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 81 章

作品:《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

    其余人恍然, 知道这东西是什么了。


    大庄有用透明水晶一点点磨出来的眼镜片,但是一般很少有人会用,也就是上了年纪的大臣会戴着。


    也很少有人会弄成像沈玉耀手中那种模样, 没别的原因, 单纯是因为木头架子有点儿丑。


    之前倒是没人用琉璃做过,因为琉璃很难烧出透明色, 现在沈玉耀拿出琉璃眼镜, 似乎还挺稀奇的。


    但是大家的情绪还是一下子就落下来了, 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神乎其技的稀奇东西嘛。


    “这是琉璃制作的眼镜, 还配了一个视力检测表,还有一些精通此道者设定的测试流程,经过这一整套流程, 可以配置适合个人的眼镜。”


    沈玉耀又拎起来另外的眼镜,眼神转了一圈,发现在场没有一个人能试戴一下这个老花眼镜。


    再加上眼镜不是什么稀奇东西,沈玉耀便也随手放到一旁了。


    她接着掀开了第二个托盘,拿起了上面的两个圆柱状的物品。


    “这是何物?”沈珉玥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沈玉耀身旁, 凑近了看。


    她拿起其中一个,在眼睛对准有镜片的一面时,发出了阵阵惊呼。


    “这、这是!”沈珉玥转过身,将另一侧对准殿门方向, 呼吸声都加重了。


    “恩,望远镜。”沈玉耀说着, 看向下一个比较大一些的物品。


    皇权真是好用啊,而那些工匠也真的是心灵手巧, 何等厉害!


    她不过是说了几句, 让他们顺着那个方向去做, 他们竟然这么快就做出来了。


    “何物让小六如此惊讶?”


    皇帝被沈珉玥的表现勾起了好奇心,好在托盘放着两个,沈玉耀将其中一个递给余柳,余柳一路快步走到皇帝跟前,恭恭敬敬的将此物交给了皇帝。


    皇帝在手里转动观看了片刻,随后他学着沈珉玥的动作,从比较窄小的一侧向外看。


    只一眼,他看不清的大门瞬间出现在他眼前。


    皇帝被吓了一跳,他放下望远镜再去看殿门,门口站立的太监依旧只是渺小的一个点。


    “今日在宫门口当值的太监,是孟衣?”


    孟衣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太监,只不过因为他在紫微宫当值,所以皇帝知道他的存在,也知道他叫什么。


    可以往皇帝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他。


    今日却开口问对方是不是当值,余柳瞬间心中生出一股危机感,他小心的打量了下皇帝的脸色,发现皇帝并没有表现出对他的不满,这才松口气应道,“回陛下,确实是孟衣与乔食。”


    皇帝又将望远镜端起来,这次他将望远镜对准了另一头的人,果真,他清楚的看见了那人的脸,就是乔食。


    这至少有五十米,竟然能如此清楚!


    不过皇帝的视力也并不是很好,在他的望远镜里,那两个小太监的脸还是有些模糊不清的。


    望远镜只是能增加倍数,并不能改善视力,沈珉玥看的时候,拉近十倍的距离,能让她清晰看见五十米外之人的脸,甚至能看见对方衣服上的褶皱。


    但是皇帝就不行了。


    可这已经足够令人惊叹,如果此物放在战场上,那岂不是能洞察敌人于先?


    “此物现在只是刚刚出现,如果有需要,可以看得更远,更清楚,还可以配置在弩上,做瞄准用。”


    做倍镜的话,其实并不能普遍铺开,因为人的眼睛能看见,不代表人的力气能拉动弓弦,准确射击。


    曲川和元石陆闻言都升起了一丝兴趣,有关军队上的事情,正好在他们的领域里。


    结果两人还没有开口说话,石采文先一步问:“敢问殿下,此乃何物,


    竟有如此妙用?若是我军装备此物,于战场之上可能重挫敌人?”


    石采文自小通读兵书,对兵法的理解并不下于曲川,只是她的实战经验几乎为零,好在年纪轻,又对这些感兴趣,还能继续深造。


    “若此物能让人拥有千里眼,莫说那些外邦犯我国土者,便是强大如溶溪铁骑,也不过如此了。”


    皇帝抚须哈哈大笑,自打太医诊断出他患有重疾后,无人在他脸上再见过这样开朗的笑意。


    沈玉耀满意了,看来今日逗皇帝开心的目的已经达到,只要皇帝开心了,这些东西迟早会在大庄军队中流传开来。


    “咳咳!”


