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第 274 章 其他同学也都惊呆……

作品:《八零年代大院养女

    其他同学也都惊呆了。


    有人震惊于朱国华被抓是为什么, 也有人震惊于他居然都会被抓。


    坐在自己位置上的、天津来的同学庄兰兰道:“我大概知道他为什么被抓。我父母是天津铁道部门的职工,跟他一个单位。他是前几年工农兵大学毕业才分配来的。今年也才24岁。”


    程澜不急着走了, 回到自己床位把包放下。


    其他人更是催促道:“快说说。”


    庄兰兰道:“我只是隐隐约约听说, 他处了很多对象,至少十几二十个吧。里头有人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还有些是被哄骗了给安排、调换工作。还有一些据说是被骗去开家庭舞会, 发现不对没能走得掉,被强迫的。他身边还有一伙人围着,以他为中心。就以他分到的一楼一底的小楼为据点。但是之前没女孩子报案,我也不敢说这些传闻就是真的。”


    程澜蹙眉, 之前没女孩子去报案也很正常。华国传统的思维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孩子并不友好。


    而且, 朱国华的身份太过特殊, 也是怕告了也没用。


    但是,既然公安机关介入了,这就说明还是有勇敢的女孩子拿起了法律武器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顾雪道:“十几二十个?这是典型的多吃多占啊。”


    崔秀秀皱眉,“这已经不是多吃多占的问题了。没听说么,还有被强迫的。而且, 他们是一个团伙。”


    一众女生想到团伙作案这个情况,脸色顿时都变得十分的难看。


    唐欣然道:“如果庄庄说的不是真的,公安抓他干嘛?不过,想不到公安连他都敢抓啊!这个事会怎么判啊?”


    因为程澜的澜和庄兰兰的兰撞音了, 为免混淆大家就叫庄兰兰‘庄庄’,叫程澜直接就喊名字。


    唐欣然的话问出了众人最关注的焦点,这样身份特殊的人会怎么判啊?


    大家面面相觑了一会儿。


    话题有些敏感,一时大家都闭嘴了。但肯定会默默关注事情的进展的。


    程澜静默一阵道:“嗯,爬香山我不去了。我先回家了!”


    吃过晚饭,程澜和林琅一起去公安部大院看方奶奶。


    她本来想着如果明早要去爬山, 叫林琅一道去的。这会儿都没这个闲情逸致了。


    家里没有电话,她们不敢贸然在公用电话那里和林爷爷讨论这件事。就来问问方奶奶情况。


    方真看着她们道:“你们两个丫头吓着了吧?”


    程澜道:“有些震惊。”


    在她们不知道的地方,还有这样的恶**件正在发生。而且离得不远,就在天津。那北京估计也有同样的不法分子。


    林琅道:“方奶奶,会怎么判啊?”


    方奶奶一开始没有说话。这件事一出,上上下下的人都在揣测呢。


    林琅知道自己问了不该问的,现在方奶奶估计也说不准呢。


    最后老太太道:“静待事态发展吧,我对我们的党还是有信心的。之前那样的风雨飘摇我们都走过来了。新华国不是封建王朝,没有免死金牌。从抓捕到搜集到足够证据、然后上庭审判、宣判还有一个过程。你们在外头也先三缄其口,外头这段时间肯定会有很多说法的。等审判结果出来,比一切民间传言都靠谱。”


    程澜和林琅点点头,“知道了。”


    方真道:“你们晚上就住这里吧。太晚了,我不放心。”


    这都11月初了。北京的天黑得早,这会儿已经黑尽了。


    来之前程澜就有不回去的准备的,已经和表姐说了。


    今天她就不睡高煜的房间了,有空房间。两人就住的第一年暑假,她俩住过的房间。


    之前方奶奶说她这里很少人来,来了房间也够用。


    让她们俩就把那一间当成了固定留宿的房间。


    因此两人也有可以替换的睡衣在这边。


    既然方奶奶说让她们静待事态发展,她们也就没有再就这个案件本身进行讨论。


    程澜道:“我希望这一次能彻底清扫一下各地的黑|恶势力和他们的保护伞。不然,普通人实在是很难有安全感。因为车匪路霸的存在,我们小卖部都不敢再从广东直接进货了。从那边进货直接用火车皮运,量大的话其实成本真的降不少。这样下去,肯定是要影响各地的经济建设环境和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的。”


    各地都有不同的黑|恶团伙,譬如离北京不远的唐山就有出了名的菜刀队。


    这些人给当地治安都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程澜以前关注这些,是因为小卖部的货被抢了。但现在看来,这真的不是个例。


    如今社会治安极坏,整个经济环境都受到了影响。


    听说批发市场的货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少了。好多之前掌握渠道的人都不敢再去南方进货了。


    再这么下去,小卖部就连转了几道手的货源都进不到了。


    林琅道:“其实我觉得我们小地方好像治安要好不少啊。到底现在为什么这么乱啊?”


