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第 622 章 双方把契约立好,……

作品:《八零年代大院养女

    双方把契约立好, 直接去校园内的银行转账1200。


    程澜打了电话给晓华,让她坐公交车过来收拾房子。


    先收拾出来,然后再找人来粉刷。再把购置的家具、家电一摆, 过日子就很舒服了。


    那辆皇冠, 是专为程澜不得空时给晓华接送孩子的。


    平常出入、买菜就是走路、坐公交。


    还是要注意一下影响。她开豪车别人还能想得通, 保姆也天天好车进出就有些刺激人了。


    晓华也知道,油钱老贵了。


    有直达的公交, 加上等车和走路的时间,她半小时多一点也就到了。


    程澜刚叫人来换了钥匙,给了她一把。


    看看时间这会儿快十一点了, 她道:“我去把车子开过来自家院子里停着, 然后去看看悦悦。你先打水收拾, 差一刻12点我们去食堂吃饭。”


    12点下课,会迎来一波吃饭的高峰期。差一刻去,不挤。菜也是刚出锅的。


    程澜走到停车场去开车过来,就停在院子里。这院里还有三户,这会儿就两户有人。


    看样子是今年考研没考上, 预备再战的。


    然后她就溜达着去看悦悦了。


    结果正好遇到悦悦背着米奇书包准备早退。


    她在公安部大院的幼儿园就是想回家就自己个回家了。


    今天来个新鲜地方, 又认识了新朋友,她还多待了好一会儿呢。


    等了妈妈半天,也没来看她。她就准备自己去找妈。


    悦悦收拾好了书包,里头有纸巾、围兜兜还有水笔。


    然后就和新认识的小朋友挥手再见。


    妈妈说了, 她去经管系。她打算一路问着去, 反正都在一个地方。


    公安部大院也不小,她以前也能自己找着回家。


    程澜抬手扶额,这是眼里完全没有组织纪律啊。


    其实家里请了保姆,就算她上班、写论文, 晓华也能带好悦悦。


    两岁多就送来托儿所,主要还是想让她学些规矩。


    可是,隔得老远就听着小丫头和老师掰扯她要去找妈妈了。这胆也太肥了!


    幼儿园老师也没想到今天前半截表现得最好,不哭不闹,还帮着安抚其他小朋友的高悦能来这么一出。


    “高悦,上幼儿园不能想走就走的。得等到下午四点放学,你妈妈或者你家其他大人来接才可以走。”


    瞧瞧,那后头还跟了一串今天新来托儿所的小孩儿呢。


    高悦今天表现很好,还帮着给小朋友们发糖。隐隐已经有了小班长的架势。


    她要走,有两三个相熟便也跟着要走。


    人都有从众心理,其他乖乖坐着的小朋友便也起身跟着走,后头立马跟了一串。


    至于去哪,不知道。跟着高悦走呗,她去哪他们就去哪。


    有几个甚至根本就不知道高悦要出去干嘛的,也跟着走。


    这十几个小娃娃要集体早退,慌得当班的年轻老师赶紧拦人。


    当然,门口有保安,这群小家伙也出不去。


    程澜赶紧上前,“老师,给你添麻烦了。悦悦,你干嘛呢?”


    悦悦笑道:“妈妈,你来接我啦?”


    “不是,我就来看看你乖不乖。结果你看看你,大家都在上课,你怎么带头要早退啊?”


    “可是,我以前......”


    程澜蹲下和她讲道理,“以前是以前。以前你不是正式的学生,只是去蹭课听的。所以你要走,老师不拦你。但小鱼儿哥哥跟着你一道离开了么?”


    悦悦摇头,好像表哥也是说不能走什么的。


    “你来读书呢,就要遵守学校的纪律。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听柯老师的话。你的爸爸是解放军。军人以什么为天职?”


    这个悦悦倒是知道的,在军区经常听大人说。


    她道:“服从命令!”


    “对啦,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是幼儿园的学生,学生就要以服从老师安排为天职。”


    家里那么多人是当兵的,都穿军装。军人荣誉对悦悦来说也是耳濡目染的。


    尤其是爷爷还给她讲故事,说爸爸在前线当战斗英雄。


    所以跟她说这些她能理解一二。


    最后她挠挠头,向老师赔礼道歉了,“老师,我错了。”


    柯老师立即道:“知错能改就还是好孩子们。孩子们,就快要吃饭了,咱们在院子里再做个小游戏就准备洗手吃饭咯。”


    程澜对悦悦道:“乖乖的啊,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悦悦小声道:“我不上,幼儿园,可以么?”


    上幼儿园要遵守纪律,不上不就好了。


    程澜也小声道:“刚老师还表扬你知错能改呢。当兵不能想不当就不当,上幼儿园也不能想不上就不上的。你看谁大了不上幼儿园啊?”


    “好吧。”


    程澜摸摸她的头,“快去玩游戏吧。对了,你刚准备上哪找妈妈啊?”


    悦悦道:“经管系。”


    实际上她压根不知道经管系是什么,她还以为是个地名呢。


    但不妨碍她准备一路问着去找妈妈。


    程澜一阵无语,你妈我当年也不敢出校门啊。你竟然打算一路问路问到经管系去。


    “不可以!记住了么?”