    皇帝笑的急了些,将自己呛到了,皇后连忙端上茶水,拍着皇帝后背,催促沈玉耀快将下一个东西拿出来。


    此刻沈珉玥手中的望远镜已经传到了曲川和元石陆手中,引来两人连连惊叹,他们显然已经意识到望远镜在军事上能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了。


    因此他们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望远镜上,并没有看见沈玉耀掀开下一个托盘的举动。


    自然也没有看见那托盘上放着的奇形怪状的东西。


    还是一旁的石采文疑惑出声,两个沉迷于望远镜的将领才看过去。


    “此物是做甚?以前从未见过。”


    眼镜可以追溯到水晶做出的镜片,望远镜虽然神奇但也还算是能一眼看出用作什么用途。


    可眼前这个奇形怪状的东西,真的是让人摸不出头脑。


    沈玉耀没想到在异时空古代,还能看见曾经出现在教科书上的东西。


    与后世学生做实验的显微镜相比,这个刚刚出现在大庄的显微镜,多少有些粗糙,做主体的材料并不是熟悉的合金,大部分是竹子和木头。


    但主体已经没有问题了。


    对于一台显微镜来说,承载它的载体是什么模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镜。


    凸透镜的直径越小,放大倍数越高,而在没有工业基础的古代,凸透镜是人手工一点一点磨制的,这对制作凸透镜的人工艺要求很高。


    沈玉耀有时候真的很后悔上学的时候没有学理科,否则她不会对显微镜如此一知半解。


    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初中和高中时期。


    在她眼前的这一台显微镜,最多只能观看两百倍左右的世界,想要更进一步,必须要找一个精通光学的人细心研究。


    两百倍的显微镜,最多就是看见红细胞,还有人肉眼难以看到的微生物。


    至于其他细菌就很难看见了。


    沈玉耀调试了一下大概摸清楚了这个显微镜的威力后,心里叹了口气,如果说琉璃厂是科技树的分枝,那她往上攀爬科技树,就等于是顺着这条分枝接着往下走。


    树木想要成长,需要更多的营养。科技树想要茂盛,也是同理。


    现在她等于卡在了显微镜上,还想接着往下走,就必须完成更多的条件。


    “这是一台显微镜,顾名思义,能够显示微小世界的镜子,只要从这里看下去,就能够看见肉眼看不见的东西。”


    沈玉耀兴致缺缺,其他人却无比惊讶。


    “肉也看不见的,难不成是……”


    元石陆第一个想法就是能看见鬼。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曲皇后瞪了一眼,曲皇后还是比较护着这个侄子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况且有陛下在此,怎会有魑魅魍魉前来作乱?”


    “娘娘说的是,是属下一时想差了。”元石陆赶忙认错。


    皇帝摆摆手,并不在乎这些。


    “若这世上真有神灵鬼怪,对人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所有的功过都被他人看在眼中,死后还能见一


    见过去的亲人。”


    人人都惧怕未知,但是当人即将面临死亡的时候,反倒会对死后的世界,升起极大的兴趣。


    很好奇自己死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沈玉耀看他们话题越说越歪,赶紧拉了回来。“父皇,母后,你们不要听姨兄的话,他胆子小,成日里就想着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这显微镜只是能让我们看到现实中存在的事物。”


    沈玉耀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曾经人们认为照相机会摄魂夺魄。


    必须马上澄清这些谣言,否则以后光学的学科正式上线,都没有几个人敢过来学。


    听了沈玉耀的解释,皇帝有了兴趣,他干脆直接站了起来,不等余柳将东西送上,自己走到了显微镜旁边。


    载物台上已经放好了要研究的东西,薄薄的玻璃夹着标本,那是薄薄的一层白菜叶。


    肉眼看着很薄的叶子在显微世界里大不相同。


    皇帝自认自己长这么大,已经见识过了这世间大部分奇珍异宝,但是他今日看到的东西,真的是比过往半辈子看见的都神奇了。


    无论是那让人拥有千里眼之能的望远镜,还是这个可以看见恍如另一个世界般的显微镜。


    还有最后一件东西没有展示,但是皇帝需要去吃药休息了,而皇帝显然对显微镜非常的好奇,一直抱着不肯撒手。


    只要有工匠在,显微镜可以一直被制造出来,沈玉耀并不急着要回皇帝手上那个。


    她更想从皇帝口中得到一个承诺。


    “父皇,此物甚为神奇,女儿总有种感觉,我们还没有找到此物的真正用法,或许可以将此物送到国子监或其他学院中,让那些学生好好研究一番。”


    “国子监?不妥。”皇帝确实对显微镜很感兴趣,但是他觉得这些东西,还是属于雕虫小技,比不得正儿八经的读圣贤书,考科举重要。


    沈玉耀早就料到皇帝会拒绝,所以她直接往下问,“国子监不妥,那女儿自己建个学堂,招几个人过来研究如何?”


