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孝子闹市卖佛

作品:《朱门金刀

    妇人说话有些趣味,朱翾再次放慢了嚼饼子的频率。


    “是商人,那咱们的炙肉摊子就能继续开下去呀!”


    男子依旧找不着北,他朝着妇人求饶道


    “好娘子,你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吧!”


    朱翾心道对啊对啊,快说快说,我这蒸饼没剩两口了,吃完就不好意思站在这里了。


    只听妇人慢慢说道“你看他们行色匆匆的,必然是等坊市开了就去做买卖,生意繁忙,哪还会有空闲往咱们那旮旯地儿去!没见我说完了去村子的路,他们一声不吭就走了。”


    “这倒是,我看他们脸上立时没了兴致。”男子点点头。


    妇人继续道“你再听他们之前闲谈说的都是什么生丝之类的,要知道,生丝买卖,获益颇大,一本万利。咱们这野味,一来数目不定,获利微薄;二来路程不近,还要进山,他们怎么会看得上!”


    男子恍然大悟“娘子说得对!”


    妇人叹道“哎,就是不知你这野味能捡多长时间……”


    男子连忙出声安慰。


    眼看夫妻俩要说一些私密话语,朱翾咽下最后一口饼子,默默走开。


    走出一段距离,她又停住脚,转身回到了摊子前。


    男子立马起身邀客“小娘子可是没吃饱,要再来一个?”


    朱翾摸了摸肚子,摇摇头。这摊主实诚,做得蒸饼扎实,她吃一个就饱了,要知道她饭量可是很大的。


    “那小娘子——”


    “大叔,婶子,除了肉食,你们还可以试试炙菌子、菠菜、莴苣、葵菜、香菜、薤等,只要是平日里能吃的,都可以试试炙了放蒸饼里卖。”


    妇人听了,双眼发亮,连忙起身从摊子后走出来,追问细节。


    男子一脸不可思议“这……这些也能炙?”


    朱翾一边给妇人讲,一边答话“自然,还有鸡子、豆腐啊都行,正所谓是万物皆可炙!”


    “小娘子这说法可真稀奇,某从未听过。”男子半是疑惑,半是惊讶。野味难得,细细炙烤配着蒸饼卖,也算个稀罕物儿。


    若换了平日里常见的蔬肴,费大力气给炙了,会有人来买?


    哪家哪户没得吃啊!


    他这样想的,也这样问了出来。


    朱翾指着蒸笼里的蒸饼问道“大叔,蒸饼自家也能做,你说别人为什么来你这儿买?”


    男子挺起胸膛,自信答话“那自然是我这蒸饼好吃!”


    妇人当即笑骂“你这憨人,真是王婆卖瓜,不害臊!”


    朱翾笑道“大叔,您手艺好自然是一个缘由。但来你这买蒸饼的大都是商人旅客,商人不用说,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自然愿意尝些新鲜。但若是文人旅客呢,哎,一下船就见到从未吃过的炙菜蒸饼,他们会怎么想?”


    “想着……尝一尝?”男子不确定道。


    “没错!”妇人抚掌赞同,“我看这炙菜蒸饼可做,别说这渡口了,就是河间县里,如今也没有一家炙蔬肴,待咱们做了,就是全县头一份!头一份的名号打出去,那可了不得!”


    妇人十分有生意头脑,越想越兴奋,恨不得马上就大干一场。


    憨厚男子不停点头,他……他其实也没什么意见,反正大事小事他一向听自家娘子的。想当初摆这个蒸饼摊,就是自家娘子支使的。


    “小娘子,真是多谢你了!”


    妇人诚挚的向朱翾道谢,转头让男子抓一大把银钱来。


    朱翾连忙推辞。


    几番拉锯之后,她终于劝住了妇人,答应有时间就来替他们试试味道,钱是无论如何不会收的。


    妇人心里过意不去,还待分说几句,但摊子前来了客人,她不得不去炙肉,朱翾便趁机告辞离开。


    离开摊子后,朱翾有些感叹。


    想这位婶子不过街边一摆摊妇人,却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关于商人的一番分析,可以说是有理有据。


    除了观察力,她还不缺接受新事物的魄力和行动力。


    真是让人不可小觑!


    好在她从没有小看任何人。


    也从没觉得老祖宗的智慧比不上后人。


    朱翾转头望去——金灿灿的阳光打在妇人脸上,让人看不清她的面目,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她浑身散发出来的喜悦、干劲和蓬勃生机。真是让人心生向往啊……


    朱翾眉目渐渐舒展,整个人变得神采飞扬起来。多思无益,她要向这位婶


    子学习,撸起袖子加油干,赚多多的钱!


    ——


    朱翾信步走在四条大街上。


    四条大街是河间县最热闹的街道。


    街道主干两旁是一栋栋鳞次栉比的两层木质店铺,建有茶坊、酒肆、金银铺、绸缎庄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店铺前的空地上大都是张着一把把大油布伞的小摊,两列摊子像长龙般往东西方向延伸。


    若是站在四条街中央向左右眺望,一眼是望不到尽头的。


    大街的东边是洋河渡口。


    朱翾此时便是由东向西,朝着大街中央而去。


    随着开市的钟鼓敲响,街上的人有如雨后蘑菇,突然就冒了起来。


    朱翾放慢脚步,东瞧瞧西逛逛,当然,大部分时候她只看不买。


    一来囊中羞涩,二来街上的物品她大都不中意。


    至于光看不买会不会讨店主的嫌?


    她现在顶着一张小脸,大部分店主也只当小孩儿看稀奇。最主要的是这个小娘子懂规矩,不乱问价也不乱摸乱碰。


    截至目前,她还没有被人驱赶过。


    像现在,朱翾逛到了一家金银器店,盯着一尊巍然端像的鎏金小弥勒细细观看,掌柜的也并没有管她。


    须臾,她身旁来了一个着白襕的书生,书生的视线也落在了小金佛上,兴致颇浓。但没过几息,他就摇头晃脑,长吁短叹,瞧着十分苦恼。


    就在这时,店里冲进一蓝袍书生,满脸急色的喊道“王兄,快快快,外面有人在卖一尊大金佛!”


    “大金佛?”


    “没错,你不是想买大金佛给祖母当寿礼嘛!我看了,那金佛不仅体型大,而且做工十分精巧。”


    “郑兄,你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那摊主为了筹钱给老父亲治病,正大放价呢,可真是一个大大的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