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时不待我

作品:《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战争结束不过半年,因为大汉军的存在,东瀛并没有拿到太多现金,直接回血并不太多。


    甚至,因为战损太大,这点钱覆盖战争成本后,还不够维持在辽东的军事存在的。


    只是东瀛舍不得把辽东吐出去,和清国签订了借兵条款后,顶着压力维持着军事存在。


    东瀛还新下了两艘战列舰订单,加上战前订购的富士和八岛,四艘战列舰的钱需要付。


    战舰订单可不是一次性付清,一般而言会分四次,在战舰建造的不同阶段支付费用。


    例如开始建造之前支付25%,壳体完成即将下水再支付25%,建造接近完成开始海试又支付25%。


    最终交付时支付最后25%。


    四艘战列舰,意味着东瀛每次都需要支付一艘战列舰的费用,还要重整二线战舰和辅助军舰队伍。


    这种压力下,自然也就没有过多的能力投入陆军。


    还是山县任首相时给陆军争取了一点利益,补充好了六个师团后,新组建了两个师团,形成八个常设师团。


    又吸收战争经验,正式组建了两个野战重炮旅团,不过其中一个目前只有编制,没有大炮,也没有炮兵。


    这次重新挑起战争,东瀛第二军、第三军步兵总计只有五个师团、四个独立混成旅,总计近十五万人。


    独立混成旅不是常设编制,而是应对战争设置的临时编制。


    “我带来了两个炮兵团,后续还有骑兵、炮兵及三个旅的援军,你们可以放开手脚打,不必担心后方。”


    参谋长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争取不白来


    “第五旅到哪里了?能不能联系上?能不能及时的堵住东瀛人的逃跑路线?”


    留守的第三师后勤参谋立即让通讯处联系,可第五旅并没有回复,也许是在快速行军,没打开电台。


    随即又向第三师师部发报询问,第三师打了半场,正停下来修整,倒是回复了。


    “报告!根据最新情报,东瀛第四独立混成旅驻地在大凌河东岸的安屯、右卫一线。”


    第三师参谋表情一下子变得难看,


    “因为行军仓促,重火力跟不上,五旅在北上途中被东瀛第四独立混成旅所阻挡。”


    “三师已经紧急抽调牲畜马匹和部分重火力前去支援。”


    这种时刻就是拼谁动作更快,所以第五旅干脆丢下了重火力,加快行军速度。


    这没啥问题。


    问题是在他们的情报上,沿着大凌河一路向北,不应该有大规模的东瀛人驻扎才对。


    不然第五旅也不至于抛弃重火力搞长途奔袭,多少会带上几门炮。


    “东瀛人的动作这么快?”


    参谋长见沙盘上那一片没有标注东瀛人大规模驻扎,只以为是东瀛人动作快,


    “能否让五旅拖住正面之敌,然后组织各部骑兵穿插过去,先去石新、谢屯一线阻击?”


    参谋长想着付出点代价也先解决掉东瀛这两个师团,歼灭敌大部分兵力。


    这样一来后续就好打了。


    或者说不用打了,四个师团被吃掉,一多半的兵力被歼灭,东瀛在整个战场的布置将直接崩盘。


    “报告!”


    通讯处处长满脸惊慌的跑进来,


    “五旅急电。”


    参谋长心里一个咯噔,难道东瀛人有埋伏?


    “念!”


    通讯处长呼吸急促,打开电报,吸了口气,用颤抖的语气念道:


    “昨日下午,我部攻占无名村落,发现该村已被倭寇屠戮,于池塘中挖出尸体百六十八具,最幼者不过一尺四五,全村无一幸免。”


    “今日凌晨,我部攻入另外两村庄,共计发现尸体五百零八具,解救女眷一百二十二名,从其口中得知,周围数镇,恐有变数。”


    “五旅上下决心与敌决一死战,不死不休,但五旅担负着迂回包抄之任务,烦请周围各部率军堵住大凌河之敌之退路,第五旅上下拜谢。”


    “另电第三师,恳请第三师克服困难,移师大凌河西岸,防止敌过河逃窜。”


    “第五旅急电辽河以西各部。”


    参谋长已经青筋乍现了,但军事素养告诉他必须听完。


    通讯处长刚念完,他立刻做出了改变:


    “集中各部骑兵、会骑马的也算上,接替第五旅之任务,携带部分重武器包抄敌后路。”


    “第十七师、十八师、第四旅、快速形成对敌人的合围。”


    “第五、第六、第八三个旅,以及第三师、两个炮兵团,还有缴获的重炮?都拿上。”


    “72小时内,彻底歼灭它!”