    “身为太女,不可胡闹。”


    皇帝还是不同意,太女的身份太高,她做什么都会有一群人跟风,如果让外面那些学子知道太女喜欢这些于国无益的小玩意,匠人之作,能投其所好者,会疯狂的走旁门左道。


    而不能投其所好者,就会将所有遇到的不公通通怪罪到沈玉耀头上,认为都是因为沈玉耀身为储君,不勤政爱民,导致他们怀才不遇。


    这都是皇帝为皇多年的经验。


    “我知道父皇是担心那些学子闹事,不如这样吧,女儿开个学府,只招收女学生,日后若是做的好,便让她们到我东宫来做事,东宫隶属后宫,她们入宫为女官,总可以吧?”


    听上去确实可行,但皇帝不觉得这会是沈玉耀最后的目的。


    他这个女儿,走一步看三步,当她下第一步棋的时候,谁也看不出来她到底在筹谋多大的一场变局。


    而他已经老了,现在还病了。


    皇帝闭上眼睛,挥了挥手,意思是让所有人下去,沈玉耀见此,带头行礼,缓步退下。


    最后紫微宫就只剩下帝后二人,刚刚还热热闹闹的地方,瞬间变得有些冷清起来。


    对于皇宫的人来说,这种冷清反倒是常态,热闹才是少之又少的偶然。


    等一行人退下,元石陆去跟其他禁军换班,曲川告辞,出宫去琉璃厂那边盯着了。


    他估计是觉得那边出来了望远镜这种军事神器,必须增加防守力量。


    谢贵妃自行回了永康殿,最后就只有沈珉玥和石采文还跟在沈玉耀身边。


    沈珉玥成日里跟沈玉耀商量事情,跟在身边倒是不稀奇,石采文留着,就有些奇怪了。


    今天藏书阁的书,对石采文失去吸引力了吗?


    答案是没有,石采文依旧还想去看书,但此刻对她来说,有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东西,那就是望远镜和显微镜。


    她熟读圣贤名篇,刚刚其他人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均是摸不着头脑,但她却隐隐有些感知。


    “太女,敢问那显微镜与望远镜,是何人所制?”


    石采文迫切的想要追寻一个答案,想要知道自己所想的道理究竟是不是正确的。


    沈玉耀倒是没想到石采文会对这件事感兴趣,甚至还主动去找制作之人。


    毕竟石采文一直以来只对武学和没看过的书比较感兴趣。


    石采文想要找到幕后之人,却不知真正的幕后之人就在她面前,偏偏沈玉耀还不能承认。


    因为沈玉耀所知道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现代已有基础之人,那种跨度,就好像沈玉耀对一加一等于几这道题时一样。


    如果只是让她拿出一个答案,她可以轻松的告诉别人,一加一等于二,可让她去解释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那就太难了。


    如果她没有将高数全都还给学校,她或许还能说上两句,很遗憾的是,没有如果。


    “无名氏,我是从古人留下的书籍中找到了一些零碎的图纸,勉勉强强的拼凑完整后还原了一下。”


    石采文失望的点点头,原稿肯定不能要,现在望远镜和显微镜显然都是大庄的机密,随便要图纸,万一有差池,她可担不起责任。


    “你如果对此有兴趣,可以去京郊的琉璃厂,那边有不少人在研究此物,也可以入女子学堂教书育人。”


    “教书?不,不行,臣女才疏学浅,怎能教书?若有幸能到太女所创学堂读上两年书,便已经是荣幸了。”


    石采文自恃自身有几分才华,但她可不敢将自己和那些能为人师表的夫子相提并论。


    她一没功名,二没才名,在京城名声还不太好,大多数人都将她视作无谋废物武者,但凡她爹不是石炳生,指不定有多少难听的流言蜚语攻击她。


    就像当初杨家一落千丈后的杨可卿。


    想起杨可卿,石采文心底一动,“太女,杨、杨氏女可会来读女子学堂?她学识过人,曾是京城之首。”


    因为当初刘莹儿是顶替杨可卿的身份嫁入申王府,所以在宫里,石采文甚至不能直接说出杨可卿的名字。


    算算时间,距离杨可卿离京已经有一段日子了。


    杨可卿在西北那边办的还不错,不光帮她售出了大量琉璃,甚至还说服了合川县县令,划了一块地出来盖建新的琉璃厂。


    一旦那边的琉璃厂落地,往西北互市卖的琉璃能赚更多的钱。


    沈玉耀总体来说,还是对杨可卿很满意的。


    只是申王还活着呢,不光他活着,刘莹儿也活着,京城里杨家宗族的人也还在。


    如果没有个名头,就直接将人从合川调遣入京,沈玉耀倒是无所谓,她就是不想让那些人找杨可卿的麻烦。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是杨可卿老是要去抵抗那些人的骚扰,或许就没有办法投入百分百的精力为她做事。


    说白了,杨可卿没有在沈玉耀这边展现出非她不可的能力,沈玉耀目前并不愿意帮杨可卿摆平一切。


    况且申王可是她亲哥!要让她解决申王,必须加钱!


