晌,慢慢搂住他的脖颈回抱他,缓声道:“你真会与我说好话。”


    “什么好话,”嬴政靠在他毛茸茸的小脑袋上,道:“这可是真话。”


    赵政轻哼了声回他,而后不再说话。


    烛火燃到最后,屋内陷入沉寂黑暗,不多时,赵政就睡了去。


    嬴政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一日的劳累同样找了上来。


    心下所想却放不开。


    要是赵政一直能这样好哄就好。


    日后他大权在握,像今日这样的问话只会越来越多。


    直至所有谎言都被拆穿。


    小赵政在他怀里动弹了一下,搂着他脖颈的手又紧了些,像是怕他忽然消失一般。


    嬴政同样凑近了些许。


    以后的事,就放到以后再说吧。


    想全然拆穿他的慌,就算是另一个他,也不见得会有多容易。


    当夜,这边境小城又下起了雪,狂风阻隔门外,屋内两人依偎,是暖意包围的一夜好眠。


    是日,银装素裹的广阔大地,秦赵两军相接,在他国长达九年的质子归秦。


    黑红秦旗在猎猎狂风中扬起,赵政在诸位秦国军士簇拥下登上秦军仪仗。


    仪仗起行之际,秦军吹起了号角,低沉号声穿透落下的每一片雪,吹过的每一阵风,传进在场的每一位赵国军民耳中。


    他们不会想到,未来的某一天,今日乘着风雪归秦的的孩子,将来会带着千军万马,在赵地鸣彻今日的号角声。


    以及,恢宏战鼓声。


    一行四人来到秦军仪仗,不出半日,他们便踏入了秦国领地。


    目之所及是如此熟悉,嬴政心中慨叹,终于是回来了。


    终于要摆脱在赵国的穷苦日子了。


    不过,也就代表着如今他和赵政的身份有别,不能再向从前那般随意。


    比如现在赵政与赵姬乘主车,而他和贺桦只能作为随从坐在偏车。


    一路上也有人不断盘问他二人来历,好在赵国军士查不出刺客来源,将杀害五个秦人的罪名平等地扣给其他五国,同时尽然道清当时遇刺的境况,无意中帮了他们的忙。


    又经赵政混淆一番视听,他们如今是作为赵政的半个救命恩人回秦。


    跟着赵政去咸阳宫,或是会凭借此功而拜爵一级,从而获秦人身份,得身份牌。


    虽说要就此跟在赵政身边会有些难度,但只消能留在咸阳宫内,就不愁没有机会调任去他身边。


    接下来几日,队伍急着赶路回咸阳,他都没有机会与赵政接触,与同车的贺桦也是各自一方,各自无话。


    可三五日下来,如此匆忙的赶路让赵姬和赵政有些吃不消。于是在远了秦之边境后,仪仗也就停下来,在附近城池休整。


    嬴政二人分到的住处离赵政有些远,不过嬴政倒不担心见不到人。


    果然,白日的沉寂过后,到了傍晚,嬴政的房门被敲了两声响。


    都不消去想是谁,嬴政为赵政开了门。


    赵政像上次一样闪了进来,看到屋里的另一人时,却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将人赶去自己房间,而是道:“我说会话就走,你不要听。”


    同处一室,贺桦哪有想不听就不听的道理,听他此言,默默开门退了出去。


    嬴政看着他稍显落寞的背影远去,低头问赵政:“什么话他不能听?”


    赵政在他身边坐了下来:“我与你说的话,都不想让他人听到。”


    而后直入主题:“告诉我你的身份。”


    他给自己倒了杯茶,又道:“你说过不能将你所知甚多的事告知他人,但要将你留在身边,总要告知阿父你的身份,否则凭我为你编造的功劳,不足以让你留在我身边。”


    嬴政却道:“那便不必强求。”


    赵政喝茶的动作停了,问:“为什么?”


    “不为什么,”嬴政道:“我的身份不能外传,会惹来杀身之祸。”


    “嗯?”赵政觉得他说的有些玄乎,道:“什么杀身之祸?”


    嬴政看着他,心道,问什么杀身之祸,届时握刀的只会是你。


    “族中秘事皆不能外传。”嬴政只与他说了这样模糊不清的一句。


    赵政却不放弃,道:“那说你能说的。”


    为了让赵政放心,嬴政也只能继续先前的谎:“我之所为,皆是为了一个人的遗愿。”


    “谁?”赵政追问。


    嬴政总不能说是自己的遗愿,于是道:“族长。”


    若是将前世的大秦比作一个庞大的家族,那么在帝位上的他,也就是族长了。


    “我虽脱离家族,但族长之遗志,我依旧会履行。”


    编造一个谎言,通常会牵连出其他,赵政又问:“为何?你说的遗志,又是什么?”


    “遗志便为,”嬴政将前世所愿说给他听:“天下一统,海内安定,所统王朝延万世,永护山河。”


    说到此,赵政眸子动了一下。


    这般想法,好像和秦国历代先王所愿相差无几。


    赵政问他:“为何这样重视他的遗愿?”


    “不为何,”嬴政编起话来面上丝毫不露破绽,眼中分明是忆往昔:“我之所知,我之武艺,我之一切,皆受家族恩惠,十余年间受其荫庇,理应报偿,此为君子之道,不是吗?”


    每当这时候,赵政总要呛他:“我可看不出来你是君子。”


    “那也说不准。”嬴政笑道。


    说到这里,可算是把身世给交待过去了,也算再一次在赵政心中加深了他与这个家族的牵绊,他最后问道:“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赵政却没有很轻易全盘接受,问他:“既然如此重视,那你为什么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