    “是!”


    …………


    “阿美丽卡人民不准备放弃门罗主义,也不准备放弃在西半球的主宰地位。正相反,他们现在准备为确保这两项目标而战斗”


    “啧啧啧啧……真是强硬呀。”


    汤潇逸面带微笑,对着报纸啧啧称奇。


    一旁的里昂也惊奇的喝了口米酒,语气中带着满满的赞赏:


    “我就知道,当初路易国王做的没错,只是太激进了些,竟然给巴黎加税……皇帝陛下在这件事上也是一贯延续对美洲人的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嘴里的路易国王是谁显而易见,至于皇帝,只有拿破仑·波拿巴,不是拿三。


    然后他语气一转:


    “这些英吉利人就是太贪婪了,不断的扩张领土,你知道吗汤,克利夫兰总统抱怨说,英吉利人对争议区的领土要求总是不断变动的。”


    “真希望他们再打一场呀!”


    说完,他一口将高脚杯中的米酒一饮而尽。


    最近他迷上了江南的米酒。


    “是呀!可惜,那是不可能的,阿美丽卡的军队太弱了,他们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汤潇逸遗憾的叹了口气。


    这时候的阿美丽卡只会打打嘴炮,就算他派人去圭亚那挑起争斗,干掉哪里的阿美丽卡人,阿美丽卡也会怂。


    “大都督,辽东电报。”


    秘书静静的站在门口。


    汤潇逸眉头微皱,向里昂笑了笑,然后到了另一间房间才打开电报。


    “呼~”


    汤潇逸看完了电报,抬起头:


    “告诉徐希颜,即日起组建辽东军团,补给顺序为第一序列。”


    “向辽东军团发电,同意其全部作战计划,歼灭第四旅团,挖地三尺一个不留的歼灭,筑成京观,以慰我百姓。”


    “让詹达朝开发那些最危险的矿产,把所有东瀛俘虏都送去开矿。”


    “另外,让刘一鸣找技术上好的刀子匠,给辽东俘虏进行集体阉割。”


    “即日起,全国大搜捕,凡是东瀛人一律抓起来。”


    “海关拒绝一切东瀛产品,或以东瀛产品为原料的任何商品,停靠东瀛任何口岸的船只,不可停靠华夏港口。”


    “禁止向东瀛出口任何物资,包括粮食、药品,违者以叛国罪论处。”


    汤潇逸其实不想用全面制裁这招,不是不好用,而是还没到时候。


    有些招数,第一次用的时候效果最好,因为敌人没得防备。


    这招的效果好在哪里呢?


    东瀛是一个岛国,而且是一个位置偏僻的岛国,在太平洋的西北角。


    他只有四个邻国,华夏、半岛、琉球、沙俄。


    他的大部分贸易都和前三个产生,剩下的也需要经过这三个国家。


    例如前往东南亚贸易,必需要经过琉球、台澎。


    如果不进行贸易,那么东瀛本身的物资并不足够自身需求,甚至粮食都不够吃,更别提剩余财富了。


    这样一个穷国,更别提自己提供工业化所需的原材料和市场。


    汤潇逸通过区位优势截断了东瀛往南方的航路,就是为了逼迫东瀛选择成本更高的阿美丽卡。


    既能够提高东瀛获取生活物资和工业化的成本,还能让英吉利人对阿美丽卡和东瀛更加警惕。


    而发起制裁,特别是停靠东瀛的船只不能停靠华夏(包括琉球),则是进一步卡死东瀛。


    一般而言,夸越成千上万海里而来贸易的阿美丽卡商人,在东瀛卸货后,还会来华夏贸易。


    然后装上华夏商品,返回阿美丽卡。


    毕竟不论是市场消化能力,还是商品提供能力,华夏都显而易见的更强的多。


    失去了这部分利润,许多商人特别是本身就有船只的贸易者,就不愿意跑东瀛了,除非东瀛能弥补这部分利润。


    至于汤潇逸怎么分辨船只是否停靠东瀛?