    “一个就是2000万回城知青,大部分都没能有工作。你看胡进叔当年争取旅馆经理的位置,简直是过五关斩六将,从几百号人里脱颖而出的。当然,不让他们回城同样也是不行的。那么巨大数量的人不能安居乐业,这是社会治安不好的重大隐患。所以才要大力发展经济,提供劳动岗位。同时要搞计划生育减少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再一个可能就跟打开国门后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有关系了。听说那些打着家庭舞会引诱人的家伙,就会拿出黄暴的书籍、录像带给人看。还有一些人呢,可能是接触西方开放的思潮比较多。对男女关系追求所谓的性自由。”


    性自由的思潮,林琅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自然也听某些同学提过。


    不过她从小家教森严,又有心上人。和那些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林琅翻身朝着程澜,“黄暴的录像带,就是之前批发市场旅馆放的风月片么?”


    “不是,那种只能叫三级片,还是有一定艺术性、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很多镜头也只是装装样子。所谓的黄暴录像带,是非常露骨的。”


    当年准备举报小旅馆播放风月片,程澜进行过一定的了解。


    她当时也觉得有些羞,但谁让她是开录像厅的呢?


    赚了这个钱,当然也要承担这些。


    如果连界限都不清楚,那才要无知的做下不好的事呢。


    不过,两年前连《庐山恋》的一个脸颊吻都轰动全国,风月片对普通人也够刺激了。


    所以两年前,风月片也是该禁的。


    林琅道:“我懂了,那确实很刺激人。”


    她也不是无知少女了,都要21了。而且学外语的,接触国外资讯本来就比较多。


    在自家姐妹面前自然不会装什么都不懂。程澜都很实在的和她说话,她装就没意思了。


    林琅静默了一会儿道:“你和高煜哥,到哪一步了?”


    程澜忙道:“这个不分享,我也不问你和康老师的情况。”


    林琅笑了一声道:“肯定不清白了。不然直说什么都没做过不就好了。”


    她所谓的不清白,指的就是拉拉手、打打kiss,搂搂抱抱。倒也没觉得程澜胆大妄为到敢直接发生关系。


    高煜估计也不敢。上次澜澜去探亲,才是他们确定关系后头次见面呢。


    要是没有1980年出台的《新婚姻法》,那澜澜离法定婚龄只有四个月了。


    但如今还有小四年呢。


    程澜幽幽地道:“孟世超跟我说京大会被作为高校军训的试点单位。到时候弄不好军训一年呢,大学直接变五年。”


    林琅坐了起来,急忙问道:“没有北二外吧?”


    她好容易读到大三,再熬一年半就要毕业了。毕业了就可以处对象了,再延长一年等候期要疯掉啊!


    “那我不知道。而且这个事还没有正式提上日程呢,目前只是教育部和军区在初步磋商。明年实施的可能不大,你应该不至于被延毕一年。”


    “那还好!”


    第二天白天,两人预备就在这边陪着方奶奶。


    方奶奶是公安部离休的老干部,看着如今治安坏成这样,她心情肯定是很郁结的。


    她们陪她散散心。


    早起二人去晨练,大院里晨练的人纷纷和她们打招呼。


    三年前就看这两个小姑娘来方家玩,如今果然有一个成了高煜那家伙的对象。


    至于另一个,有人追过,但人家说心有所属了。


    程澜先跑完3000米,看林琅还没完成,便上了单杠去活动身体。


    公安部大院的人看了几年,只要是住在这边,程澜每天都是这么坚持锻炼的。也就没谁再看稀奇了。


    运动完后,两人回去吃面。


    石阿姨一早去菜市场买了牛肉和干笋子回来做的笋子牛肉浇头。


    程澜喜欢吃这个。


    方真也被这份麻辣鲜香弄得胃口好了一些。


    她道:“澜澜,小煜具体说哪天回来没有?”


    “没有,只说元旦前。”


    刚才在操场,程澜还看到了于公安,他点头和她们打招呼。


    应该是周末不上班也回来陪于奶奶了。


    等她们俩陪着方奶奶在大院里散步,又看到他骑着二八大杠出去。


    于奶奶笑着过来对程澜道:“跑过去找你姐去了。我让他尽管和程昕去约会,把杳杳送过来陪我,把作业也带上。”


    对于奶奶来说,大孙子一度,哦不,应该是二度被女人伤了,如今还能萌生成家的念头就很好了。


    第一次是被他亲妈伤的,他妈太会见风使舵了。


    遇到些事她就靠不住。


    其实如果当时前儿媳把孙子带走,于奶奶是不怨她的。


    结果人家连儿子都不要,就怕耽误了自己再找。


    然后那孩子长大了,又被前妻伤一次。


    如今还有他想结婚的女人,于奶奶很庆幸。


    至于前儿媳担忧的事情,她倒是没担心过。制定政策哪有一刀切的?肯定还会有些例外嘛。


    而且他怀疑那个女人根本就不是真的担心这个问题。


    她是因为二嫁只生了一个女儿,心头觉得不太踏实。


    所以想把现任大姑姐的女儿介绍给自己的儿子。这样以后有什么,也多些人帮自己在婆家讲话。


    几岁她就不要孩子离婚走了,这时候倒是惦记上让孩子给她养老,想得美!


    不过也活该啊。她刚改嫁,于家就过关了。


    她改嫁的人家,可不如于家。


    她还回来找过元朝他爸,说舍不得孩子、舍不得这个家。就当看在孩子的份儿上......


    哼,已经看出她只能同富贵、不能共患难,肯定不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