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作品:《八零年代大院养女

    回到林家, 林景南告诉他们,“程昕和杳杳周三下午五点到。我到时候喊个三轮车到车站去接她们,直接就把她们带过去住下。你俩就周三晚上放学一道出来吧, 给她们接风洗尘。其他的事舒姐和秦柳姐会帮着打点的,澜澜你就不用管了。”


    程昕电话里听了他对房间的介绍就决定直接把那个底楼的筒子楼单间租下来。


    程澜便掏了45块,连同之前的5块一起付了三个月的房租。


    还剩下50块, 她拿给林景南去批发市场买过日子用的东西。


    什么铺笼罩被、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肥皂、香皂之类的。


    这样那母女俩来了,就可以直接住下。


    大不了回头发现缺什么再置办, 那就省事多了。


    秦柳这两天在跟着舒姐卖衣服, 顺便熟悉批发市场和军区附近。


    她说林景南办这事多半不靠谱, 直接把事情揽过去了。说她刚置办了一圈, 都熟悉。


    最后林景南成了跟着走的,出一只右手帮拿东西。


    秦柳去买东西, 舒姐去杀价。


    舒姐也是批发中心的租户嘛,那些卖生活日用品的都要给几分面子。买到的就都是性价比高的东西。


    林景南尽量委婉的说了他就只是一个排长,能关照舒姐的地方有限。


    但舒姐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不过帮着搭句腔不算什么。


    所以,秦柳依然还和她来往着,程澜也照样给她当模特儿。


    舒姐这个人给人的感觉还是蛮好的。只要不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林景南觉得将来能帮的就帮一把好了。


    秦柳和他买好了东西,找舒姐相熟的三轮车夫载过去。


    打扫了卫生把东西往里放置。


    30多块钱就把那单间置办得像模像样的了。


    还剩十多块, 秦柳预备周三帮着买菜做饭,就在家里吃接风饭。


    四川女人,大多是比较爽利,家里家外一把手的。


    她也就是图程昕来了多个人作伴。


    程澜和林墨听到这样的安排一头, “好。”


    林景南继续道:“我这周日就要下连队了。再待久了, 老头子该说我锈掉了。没事我一般不回来。不过离得不远, 澜澜你有事给我打电话就行,小墨你也是。”


    “哦,好的。小叔,我晚上去打篮球,你来看么?”


    林景南点头,“去吧,闲着也是闲着。”


    晚上伙食依然开得很好。中午粉蒸牛肉吃完了,晚上又添了一盘椒麻鸡。


    林景南吃完抹了下嘴巴道:“这在家吃惯了好饭菜,去了连队不习惯啊。”


    林景东道:“你不是提干了么?什么级别就有什么样的待遇。排级是干部小灶了,有比从前多的肉给你吃的。”


    林景南眼睛一亮,“忘了!”


    官兵一体那是战时,平时还是可以享受下待遇的。他提干后一直都没享受过,真的忘了这茬了。


    林景东笑着问程澜,“他以前在村里,有没有干过偷鸡摸狗的事啊?”


    程澜低头笑,没吭声。


    林景东道:“看来干过啊。”


    程澜道:“小叔他没偷摸过乡亲们的。不过知青去偷,他尾随而去逼着人家分过一只大鸡腿,还是蒙面干的。”


    “一半都进了你肚子好吧。鸡骨头渣还是你去挖坑埋的呢。大哥,我不信你在农场没干过额外填饱肚子的事。这种事,大哥不说二哥了!”


    林景东想了想,好像他真没干过。因为秦柳会从家里偷偷带东西来给他吃。


    林师长笑,“仓廪实才能知礼节!所以现在恢复工作有工资拿了,都尽量让你们吃饱、吃好


    。以前做过什么,有能力了回去帮扶一把乡亲们就是了。”


    吃过晚饭,林琅也去了。她是拉拉队长嘛,要负责一些后勤事务的。


    譬如这样练习,也是要给大家买水喝的。


    经费是从前跟机关大院比赛赢的。


    而且,她也要去给程澜扎场子啊。


    到了地方,她就拿钱给林墨还有孟家成,“去小卖部要一件水,让老板送过来。”


    一件12瓶,篮球队加替补一共七个人。还有个来指导的教练,就是总部机关里的白主任。他以前在省队打过篮球。


    还多出来四瓶,倒杯子里给来观战的人喝。


    林墨和孟家成答应着就去了。能融入大院主流群体,跑跑腿也是很乐意的。


    这一次也是因为早上跟着跑步,哥哥姐姐们跑3000米,他们跑800米混了个脸熟。


    徐懋宁等人以前觉得这俩乡下来的小子挺扭捏,懒得带他们玩。


    他们呢,又多少有些敏感。


    现在他们跟着程澜跑步,也算是渐渐被接纳了。


    篮球队大部分的人程澜都认识了。只有今天才露面的马丹阳她没见过。


    她抬头看了一圈,没见到人。


    唯二的两个女队员嘛,按说该互相打个招呼的。


    然后就看到徐懋宁他们几个都笑了起来。


    一个男仔头的人举起手,“这儿呢,我是马丹阳。”


    她168的个头,和男孩子剪一样的发型,穿一样的球服,表情酷酷的,混在男孩子堆里不显眼。


    程澜咋眼看去,没把她认出来。忙伸出一只手,“你好,我是程澜。”


    马丹阳回握了她一下,“嗯,一会儿咱们好好打。争取不让这帮家伙额外照顾咱们。”


