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作品:《重生之倾国县主

    虽然早已有了猜测,可是听到事实如此,韩末的眼神依旧幽深一片,像是无底的深渊。


    不等他出声,底下便有人站了出来,眉头紧锁,赫然是宋学士。


    “太后此言差矣,皇上已经及冠,先皇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带领三军出征,壮我河山,当今皇上颇有先皇之风,又有我等扶持,定会有所作为,太后久居后宫,自是有后宫不可干政之道理,古往今来,从未有过垂帘听政一说,如若此事传出去,岂不是让周围小国笑我国无人?”


    宋振江振振有词,眉头紧锁,花白的头发和胡子昭示着他的资历,此话一出,周围多有人附和。


    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天子须得招人尊敬,才能达到效果。


    宋振江看上去像是在说太后不该干预朝政,实际上是在讽刺太后怕皇帝成长起来。


    帘子后面闪过一丝轻响,听声音像是太后嗤笑了一声。


    韩末心头闪过一抹不祥的预感,刚想开口,就听太后声音冰冷。


    “宋大家乃是先皇恩师,按道理来说,哀家不应该反驳于你,可是韩乾两次造反,皇帝被人鼓动,可曾见宋大家出言劝阻?宋大家年纪见长,到底是有些不如年轻人了,这位置不如让出来,让有为之士能者居之。”


    太后的声音轻缓有度,温和不可方物,像是舒缓的琴音,让人心情放松愉快。


    然而话中的意思却像是夹杂着寒风凛雪,直教人心头发冷。


    “太后的意思是,要老臣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宋振江浑浊的眸子中闪过一丝精明,突然间仰头大笑。


    韩末双唇微抿,眼底闪过一丝流光,意义不明的看了他一眼,四目相对,韩末在后者眼中看到了决心。


    “太后所言极是,老臣教导先皇二十多年,兢兢业业,先皇天资聪颖,能力非凡,我这个当老师的早该退居二线,然而先皇怜惜我为国忧心,给了我大学士的职位,可是正如太后所言,我老了,早该颐养天年了,既然太后娘娘提出,那老臣就倚老卖老,求皇上给个恩典,放老臣归山西故里,含饴弄孙。”


    宋振江服软服的太快,引起一片喧哗。


    宋大学士桃李满天下,满朝文武,竟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他的弟子,而这一脉的人,皆是忠君之党。


    如今宋振江隐退,他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位置变空了下来。


    吏部尚书是一个肥缺,掌管着官吏的任免与考核。


    韩乾上前还是摄政王的时候,便不下数十次的打吏部尚书的主意,然而宋振江刚直不屈,威逼利诱,不曾屈服。


    以至于到了如今,硬是没能动他分毫。


    而今太后垂帘听政,第一天就逼得宋振江告老还乡,吏部尚书的位置也就空了下来。


    宋振江双臂合拢,深深的跪了下去。


    太后神色微动,眼底闪过一丝精芒,说话甚至带了些许急促。


    “既然宋大家都已经这么说了,皇上岂有不应允的道理?”


    韩末满脸悲恸,眼底充满隐忍,拢在龙袍宽大袖子之下的手深深攥成了拳,指甲嵌入皮肉中带来的刺痛感,反倒是让他更为清醒。


    “既如此,朕便不再多留老师,来人,拟旨。”


    身后侍奉的人麻利的送上上好的兔毫笔和桃花宣纸,韩末手指微颤,好几次才将那毛笔攥在手中,下笔时由于犹豫,浓浓的轩没落在黄色的圣旨之上。


    颤巍巍地盖上玉玺,韩末甚至不敢看宋振江离去的背影,只听得高呼万岁,随后便是年迈苍老却沉稳的步伐。


    宋振江走后,殿堂中一片寂静,直到太阳高升,外面传来一声鸟叫,才将沉默的人惊醒。


    韩乾一派的人难掩野心,第一个站出来,拱手相道。


    “皇上,如今宋大学士离职,这吏部尚书的位置可就空了下来,国不可一日无君,吏部也不能一日无主,吏部侍郎李昭泽忠厚老实,为人诚恳,曾数次立下大功,臣提议,提拔吏部侍郎为吏部尚书。”


    “臣附议!”


    “臣附议!”


    那人话音刚落,周围一边传来一片迎合的声音。


    韩末眼中流动着波光,沉沉的脸色看起


    来有些阴鸷,身上散发出睥睨天下的威压,一瞬间,众人只觉得自己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甚至有些不敢抬头。


    提议的那人久久得不到回答,膝盖上是有千只蚂蚁啃咬,痒痛的很。


    额头背上沁出细密的汗珠,甚至打湿了他的朝服。


    “皇上,这李沼泽虽然忠厚老实,可是这能力嘛就……他是多次立过大功没错,可这犯下的错也不少,功过相抵,吏部侍郎便已经是他的顶端,臣以为,此举不妥。”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附和,也有人提反对意见。


    “臣以为,当朝状元陆淼是个人才,天’皇在世的时候,就曾多次赞赏他的才华,并说过,祁天有此人才,乃是国之大幸!”


    此刻站出来的便是右相萧仲恩。


    他的话有理有据,也算是站得住脚。


    有了他开头,其他人也都各自推选了自己一派的人。


    当然,人是利己动物,这个时候大多数想的都是自己。


    有门徒的人推荐自己的门徒,没有门徒的人只能暗生遗憾,却也不甘示弱。


    一时间本该整洁肃静的朝堂吵闹一片,如同东街的菜市场。


    众人吵吵闹闹,只有少数几人安静的过分,身材挺拔,清翠如竹。


    为首的赫然是安远侯宋定北。


    韩末眼睛一眯,嘴角勾出一抹冷酷而讽刺的弧度,只一瞬,便消散无烟,快的让众人只以为自己眼花。


    “母后,您怎么看?”


    太后看着满朝文武争来斗去,简直比那菜市场的泼妇还要吵闹,保养得当的脸上一对秀气的眉头皱起,眉心攒出浅浅的褶痕。


    “安远侯一直没有说话,心中可是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威仪的目光在中朝臣身上扫了一遍,沉思半晌,太后最终将目光投到宋定北身上,语气中带着些许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