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黔驴技穷

作品:《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

    皇太极在北方战场上接连失利,鸭绿江没有守住,义州没有守住,安北成了一座空城,总共八个旗的兵力,损失了整整三个旗的兵力。


    而在南方战场,也是连连失利。


    皇太极掰着手指头算。


    平壤,由阿巴泰、杜度驻守着有正白旗一个旗的兵力,旗主是杜度。


    开城,由汤古代驻守着,有正黄旗一个旗的兵力,旗主是他自己。


    全州,由阿济格驻守着,有镶黄旗一个旗的兵力,旗主是阿济格。


    庆州,由萨哈璘驻守着,有镶白旗一个旗的兵力,旗主是代善。


    驻守汉城的正蓝旗,旗主是莽古尔泰。


    除了阿济格这一旗还听自己的之外,代善、莽古尔泰、杜度那三旗己是离心离德,若再不想出应对之策扭转局面,等在前面的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决定召集各旗主前来商议明年的路怎么走。


    众旗主齐聚开城,个个面色凝重。


    皇太极率先开口:“南北战场形势皆极端严峻,我等不可坐以待毙。袁崇焕在北方屯有重兵,又有辽东作为后援。"


    "相形之下,南方战场孙传庭的实力就弱多了,粮草补给需得横渡大海,依我之意,应集中五旗兵力,一举击溃孙传庭和德川家光。”


    阿济格本来就听皇太极的,又守着全州,自然赞同全力对付孙传庭。


    可是杜度就不愿意了,问道:“大汗这是要放弃整个朝鲜北方,而专门经营朝鲜南方吗?”


    皇太极沉思片刻后说:“正是,五个旗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守住整个朝鲜。”


    莽古尔泰哂笑道:"当初撤到朝鲜来,跟八旗将士说将来还会打回建州去,现在连开城和平壤也不要了,怎么跟八旗将士说?将士们从前还有个念想,现在连念想也没了。"


    皇太极问道:"那五哥说怎么办?"


    莽古尔泰拍案而起,怒道:"你每次都是拉一裤裆屎了,然后问我怎么办。你是大汗,这事得你拿主意!"


    莽古尔泰如此咄咄逼人,令皇太极气恼不己,却又无可奈何。


    他尽量语气平和地说道:"我的主意是全力向南………"


    莽古尔泰:"我不答应!"


    皇太极不再搭理他了,转头问代善:"二哥,你说。"


    代善道:"老五说的也有道理,放弃平壤和开城,就永远也回不去建州了。你别忘了,建州才是我们的祖居之地。朝鲜有什么?有马匹吗?有草原吗?朝鲜三面都是海,连马都跑不开。你问问将士们,谁愿意待在这个鬼地方?"


    代善的话说到众人的心坎上了,附和之声四起。


    皇太极胳膊肘支在桌子上,手掌支着额头,另一只手的手指不停地敲打着桌面。


    撤离赫图阿拉只有短短的几个月,对他来说却仿佛过了一辈子。


    回想三年前继承汗位,是何等地意气风发,何等地踌躇满志。


    再看看如今的处境,被人逐到了异国他乡,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不仅外有强敌虎视耽耽,而且内部也出现分崩离析之势。


    难道祖上几代创下的基业,就这样葬送在自己的手上吗?自己岂不是要成为女真的罪人?


    想到这里,皇太极心中战栗不已。


    他抬起头来,脸上神色变得无比狠戾,阴冷的目光从每一个人脸上扫过,然后缓缓说道:


    "大家既然不想待在朝鲜,那就想办法回建州吧。"


    代善冷冷道:"怎么回得去?"


    皇太极看了看莽古尔泰,又看了看杜度和阿济格、萨哈璘,以无比诚恳的语气说道:


    "我们集合四旗兵力,突袭金州,打孙传庭一个措手不及,最好能将他全歼了。然后经朝鲜东海岸,撤到海东去!"


    代善道:"我的天,那条道少说也有一千里,极其狭窄,根本不适合大队人马行军,左边是高山,右边是大海,完全就是一块死地,一旦被明军堵住了,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皇太极道:"二哥,咱们干的本来就是刀口上舔血的营生,前怕狼后半虎怎么能行。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拼哪来的机会。"


    代善又问:"这么远的路,沿途吃什么?"


    皇太极眼中凶光一闪,"朝鲜东海岸也有许多村庄,我们一路杀过去,朝鲜人就是咱们的粮食!"


    代善本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可是听了皇太极这话,仍然一阵反胃。


    阿济格站了出来,说道:“八哥此计虽险,但确实别无选择。我担心那一带地形复杂,我们并不熟悉。”


    皇太极信心满满说道:“这都是小事,可以先派两三个牛录前去探路。那一带的地形我们不熟悉,明军更不熟悉。他们绝不会想到我们会从东边突围,只要够快够坚决,便可出其不意回到海东去。”


    虽然皇太极竭力想说服众人,但如此性命攸关的事绝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轻易说通的。


    天色已黑,代善说道:"让我们再想想,明天再议吧。"


    皇太极点了点头,回到行宫,吩咐哲哲收拾金银细软。


    哲哲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万历四十二年,努尔哈赤为了拉拢科尔沁部,让皇太极娶了哲哲。


    哲哲瞅见他脸色铁青,更加不敢过问其中缘由,和两个侄女十六岁的海兰珠和十四岁的布木布泰默默地收拾着。


    这两人到赫图阿拉看望姑姑,很不走运地被战火阻隔,再也回不去了,于是跟着逃到朝鲜来了。


    生死悬于一线,皇太极一夜辗转难眠。


    汉城城外的一座破烂不堪的城隍庙里,张献忠、李鸿基、孙可旺、祖大寿、祖大乐蜷缩在墙角。


    五个人只有一张破毯子可以御寒,这个人盖着了,那个人就没得盖了。


    孙可旺怯生生问道:"干爹,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张献忠啐了他一口,"怎么,不想跟着干爹干了?"


    "不是,我就是问问。"


    "问你娘个腿,干爹的干爹交代的差事干爹还没办成,等办成了自然会带你回北京享福。"


    喜欢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请大家收藏:()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