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武,巫。

作品:《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第162章 武,巫。


    ……


    定襄城。


    李淳风来到宫门前,看着眼前阻拦的守卫,他沉声呵斥道:


    “去,告诉定襄侯吴文,说他师傅来了,让他速来见我!”


    听到他的自我介绍,守卫不敢耽搁,立马前去禀报。


    此刻。


    吴文正在修炼室内闭目凝神。


    突然,有侍卫前来禀报,说他师傅来了。


    吴文闻言,缓缓睁开眼睛。


    心中暗自揣测,师傅自己有两位师傅,一位是祝九爷,一位是李淳风。


    祝九爷在祝家村安享生活,肯定不会跑在这里,所以来人应该是李淳风。


    他赶忙起身,整理衣衫,前去迎接。


    来到宫门口,吴文见到李淳风,还有跟在他身后的袁天罡,立马上前行礼:“师傅,师伯!”


    李淳风突然伸手抓向他,吴文本能地后仰身体躲开。


    “你敢躲!”


    李淳风怒斥了一声,随后又伸手抓向他。


    这次,吴文没有躲闪,被李淳风抓住肩膀。


    李淳风一把将他推到袁天罡面前,说道:“快给你师伯道歉!”


    吴文自然知道李淳风所说的是哪一件事,弯腰行礼,态度诚恳。


    袁天罡微微点点头,似乎并不与他计较。


    三人一同进入到王宫中。


    李淳风当即又对吴文说道:“去,将灵丸取来,还给你袁师伯。”


    闻言,吴文眉头微皱,似乎有些犹豫。


    见状,李淳风当即呵斥道:“怎么,为师的话你没听见吗”


    “难不成,你也要和为师比试一下!”


    “不敢!”


    听到这话,吴文当即恭敬的行礼,然后前去将灵丸取来。


    他将装着灵丸的精美匣子递到袁天罡面前。


    袁天罡接过匣子,轻轻打开,发现正中央摆的正是灵丸,于是微笑着点点头。


    见到这一幕,李淳风也满意地露出微笑。


    看来自己的这个弟子,还没有狂妄到不认他这个师傅。


    这也就证明,他还有教化的可能,自己不用清理门户,将其逐出师门。


    李淳风坐到椅子前,严肃地看着吴文,教导道:


    “袁天罡乃是你的师伯,他向你讨要灵丸,你怎能不给,还敢对其出手,亏你还读了那么多的书,圣人的教诲你都忘了吗!”


    闻言,吴文不敢吱声,低头默默地接受师傅的批评。


    随后,李淳风又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可知,人和野兽的区别在哪就是人懂得礼义!圣贤之所以称为圣贤,就是因为他们推行教化之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人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人若是放纵自己,任意妄为,那就是礼崩乐坏。”


    李淳风叹了口气。


    “这也是为师的责任,没有教导好你,只为你答疑解惑,传授修行上的知识,却忽略了教你如何做人的道理。”


    说着,他向袁天罡行礼致歉。


    袁天罡见状,立马上前阻止。


    李淳风又看向吴文,说道:“从今日起,我会留在这里,对你悉心教导,尽一个师傅的职责。”


    对此,吴文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非常乐意。


    因为他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正好可以向师傅李淳风请教。


    “师傅,弟子给您安排住所!”


    吴文将李淳风和袁天罡安排在自己的住所旁边。


    李淳风看着他那极尽奢华的生活状况,不由得摇头叹息。


    并非修行者不能享受生活,而是像吴文这样,实在是太过了。


    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朴素的生活更容易磨练人坚毅的意志。


    而吴文这样的奢华生活,极易让他忽视身外之物,这也难怪他的心境会出现问题。


    “暂且先住下,等接下来的时间里,自己再慢慢对他进行引导。”李淳风心中暗道。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


    吴文还没有休息,而是在修炼室中继续修炼。


    李淳风也没有休息,他想找吴文谈谈心,却发现他不在房间中。


    询问侍卫后才知道,吴文正在修炼室内修炼。


    于是,李淳风来到修炼室找他。


    只见吴文正盘坐在中央修炼


    李淳风暂时没有打扰他,而是打量起这个修炼室。


    和吴文的住所一样,这里几乎也是用金银堆砌出来的。吴文从内景中退出,来到李淳风面前:“师傅!”


    “你如今的修行,已经到何种地步了详细和为师说说。”李淳风问道。


    吴文一点点向他阐述自己一路修行以来的发现和收获。


    当李淳风听到吴文利用佛教的三脉七轮修炼身心合一时,眉头紧皱,出言斥责道:


    “怎么,我道教的东西不够你学,你居然自行去学佛教的东西


    佛教的修行你懂得多少有人能够引导你吗


    难怪你的修行会出现问题!