    3+2的比赛模式,两个女生通常都被认为是拉后腿的。


    到时候得跟男生一样的运动强度,一般的女生都不太敢参与。全场就更不敢了。


    林琅、王维娜这样四体不勤的就只能干干后勤或者当观众。


    年纪要合适、还得爱运动,一时半会儿军区大院里就没凑齐。


    军区大院里14——19岁比较集中的是男孩子。


    打满全场对体能的要求太大了。


    机关大院那边这个年纪的女的还挺多的,拉几个出来训练,中途换人就是了。


    所以程澜的及时出现,让徐懋宁、马丹阳等人还挺惊喜的。


    程澜点点头,“嗯。”


    教练过来,了解了一下程澜擅长什么位,进行排兵布阵。


    他是找了个五个当兵的来陪他们练,高标准、严要求。


    这也是徐懋宁等人提的要求。


    他们往年都是收拾机关大院的胜利者,今年可不想被人这么找回场子。


    得让那帮人再知道、知道好歹。


    林景南坐在看台上,看程澜活力四射的运球、投射。


    镇中那个吴老师好像还挺热衷教学生打篮球,澜澜一直跟着他混的。


    十分钟过去,程澜渐渐和徐懋宁、王维汉、马丹阳等人配合默契起来。


    马丹阳传球的时候对她点点头,“不错!”


    看台上的王维娜问林琅,“马丹阳跟男人一样也就罢了,怎么程澜也这么厉害?”


    林琅道:“从小练的。”


    小叔说程澜绕村跑的那个大圈,足有4000米了。天天那么练,体力能不好么?


    王维娜又看了一阵,主要是在看程澜。她现在把程澜当小辈看待。


    过了一会儿她道:“哎,可惜了!”


    林琅看她两眼,“你别拿你那套出来乱做衡量。”


    “你以为这世上的人都生活在大气层,个个清新脱俗啊?”


    哪怕在一向自负的王维娜看来,程澜也应该算是自身很出色的女孩子了。


    可惜,她不是真的大院子弟。


    谁让她家老爷子当年早早的就退伍了呢。不然就凭资历至少也能混个团级吧。


    如今大院打球缺个女的,这帮子人拉她凑数没问题。


    但是以后她的婚事,肯定是会被人另眼看待的。


    林家再是对她好,她毕竟就只是收养的。林家的资源更多肯定是投注在林琅身上。


    而且,她小叔以后结婚肯定也要生孩子。


    林家现有的几个孩子都要争夺家族资源呢。能留给她一个收养的孙女的还剩多少?


    更不要说等到十年、八年后,林师长就算人还在,也肯定退居二线了。


    所以她觉得程澜有些可惜了。


    因为很久没一起练球了,所以今天只打了半场。说好明天同样时间、地点。


    程澜汗流浃背,对徐懋宁道:“队长,我周三晚上有事,来不了。”


    徐懋宁蹙眉,“能克服一下么?下周五就要比赛了。”


    程澜有些作难。昕姐初来乍到,自己不好不去给她接风的。


    那估计是赶不及六点半的。就是赶得及,她也不能吃了晚饭就来剧烈运动啊。


    她今晚是五点半吃的晚饭,吃过休息了40分钟的。


    “如果能推迟到七点半的话”


    徐懋宁问其他人,“推迟一个小时,你们有没有问题?”


    其他人纷纷摇头。


    “那好,周三晚上推迟到七点半。以后每晚来练一个小时,尽量多练习。再有什么事,提前先安排好。”


    程澜拿着矿泉水喝。这跟村子后面那座山山壁沁出来的水喝着有些像。


    原来水也可以卖钱的么?


    跟大院里的人比起来,她们村里的人简直穷得叮当响啊。


    要是山泉水都能卖钱可就太好了,那村里人应该都能沾光。


    回去的路上大家三三两两的走在一起,大多是和自己家里人一道。


    程澜把山泉水卖钱的事对小叔说了。


    林景南想了一阵,“没你想得这么简单。山泉水要装瓶卖,必须专门的机构去检测,然后几十道工序萃取、净化。最关键的,就算是专家说那山泉水可以,也有投资商肯投资,进村连条好路都没有,谁肯去呢?”


    修路,贵得要死啊!


    他这么一说,程澜也只能打消了念头。


    村里要脱贫致富,任重而道远啊。


    那么现成的发财路,七伯母都不敢尝试。


    要让村里的人都富起来,不容易。


    林琅回家后就让程澜先去洗澡,然后她自己走到了父母的房间。


    她把王维娜说的话告诉了父母。


    闫淑芬道:“肯定是要有影响的,婚姻是要讲门当户对的。贾探春那么有才干的姑娘只因为是庶出,王熙凤也惋惜她将来怕是婚事上要有不足。”


    “可王熙凤也说如果有聪明人家不分嫡庶把三丫头娶回家,那是要享福的。”


    这么说来,王维娜那么说话倒是没什么恶意。王熙凤对探春就是没什么恶意的。


    “可是,这世上最缺的就是聪明人啊。所以妈妈也希望澜澜将来能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女人一辈子有三次改命的机会。第一次就是出生,这个是不可否认的;第二次就是考大学,这是新时代的女孩子才有的机会;然后就是结婚了。这三次只要把握好了一次,都是有机会提升阶层的。咱们国家已经消灭阶级,但依然是存在阶层的。不过,澜澜现在到了咱家,也是平台提升


    了,比她留在村里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