    “你已经在宫中读书多日,现在若是杨可卿回来与你比一比,她可不一定还是京城之首了。”


    沈珉玥看出沈玉耀的沉默是拒绝,开口打了个圆场,“今日太女刚提出要建女子学堂,从筹备到开学,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或许这段时间里会有什么变故。就算一切按部就班的走,杨可卿也会有回京城的那一日,你不必


    着急。”


    石采文会顾及四周,不喊杨可卿的名字,沈珉玥可没那么多讲究,她就直接说又如何?


    现在她对自己的地位已经有了深刻的认知,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将自己缩起来当个小透明,她肯定要稳固好自己在沈玉耀身边的位子。


    石采文不好再说什么,只得低头称是。


    “我这人向来赏罚分明,她若有功,很快就会回来,你比我们更了解她,对她有点儿信心。”


    沈玉耀在想,她要怎么处理申王府的事情,如果杨可卿真的因功回京,那杨可卿必定是她日后的肱股之臣,她可不能让有才能的手下,为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分心。


    话说回来,这段时间怎么一直没有听说有关申王府的消息呢?


    沈玉耀皱了下眉,事出反常必有妖,总觉得沈清瑾在憋什么坏。


    石采文已经得到了自己想问之事的答案,行了一个礼后退下了。


    “看她去的方向,还是藏书阁,石采文是真的很爱读书啊,真不错。”沈珉玥望着石采文的背影,突发感慨,“女子学堂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你此前没有同我提过。”


    “其实不是最近的想法,是一直都想如此,朝堂上只有你我二人,太过势单力薄。”


    “啊?”


    沈珉玥没明白,什么叫只有她们,“你我是公主,背后乃是沈氏皇族,谁能让你我受委屈?”


    沈玉耀沉默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想让秦淑君入朝堂,我也想让石采文入朝堂,她们都有极强的能力,与我还相熟。”


    “那提拔她们便是,哦!我懂了,你的意思是,没有女子科举。”


    虽说现在大庄还有举荐制度,但举荐入朝的官员,往往是世家大族,而且那些能被举荐官员顶替的职位,都是芝麻小官。


    朝廷真正能接触中心的位置,其上官员无不是科举出身,全是经过刀山火海,过五关斩六将,才走到现在的。


    他们吃了那么多的苦,自然不会愿意让那些蒙祖先荫庇之人,挤占他们的位置。


    “让女子也参加科举,何其困难。”沈珉玥心知,没有人会愿意将此事分天下女子一杯羹的。


    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沈玉耀之前也在苦思此事,好在后来有人给了她一个解决的办法。


    “从东宫出来的官员,与举荐官员不同,这是秦淑君给我的办法。”


    “皇嫂?皇嫂如此了解官场?”


    沈珉玥想想印象中那个温柔贤惠的太子良娣,总觉得有点儿对不上号。


    如此另辟蹊径的法子,自然不会是没有上过一□□的秦淑君提的,但最后是她将法子交给沈玉耀,那这功劳,就得记在秦淑君头上。


    “或许是有高人指点,六姐,你帮我拟一份折子,明日在早朝上直接奏请此事,与大臣们商量一番,走走明路。虽说是我提出的法子,但这建学堂的一应物资人手钱粮,可不能我出。”


    沈玉耀无意让那些女子成为她的私产,必须让所有官员都意识到,那些女子日后入朝,和他们一样,是通过考核,入朝为官。


    先这样做,等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能普及教育的时候,就能让开放更多选择的机会给她们。


    有她在一天,必不会让人才白白流逝。


    沈珉玥领了任务就回去干了,沈玉耀回头看看最后一件没有献上去的大件,眼睛一转,有了新的安排。


    她本以为今日应该没别的事了,没想到到了傍晚,一封从西北互市传来的信,让她高兴的差点儿没蹦起来。


    尤其是随信附赠的,名为“云花”的白色花朵,让沈玉耀是爱不释手。


    有了这个东西,今年冬


    天,冬州百姓可算是真的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