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剑芒

作品:《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


    次日。


    吴文醒来后,洗漱,吃点东西,便前往东宫。


    在门口,他向守卫出示令牌,顺利进入。


    来到藏书阁,发现此时这里空无一人。


    吴文便随意地闲逛起来。


    昨天和魏征一起来的时候,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藏书阁的结构和环境上,没有仔细观察这里的藏书。


    走马观花的观看起来。


    四书、五经、军略、地理、水经、府志、花鸟鱼虫图录……各类书籍都有。


    就在转悠的时候,突然发现藏书架上居然还有武功秘籍。


    吴文饶有兴趣地从中随机抽出几本开始阅读。


    《八刀斩》,这是一本军中的用刀精要。


    《点钢矛枪法》,一本配合坐骑冲锋时长矛的使用法。


    《灵猴拳》《虎扑手》《飞鹤步》,这些拳法和吴文所学的“鹤形拳”颇为相似,同属于象形拳拳法。


    “怎么,对武功感兴趣?”


    这时,李淳风突然出现在吴文身旁。


    “嗯!”


    吴文微微点头,然后将刚翻阅一遍的秘籍放回了原处。


    “要是感兴趣,那你不妨看看这一本!”


    说着,李淳风用目光在书卷中搜寻了一番,然后从中抽出一卷,递给了吴文。


    吴文接过来,先低头看了看上面的名字,《天罡剑》。


    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感到威猛霸气。


    将其展开阅览起来。


    《天罡剑》共有三十六式。


    虚步劈剑、弓步回挂剑、叉步反撩、马步云磨、垫步点崩、转身猛击、独立上架、撤步下托、丁步横截、侧身回带、腾空正砍、撤步上挑、歇步斜穿、弓步上提、马步平推、并步捧抱、仆步旋风扫、行步挽花、虎步拦路……


    每一招每一式,都是踩在天罡步上,手中的剑也是从天罡方位击出。


    天罡方位:指的是北斗七星的柄部所指的方位。


    施展天罡剑时,脚下踏着北斗七星的步法,随着步伐的转换,天罡方位也会随之变换。


    例如,虚步劈剑:从上方至下方的劈斩,对应北斗星斗柄的指向。


    弓步回挂剑:转身回挂的动作,对应北斗星斗柄的回旋。


    叉步反撩:左脚后撤变叉步,转身从左侧反撩,对应北斗星斗柄的方位变化。


    马步云磨:以剑水平云磨,剑的运动轨迹与北斗星斗柄在空中的圆周运动相契合。


    这剑法不仅一招一式要一丝不苟,而且对方位也极为讲究。


    刚看前半部分的时候,吴文心中总感觉这天罡剑就是表演用的。


    但看到后面,他却变得极为认真起来。


    因为后面的内容,是讲述如何配合内劲施展天罡剑法,进而修炼出剑芒!


    剑芒?这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吴文以为自己看错了,有点不敢相信,随后又仔细地看了一遍。


    确认了,这《天罡剑》确实能够修炼出剑芒。


    但同时,吴文也看出来,这‘剑芒’并没非他印象中的那么神秘。


    它并非剑本身所产生的光芒,而是以极高的频率震荡手中的剑,使得剑身周围的气流随之发生剧烈的扭曲。


    当外界的光线照射在这扭曲的气流之上时,便会产生一种仿佛剑身自行散发出光芒的视觉效果,这便是“剑芒”。


    然而,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要求剑手具备高超的剑术和内劲,还需要对剑的震荡频率、力度以及光线的角度等诸多因素进行精准的掌控。


    所以,卷中的内容也标注了,非剑道奇才,至少需要三四十年的功夫才能够修炼成功。


    高频振荡的东西,别说是金属材质的剑了,就算是水,也是威力惊人。吴文心中不由感叹。


    “这《天罡剑》的三十六式,每一式都蕴含着深邃的武学奥秘与天象学识,以你的能力,应该能够练出剑芒!”


    一旁,李淳风鼓励的说道。


    吴文面无表情地将秘籍卷起来,然后放了回去。


    他现在连内劲都还没修炼出来,学习如此高深的剑法还为时过早。


    内劲,这几天有些松懈了,找个时间,得好好计划一下,该如何利用静电效应修炼。


    “怎么?不感兴趣?还是觉得太难了?”李淳风笑着问道。


    “太难了!”吴文老实地回答。


    闻言,李淳风呵呵一笑。


    “李博士,我要去读书了!”吴文拱手行礼道。


    李淳风微微点头,以示回应。


    随即,吴文朝着医药方面的书籍分类处走去。


    和祝九爷相处这么久,吴文其实知道他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学习真正的医术。


    祝九爷虽然在村中被称为医师,但实际上他并不会给人把脉,只是懂得一些药性和药理,能够对症下药。


    所以说他是医师,不如说他是药师更为贴切。


    说起来,这也是祝九爷的一个遗憾,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医师,但苦于没有良师指导,他如今的医术几乎都是通过各种渠道自学得来的。


    可惜药物方面的知识还好说,但把脉诊断这门技艺,却不是仅靠自学就能掌握的。


    吴文来到医药类的书架前,从中挑选出有关诊脉的书籍。


    《脉理精要》。


    书卷上,详细描绘了人体经络的走向,每一条经脉都如河流般在人体内蜿蜒流淌,穴位则如同河流中的礁石,关键而独特。


    他一边阅读,一边用指尖放在自己的手腕上,模拟着书中描述的脉象感觉。


    “浮脉轻如羽毛,触之即得,主表证外感;沉脉重如铅块,需深按始觉,主里证内伤……”


    时间飞快。


    不知不觉就到了晌午。


    吴文将手中的医书轻轻放下,起身活动活动筋骨。


    “饿了,吃饭去。”


    刚离开藏书阁,他就碰见了魏征。


    “吴文,做什么去?”


    “回魏大人,去吃饭!”


    “碰巧,和我一起吧!”


    “这……”


    见吴文犹豫的样子,魏征直接替他做了决定:“长者相邀,不可推辞,跟我走吧。”


    吴文只好跟随。


    魏征带着他前往正前方的宫殿。


    吴文看着眼前的路,心中有些疑惑:“魏大人,我们这是去哪?”


    “今日秦王来访,殿下宴请,我带你一同入席。”魏征解释道。


    “这不太好吧!”


    “没事!”


    魏征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吴文犹豫地跟在他身后,一同进入宫殿。


    太子李建成见到魏征,微笑着让他入席。


    当他的目光落在跟在魏征身后的吴文身上时,神情先是一愣,然后也笑着说道:“吴文,你也来了,那便一同入席吧。”


    “多谢殿下!”


    吴文行礼致谢,找了个最靠后的角落坐下。


    他侧目朝着最前方看去,端坐在首位的,手把着酒杯之人,就是当今的秦王李世民。


    吴文好奇地打量着他,发现李世民和李建成一样,都长得俊美非凡。但不同的是,李世民身上散发着一种李建成所没有的英姿飒爽的气质。


    而在李世民身后,还站着一位全身被黑袍紧紧包裹住的人。


    在这太子东宫之中,居然还有这样一个打扮神秘的人,吴文内心不免充满好奇,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对方仿佛能够感应到吴文的目光一般,微微转头,与吴文对视眼。


    在那黑袍之下,是一张完全被刺青图案覆盖的脸庞,看起来既神秘又诡异。


    瞬间,吴文感觉自己好像被什么东西盯上一样,后背不禁微微发凉。


    “无脸。”


    李世民一声轻喝。


    那黑袍人便立马转过头去,俯身恭敬地站在他身后,一动不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