    佛教所言,肉身是欲海,若没有大智慧,就妄图渡过,那必沉沦其中。”


    李淳风仔细地打量着吴文:“还好你的心性不错,不然如今你必出大麻烦。”


    听着李淳风的教诲,吴文也突然明悟过来。


    自己似乎确实受到了肉身的影响。


    自从自己修炼‘身心合一’以来,境界和实力虽猛然提升,但他对身外享乐的态度却悄然改变。


    就像当初他在长安城居住时的府邸,那时的他并未想着重新装修,只是打扫干净后便直接入住,反而觉得这样别有一番韵味。


    然而,与如今的生活相比


    那时的他显得颇为简朴,现在的生活几乎是极尽享受,


    尽管他一度认为这是为了不让生活琐事干扰修行,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包含了他对享乐生活的某种向往。


    这种身体上的满足,正是肉身对他意识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幸亏吴文拥有精神空间,并掌握着扶鸾请仙的术数法门,这使得他能够以理智压制住内心的欲望。


    否则,他很可能就会沉迷于这种享乐之中,无法自拔。


    对着李淳风恭敬地行礼后,吴文诚恳地说道:“还请师傅教我!”


    李淳风看着吴文诚恳的态度,心中也颇为欣慰。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你既已知错,为师自当尽力教你。修行之路,心境尤为重要。你需时刻谨记,修身先修心,心若不正,修行再高也是枉然。”


    “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就不要再修炼了,学习了解一下可以,但千万不要沉迷其中。


    为师会指点你修行正统的道家修行之法。”


    听到这句话,吴文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于是对着李淳风问道:


    “师傅,袁师伯曾对我说,肉身武道是一条绝路,这是为什么”


    李淳风回答:“这也正是为师要对你纠正的地方。


    倒不是武道不能长生,而是武道的修行之法,已经近乎断绝了。”


    闻言,吴文立马追问起来:“为什么”


    李淳风解释道:


    “武道的由来,是上古时期先民为了抵御凶兽,通过模仿天地万物所创。


    先民通过修行武道,确实掌握了各种强大的力量,其中不乏飞天遁地、掌控雷霆、洞察天地的神通。


    因此,当时的武者,也被称之为巫。”


    李淳风的话停顿了一下,叹息了一声后又继续说道:“但修炼武道,有一个极大的弊端,你如今也经历到了。”


    闻言,吴文也自然明白,李淳风所说的弊端是什么,那就是强大的肉身会对人的意识产生极大的影响。


    李淳风继续说道:“修武不修心,所以上古巫者,几乎都是野蛮之辈。


    他们杀戮成性,崇尚战争,越是强大越是失去人性。


    因此,当时征伐不断,直到诸位先贤出现。”


    “上古先贤教化众生,以礼义规范人性,并传授求仙之法,护佑自身。


    但由于当时武道盛行,所以先贤便与巫者发生了多次战争。


    最终,先贤取得了胜利。


    为了防止巫再起,先贤便通过各种方式将武道传承抹去,至此让其近乎断绝。”


    听完李淳风的讲解后,吴文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说武道断绝,就是因为它几乎没有传承留下。


    若想要修炼,要么就找到遗存于世的传承,要么就必须自己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就像吴文如今修炼的电磁场,他就是在摸索之中,逐渐开辟出的一种新传承。


    与吴文说了这么多。


    时间也过去了许久。


    李淳风转身离开,吴文也随后跟在他身后,一同回房休息。


    躺在床上,吴文回想着李淳风刚才和自己说的那番话。


    他总觉得其中另有玄机。


    李淳风是站在道教的立场,以一个道士求仙者的身份,去阐述武道落寞的问题,这难免会有所偏颇。


    而吴文自己,则是一个武道修行者。


    所以在他看来,武道的传承断绝肯定不是那么简单。


    武,是上古先民为了抵御凶兽,通过模仿天地万物所创。


    仅仅从这一点发源来看,就可以断定武道的正统性。


    诚然,修炼武道可能会影响心性,让人崇尚暴力,这不可否认。


    但要说没有解决办法,那绝不可能。


    因为一个为了生存而整天拼杀的人,他的意志得有多坚定怎么可能会抵挡不了这点区区的副作用


    因此,在吴文的分析下,他认为武道的断绝,原因绝对不会这么简单。


    其中必定隐藏着更为深刻的原因和奥秘。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