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波纹

作品:《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


    雁过留声,风过留痕,水荡涟漪,波震留纹。


    所谓波纹,是内劲爆发时,力量如潮水般倾泻而出,而形成的波动纹路。


    当招式随着这种波纹的韵律而施展时,内劲爆发的威力便能得到最为充分和淋漓尽致的展现与宣泄。


    吴文手握长枪,施展抖大枪。


    与长枪共鸣,身心合一,频率相融,宛若人枪一体。


    一枪刺出,迅猛而有力。


    枪身在弹力作用下,并非直线前行,而是呈现出螺旋弧度状的摆动。


    这并非吴文控制力欠缺导致枪身不够稳,而是放弃对长枪的僵硬控制,让其随内劲自然摇摆。


    这就是长枪的波纹攻击。


    这就像弯弓搭箭,弓弦一松,箭矢便在爆发力的推动下破空而出。


    于空中飞驰,箭矢并非笔直无曲地前行,而是箭尖与箭尾在空中自然地左右摇摆,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


    箭矢的稳定与威力,在于其飞行轨迹中巧妙地存在的两个平衡点,它们使得箭矢既能保持稳定的飞行,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蕴含的力量。


    这种轨迹与摇摆中蕴含的韵律,正是波纹的体现。


    若强行让箭身保持笔直,便相当于抑制了它本身的韧性,反而会破坏其协调与平衡,致使箭矢的威力大打折扣。


    铛!


    枪尖与对方的大刀猛然相撞。


    这一次,吴文不仅没有被对方的攻击力道所压制,反而让长枪吸收了对方的劲力,使其不再传递到他的手上。


    仔细观察之下就能发现,他手中的长枪抖动得愈发剧烈,但仿佛保持着一种特殊的节奏和频率。


    当枪身的幅度,保持与波纹相同时。


    此刻的长枪,就会犹如弹簧一般,不仅能吸收对方的攻击力道,还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蓄力。


    随着吴文再次发力,长枪的威势变得更加凌厉。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那名将领一时之间根本无法反应过来。


    他怎么也想不到,刚刚还看似对内劲一窍不通的吴文,此刻竟能如此熟练地运用起来。


    仓皇地抵挡着。


    但吴文的攻击却如同羚羊挂角,每一次都能精准地击打在他的弱点和破绽之处,让他倍感憋屈。


    骑在马背上,动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对方急忙勒马转身,想要撤退,然后利用骑兵冲锋的优势,再将吴文拿下。


    然而,又岂能如他愿?


    狭路相逢,最忌讳的就是心生退却之意。


    就在对方想要退出之时,吴文先是虚晃一枪,待其抬刀抵挡之际,他手中的长枪却猛然抽打在其坐骑的脖子上。


    战马发出一声长嘶,随后轰然倒地。


    骑在战马上的将领身体瞬间失去平衡,刚想稳住身形,但吴文的长枪便再次如影随形般突袭而来。


    连番的失利让他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抵挡。


    一点寒芒闪过,枪尖转悠地捅在他的眉心。


    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心有不甘地倒在地上。


    “呼…”


    吴文大口地喘着粗气,尽管已经解决了眼前的强敌,但他此刻也已筋疲力尽。


    长时间的思考和战斗让他感到头晕目眩,头上的头发仿佛都竖了起来,像无数根小针在刺痛他的头皮。


    “九爷,快走!”


    一直躲在一旁的祝九爷见状,连忙冲上前来。


    两人相互搀扶着,踉踉跄跄地向营地外走去。


    “咚咚咚~咚咚咚~”


    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阵沉重的马蹄声,吴文心头一紧,抬头望去。


    只见黑夜之中,一队骑兵如疾风般飞奔而来。


    心跳不禁加速,但当他看清来的是大唐骑兵后,顿时松了一口气。


    整个人身体一软,幸好手中有长枪支撑,否则险些瘫坐在地上。


    “杀!”


    随着一声嘹亮的口号,众骑兵如猛虎下山般杀入营地,迅速解决着来犯之敌。


    他们的动作迅猛而果断,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轻松。


    在这众骑兵中,有一道身影格外亮眼。


    那是一位身穿锁子连环甲的青年,他手提一杆长枪,带头冲锋。


    即便面对前方成群的敌人,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


    跟随在他身后的十几个骑兵紧密配合,犹如秋风扫落叶般,迅速清理着眼前的所有敌人。


    “得救了!”九爷满脸庆幸地说道。


    “是啊!”


    吴文也感叹了一句。


    平定营地。


    “所有还能战斗的人,都跟我来!”


    那骑兵领头青年高声呼喊,将剩余能战之人聚集在一起。


    吴文和祝九爷自然是无力再战之人。


    “跟我走!”


    青年审视了一番众人,随即提枪跃马,带领众人向营外黑夜中疾驰而去。


    留下的人打扫战场,救治伤员。


    吴文帮助祝九爷处理伤口,并搭建一个简陋的帐篷,两人便在里面沉沉睡去。


    直至第二天天明。


    吴文从帐篷里走出,放眼望去,只见营地经过昨夜的夜袭,凌乱不堪,到处都是战斗的痕迹。


    众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如同残兵败将一般,缓缓向中军大寨行去。


    快接近寨门时,寨门突然打开,一队骑兵迎面而来。


    “领军者何在?”领头者高声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兵营的领军校尉已经昨晚的夜袭中战死。


    “既然无人领军,那你们就听从我的号令。”


    领头者大声宣布:“所有人排队列好,不得喧闹,随我入寨。”


    随着一声“驾”,骑兵们带领着众人有序地进入寨门。


    高耸的寨门内,是鳞次栉比的营帐群,内部道路规划有序,将营帐分割成不同的区域。


    吴文一路走,一路仔细观察,发现这些营帐的搭建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暗含着九宫八卦的格局,既相互呼应,又保持着独立性。


    来到一处棚户区。


    这里聚集了许多伤兵,并有专门的医师在照顾。


    “你们先待在这里,等我回禀将军后,再对你们做出安排。”骑兵领头者说完,便带着队伍离去。


    吴文环顾四周,虽然这里的条件比不上他们来时见到的营帐区,但总算是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可以让他们放心地休整。


    众人纷纷涌入棚户区,各自找地方休息。


    吴文和祝九爷也找了个相对干净的地方躺下。


    “九爷,我再帮你清理一下伤口。”


    祝九爷昨夜的伤势虽然严重,但好在处理得及时,现在只需好好静养,之后就能慢慢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