    很简单,从北边来的都不准停靠就行了。


    从东瀛至吕宋群岛,不经停琉球或者台澎的话,最短航程约一千海里,还不是到马尼拉,而且得走大陆架外航线。


    这是风浪更大的航线,且台风季节受台风影响很大。


    必须得用大船。


    有多少大船会冒着被华夏巡洋舰队发现的风险,只帮东瀛运米,而放弃往华夏运货,或者从华夏进口商品的机会呢?


    就算可以再跑回吕宋群岛,假装自己没去过东瀛,那这1000海里的燃煤费用呢?


    东瀛愿意承担吗?


    至于其他的条款,不过是锦上添花。


    ……


    整理了一下情绪,汤潇逸回到了房间。


    汤潇逸很愤怒,但其他问题他也不能忽视。


    “里昂,你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怎么看?”


    汤潇逸表面上已经看不出任何愤怒了,就像只是去处理了一件小事一样。


    别以为这是小事,处理不好,伤害民众情感,那汤潇逸争了半天的正统就没意义了。


    争这个正统,就是为了能尽可能快的团结整个华夏,树立民族意识。


    如果不尽快拧成一股绳,哪怕有系统,哪怕他知道世界要走向何方,也吃不了多少好处。


    “你是问我,还是问巴黎?”


    里昂又端起酒杯。


    高脚杯装米酒,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都有,如果不是你我的身份在这里,我更想知道你自己的想法。”


    汤潇逸笑了笑。


    里昂感叹的摇了摇头:


    “我真的要感谢你,感谢上帝,如果不是遇见你,我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的地位。”


    “不得不感慨,世界真是奇妙,就在几年前,你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负责船厂的官员,而我只是一名施耐德的员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今天,你已经成了大人物了。”


    里昂真的很感慨,他起初只是想多赚点钱,哪怕来远东也没关系,多挣点钱回去,退休后当个庄园主。


    没想到遇到了汤潇逸后,事业一路起飞,地位水涨船高。


    “我也要恭喜你,大使先生。”


    汤潇逸笑了笑,举起了一旁的酒杯。


    里面装的是葡萄酒,来自鲁地。


    “敬我们。”


    里昂又喝了一口,


    “说实在的,我认为当前的局势并不是很好,至少对于我们来说。”


    “你的军队正在被多个国家反对,清国、德意志、东瀛、阿美丽卡,当然还有沙俄帝国。”


    “在国际上,你们也难以得到更多的帮助,不过你们运气不错,现在英国人有自己的麻烦。”


    “我还是建议,在英吉利人腾出手之前,解决你们的问题。”


    说道英国人,里昂的表情总不会太好。


    “我们也是,获得了50亿法郎、阿尔萨斯和洛林后,德意志正在快速发展。”


    “不得不承认,虽然法兰西在整军备战准备一雪耻辱,但德意志的进步速度也不慢,不论是任何方面,我们感受到了压力。”


    “当然,法兰西终将取胜。”


    法兰西知道自己打不过,只是憋着一口气,一定要打。


    为此,不惜花重金拉拢沙俄帝国、和百年好友英吉利和解,就是为了干德意志一下子。


    说实话,两任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外交水准都不咋地。


    明知无法彻底消灭法兰西,威廉一世还在凡尔赛宫称帝,希望用50亿法郎赔款拖住法兰西人,却没想到法兰西仅仅三年就还清了。


    赔款偿清后,彻彻底底得罪法兰西的德意志帝国,按约定从法兰西北部撤军。


    之后便不得不开始准备和法兰西的第二次战争,也就是施里芬计划。


    之后还丧失了三皇同盟,为法俄同盟创造了条件。


    威廉二世更直接,急于表现出自己的强硬,把英吉利一手推向了法兰西。


    战争爆发后,法兰西硬挺着脖子,用更落后的战术,硬生生把德军拖到死。


    “是呀,德意志帝国太贪婪了,什么都想插一手。”


    汤潇逸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德意志帝国好像和阿美丽卡关系不错?”


    里昂警惕的看了汤潇逸一眼:


    “正常交往罢了,你对阿美丽卡有兴趣?巴黎不会同意的……”


    喜欢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请大家收藏:()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