    虽然京大校内不会有人贩子,但这丫头的性子也太胆大妄为了。


    中午和晓华在小灶食堂吃过饭,程澜用手机打给高煜就这么给他讲的。


    高煜今天在办公室,他也不能成天钻深山老林的。


    听说女儿打算从幼儿园找到经管系去。他笑道:“这不是随了你么。”


    “我答应了爷爷不会出校门,就没敢随意跑出去。”


    “她也没出京大的校门嘛。”


    “哼!”


    高煜把话筒换了一边,“我知道管教小孩子很辛苦,尤其是悦悦这样很有主见的孩子。我又不在家,只能多辛苦你了。”


    “辛苦倒是不算辛苦,自己生的,肯定得把她教养好啊。”程澜说着顿了顿,“我爷爷养我,估计也挺操心的。我经常在外头打架,时不时有人上门让他赔汤药费。小叔也不是个让人省心的。”


    高煜光是笑,不说话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程澜是爷爷养大的,如今是知道她爷爷的恩情了。


    “那爷爷训过你打架没有?”


    “没有,他就问问我干嘛打人。听说是那个人的弟弟把杳杳推河里去了,我才把他按到河边喝水的,他就不说什么了。他还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我们家没有顶梁柱,凶一点不是坏事。只要不是仗势欺人就行了。”


    程澜说起小时候的事也是好笑不已。她打小胆子就大,不然也不敢去偷钥匙放萧清远了。


    如今有个同样胆大妄为的女儿,也只有受着啊。


    不过,“我那干儿子又乖的过分了。但我听林墨说的事觉得这小子不是真的那么乖。估计是还放不开,地皮子没踩熟。”


    看吧,带小孩,太皮实了的巴不得她乖一点。太乖了又希望他能皮实一点。


    高煜道:“没事,小孩子嘛,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近之则不逊’这是圣人都说过的。”


    “你国庆能回来么?”


    她这上班了,还有俩孩子在身边。一周正式休息就一天,也没法去看他。


    “应该能回来一趟。你在京大还挺习惯的吧?”


    “应该没什么问题。”程澜把今天问到的具体情况和他说了说。


    “我当时真的忘了问工资的事。”


    高煜笑,“你别忘了去领工资就行。好歹够房租和女儿的学费、杂费了。”


    都不敢说够吃食堂了。以他对程澜的了解,根本不可能够。


    程澜道:“嗯,等你国庆回来再说吧。我要7号才上第一堂课,这一周正好把房子弄好。好了,下次再聊。”


    她挂了电话又走着去看了看悦悦。


    这会儿已经是幼儿园的午睡时间,程澜站在窗外看了看。


    小丫头睡在小床上,盖着统一的夏凉被,已经睡得很舒展了。


    这是一种很有安全感的睡姿,看来小丫头适应得还可以。


    柯老师走出来和程澜聊了几句,“你家小姑娘胆子贼大呢,带着几分男孩子气。”


    “就是还不懂规矩,还需要老师慢慢教。”


    “一开始都不懂。但只要不哭闹、能讲得通道理就都好。”


    其实柯老师还蛮喜欢高悦的。颜值高、有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帮着管其它小朋友。


    离开了幼儿园,程澜回去开上车回四合院了。


    她到的时候差不多两点。


    叶蔓蔓在办公室呢,听说她来了忙迎出来,“老板?”


    程澜道:“我过来看看,顺道跟你还有千惠说个事。”


    她把要重新开火锅店的事说了,“在附近租个地方先搞起来。”


    叶蔓蔓点头。老板又有新项目要上,这是老员工的机会。


    北上广深之外,他们暂时没有开分店。干得久、干得好的人就得有这样的机会才能升职加薪的。


    “这回把成都和重庆都加进去。这两处川味火锅应该最好卖。”


    王千惠是通过电话参与,她也点头应下了。


    深圳是移民城市,来做生意、打工的四川人特别多。度假村的川菜馆生意很好。


    直接把火锅开在度假村内外各一个看看效果也可以。


    至于广州,那边的人不太吃辣。不过,试试吧。


    叶蔓蔓道:“好的。老板,我和千惠、舒洁其实也在商量一件事。就是那个服装厂啊,咱们其实可以把销售也搞起来。如今只是那两百多经销商在各地开店。但咱们其实可以开专卖店进驻商场。只要别离得太近了,其实也说不上打擂台。”


    不然,大头都让别人赚去了。


    “可以,这个你们商量着办吧。”


    说到开火锅店,王千惠和叶蔓蔓也是很快想到生鲜和进口的肉类可以搭着一起卖。


    这样万一有变故,多少有个转圜余地。


    王千惠想起当初买火锅失败,主要失败在定价上。


    “老板,那咱们这火锅店也是走中层路线?”


    “对,跟服装一样,市场下沉。争取多走量!”


    “好的,明白了,我们先商量六个火锅店的人手。服装那块可以在一二线城市都先开个专卖店试试。前期先搞十二家吧。”


    程澜道:“能当店长的人手不足,可以缓一缓。另外,现在暂时不要进新人了。我看很快就会有人事上和其它的大变革了。”


    北京是很多政策的试行地,如今已经影影绰绰的在提下岗再就业的话题了。


    但程澜记得80年代初回城知青那一波就引发了社会治安不好,有了第一次严打。


    这要是真的几千万人下岗,说不得又会再来一次社会动荡的。


    他们现在,求稳吧!


    要是进出口生意不好做了,国内的摊子也出问题,那已经小一万的员工要怎么安置可是一件头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