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覆巢之下

作品:《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

    张献忠现出了杀神真面目,这伙水兵被彻底震慑住了,带着他去见都司。


    都司看了守备一眼,问道:"这是些什么人?男不男女不女的。"


    张献忠朝孙可旺挑了挑眉,"旺儿,你告诉他。"


    孙可旺走过去,伏在都司耳边低语了一句。


    都司的脸瞬间白了,哆哆嗦嗦地走到张献忠三步开外,腰弯成了一张弓,双腿不停地筛糠,几乎站立不稳。


    张献忠看到他这副胆小如鼠的样子,轻蔑地哼了一声。


    "你手下的兵真是厉害,差点把大大打死了。狗肏的,你说咋办?"


    都司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喘着粗气说道:"听凭张爷发落。"


    营帐中的水兵见都司竟然跪下了,呼啦一下跪倒一大片。


    张献忠一把揪出刚才打他的那个兵,挑起他的下巴,问道:"知道爷是谁吗?"


    阴恻恻的目光之下,那个兵尿了一裤子,结结巴巴说道:"不不不……不不不……不知道……"


    "你最好不知道,不然就挂到树上当灯笼了。"张献忠冷笑一声,缓缓踱步,目光扫过跪地众人,“大大本想剥了你们这群不长眼的废物,算了,饶你们不死吧。”


    都司一听,赶忙磕头如捣蒜,口中直呼:"张爷大恩大德,来世做牛做马还。"


    张献忠哈哈大笑:"乖儿子,记住你说的话。"


    "记住了,记住了………"


    张献忠五个人痛痛快快洗了一个澡,换了一身干净衣裳,然后放开肚皮饱餐了一顿。


    酒足饭饱之后,张献忠伸了个懒腰,将都司唤至跟前。


    都司战战兢兢地站着,大气都不敢出。


    张献忠咧嘴笑道:“多谢你的好酒好菜,今儿个不凑手,也没银子赏你。"


    都司忙答道:"张爷说笑了,能见张爷金面,是小的福气,张爷威名……"


    张献忠摆了摆手,"备马!"


    "是!"


    半个时辰之后,张献忠一行五人,驾着五匹快马,向着罗州城,风驰电掣般奔去。


    北京,乾清门外积雪如被。


    常洛接到了袁崇焕和孙传庭的奏书,当他看到张献忠、李鸿基、孙可旺、祖大寿、祖大乐潜入朝鲜王宫手刃了皇太极时,禁不住击节赞赏,连说了五个"好"字。


    西暖阁中聚集了张惟贤、朱纯臣、孙承宗、徐光启、温体仁、周延儒、毕自严、张问达、文震孟等一众重臣,人人脸上洋溢着无以言表的笑容。


    孙承宗说道:"自陛下登基以来,辽东战场节节胜利,建奴远遁朝鲜,现在奴酋也已伏诛,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全赖陛下英明神武,指挥若定。"


    如此盛赞,常洛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却只笑而不语。


    徐光启说道:"荷兰人以为朝廷有求于他,于是漫天要价,孰料朝鲜战场进展如此神速,可以不必理会他了。"


    毕自严道:"为了平定建奴,每年耗银七八百万两,实在是不堪重负,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张惟贤、朱纯臣、温体仁、周延儒、毕懋康、张问达、文震孟等也踊跃发言。


    常洛站起身来,说道:"这么大的喜事,肯定是要庆贺一番的,这样吧,朕今晚再请众位爱卿吃一顿饭。"


    众人听见庆贺一番,以为是要大肆铺张,听见是吃一顿饭,绷不住笑出声来。


    常洛问道:"众位爱卿笑什么?"


    孙承宗一板一眼说道:"陛下赐宴,臣等喜之不尽,只是……只是……"


    常洛问道:"只是什么?"


    孙承宗答道:"只是这一顿能不能别吃番薯了?"


    "为什么?"


    "臣每次领了宴回去,小孙子都会问臣吃的什么,臣每次都说吃的番薯,小孙子再不问了。"


    众皆哄堂大笑。


    常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朕就吩咐御膳房换些菜品。”


    众臣听后皆大喜,纷纷谢恩。


    这时,周延儒上前一步奏道:“陛下,削平建奴指日可待,往辽东移民更见急迫了,这是臣草拟的章程,请陛下过目。”


    常洛接过来仔仔细细看了一遍,频频颔首,“周爱卿所奏极是,着卿与各部和陕西地方施行。”


    毕自严又奏河南清丈田亩事,毕懋康又奏在登州和莱州开办船厂事,文震孟又奏明年开科取士事。


    正说着,太监来报晚宴已经备好。


    常洛率群臣前往畅春殿,只见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再不见番薯影子。


    众人开怀畅饮,欢声笑语回荡在宫殿之中,数十年来的阴霾在此刻一扫而空。


    杀了皇太极,常洛心中说不出的惬意,所有的艰辛曲折烟消云散。


    他放开肚皮畅饮,大醉而归,在梦里都在笑。


    朝鲜战场上,袁崇焕、孙传庭一北一南向着汉城挺进,包围圈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打又打不赢,跑又跑不了,彻底毁灭的厄运就摆在面前。


    豪格、代善、莽古尔泰、阿济格、杜度如同笼中困兽。


    袁崇焕派人送来劝降信,奉劝代善为八旗将士性命计,就地投降并且送豪格到京师请罪,天朝绝不妄杀,如若怙恶不悛,顽抗到底,大军合围日,就是玉石俱焚时。


    代善看了劝降信后,将信纸扯得粉碎,怒道:“吾等大金勇士,只有战死之勇,岂有投降之理?”


    这么多年来没有打过一场胜仗,莽古尔泰、杜度、阿济格早就心灰了,却也只能跟着应和。


    豪格虽只有十五岁,也能清楚地意识到大势不妙了,拉着代善的袖子,哭丧着脸说道:"二伯父,我宁死也不去明国京师。"


    代善安慰他道:"你放心,你是大金国的大汗,就算八旗勇士全部战死,也绝不会送你去的。"


    班齐道:"二贝勒,言战固然容易,可是我大金只有三万兵马了,也只占据着汉城一座孤城,粮草断绝,马匹不足九千,箭矢、刀枪全无着落,以何为战?"


    纳海闻言,一跳三尺高,叫道:"班齐,你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想投降?"


    班齐辩解道:"谁说我要投降了?"


    "那你为什么要灭自己威风长别人志气?"


    "我只是在说事实。"


    "你就是想投降!"


    代善重重地拍了拍桌子,喝道:"都别吵了,班齐,你究竟想说什么?"


    班齐道:"臣的意思是,既然败局已定,就该早做打算。"


    "怎么打算?"


    班齐道:"覆巢之下无完卵,与其所有人都汉城同归于尽,不如选派可靠之人把大汗送到海西去,这样还能留下一支火种……"


    喜欢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请大家收藏:()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