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新的客人又出现在了周楚等人面前。


    这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年轻妇人。


    身上的衣服还有头上样式繁杂的配饰,都在说明着她的身份远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最起码不是刚才那个妖娆的女人能比的。


    当然,或许也只是自已没见过更厉害的贵妇人。


    周楚在心里这么对自已说着。


    贵妇人身边还跟着两个孩童,一个男孩,看上去八九岁,和周楚年龄差不多。


    另一个则是小女孩,看上去只有四五岁。


    却长的像个瓷娃娃一般,十足的美人胚子。


    周楚甚至不敢多看,急忙低头。


    “有没有识字的?”


    贵妇人看着周楚的表叔,问道。


    她的声音如同水滴落在石头上一般,让人听着极为舒服。


    “有的,贵人。”


    表叔说着来到周楚面前,把周楚提溜起来。


    “贵人,他倒是认识一些字。”


    说着看向周楚。


    “给贵人备一下千字文。”


    千字文是在来的路上,表叔临时教给周楚的。


    周楚生的俊俏。


    而且是他的表侄子。


    如果识字的话,极有可能会被贵人买回去当书童。


    书童虽说也是下人。


    却不需要干什么重活。


    给的例钱也比一般的下人多不少。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周楚张口就背。


    很快,一篇完整的千字文就被周楚背了出来。


    周楚的表叔都愣住了。


    原本他想着周楚能背上那么三五句也算是不错了。


    很多人买书童的标准,也仅限于识字罢了。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已只是教了这孩子一两遍,他就能记全了。


    即便是他,想背全千字文,都磕磕巴巴的。


    贵妇人看着周楚俊俏的长相,又听他背完了千字文,显得极为满意。


    “就这孩子吧,多少钱。”


    最终,周楚以二十两的价格被卖了出去。


    临走前,周楚的表叔把他叫到了一边,单独聊了几句。


    “这位是陆府的当家主母,陆家的情况很简单,也没有姨太太,家宅安宁,而且是高门大院,这位主母宅心仁厚,是个难得的好人家。”


    “我也算是对得起你娘的嘱托了。”


    “贵人买你回去,多半是给那位小公子当伴读书童的,你眼皮子活,我倒也不怎么担心。”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了这位表叔的良苦用心。


    “多亏了表叔,我是知道的。”


    表叔听到这话,顿时露出了笑容。


    “去吧,以后要给家里捎信的话,就来找我。”


    表叔料想的不错。


    陆家买了自已,确实是给那个男孩当伴读书童的。


    男孩是陆家的二公子,陆炜,子文心。


    陆家一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公子不在家。


    据说是在外地当差。


    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居然开始当差了。


    女儿就是之前跟着去牙行的那个小女孩,叫陆婉儿。


    陆婉儿的父亲,陆家家主,是锦衣卫的一个总旗。


    陆婉儿的爷爷,死之前也是锦衣卫的一个总旗。


    据说祖上更阔。


    只是周楚不知道家主的名讳,也不知道大公子叫什么。


    没人提起,周楚自然也不会瞎问。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周楚是知道的。


    自已的身份,不过是个书童。


    陆家人不多,下人也就五六十个。


    各房的嬷嬷,粗使丫鬟,二等丫鬟等等。


    表叔说的没错。


    这家人没那么复杂。


    刚到陆家的时候,周楚被管家带去好好洗了个澡。


    随后管家拿来了一身青色的衣服,让周楚换上。


    这衣服的料子,比周楚之前穿的粗麻衣服好了不知道多少。


    “以后你就跟在二少爷身旁,陪着他读书就行了。”


    管家叫刘成,祖上三辈都是陆家的管家。


    管家该做的事,该说的话,从小就开始学。


    从未犯过错。


    “夫人,人带来了。”


    刘成带着周楚,来到了当家主母杨氏面前。


    “过来。”


    杨氏看着周楚,温柔道。


    杨氏身旁的陆婉儿,看到周楚此时的模样,眼睛都挪不开了。


    没办法,周楚卖相本身就好。


    现在又换了一身书童的衣服。


    气质一下子就出来了。


    “你也没个正经名字,我想给你取个名字,你有想要的名字吗?”


    杨氏看着周楚,问道。


    “夫人,我想叫周楚。”


    周楚恭敬道。


    “周楚。。。这个名字还不错,那就叫周楚吧,回头我让人去官府走一趟,给你正式改了。”


    杨氏念叨了一下,就同意了。


    原本也只是想给周楚随便取个名字。


    既然周楚都想好了,她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周楚听到这话,松了口气。


    他还真怕夫人给自已安排个其他名字。


    看来表叔说的没错。


    夫人是个好说话的。


    “以后你就跟着文心吧,做他的书童。”


    杨氏看了一眼身旁的儿子说道。


    “是,夫人。”


    周楚恭敬道。


    从这天起,周楚再没饿过肚子。


    陆家哪怕是下人吃的饭菜,也远不是以前的周家能比的。


    这是周楚来到大明之后,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东西。


    与之相比,以前的那些饭菜似乎难以下咽。


    至于上一世的那些美食,如同一场虚幻的梦境。


    遥不可及。


    “楚哥儿,这是我特地给你留的吃食,你带上,省的一会饿了。”


    周楚正要去找二少爷,和他一起去书院念书。


    银翘脸色微红的带着用她的手帕包好的吃食,来到周楚面前。


    银翘是夫人跟前伺候的丫鬟之一。


    十二三岁。


    也被周楚的美色迷了眼。


    周楚吃的好了之后,自然也就长开了。


    身高蹿的也快。


    虽然只有九岁,但看上去和十一二岁的也差不多。


    原本就俊俏的面容,愈发勾人了。


    府上的丫鬟,有不少都给周楚偷偷送过吃的,或者其他的。


    就连大小姐陆婉儿,也没少往周楚身边凑。


    不过周楚一直都很有分寸。


    从未有所逾越。


    周楚很清楚,自已不过是个下人。


    如果因为自已引得家宅不宁的话,哪怕夫人再宽宏大量,也是容不得自已的。


    “谢谢银翘姐姐。”


    周楚接过手帕,将里面吃的东西取了出来,放进自已早就准备好的食盒之中。


    随后把手帕递交给了银翘。


    银翘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失望。


    她很希望周楚把自已的帕子留在身边。


    不过对于周楚的进退有度,却是愈发喜欢。


    这一个月的时间,周楚都在跟着管家学规矩。


    如今规矩学好了,周楚才算是正式跟着二公子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周楚也了解到了很多信息。


    比如大太监刘瑾,此时居然还活着。


    按照周楚学的历史,此时是正德十年,刘瑾应该早就死了。


    不知道是历史记录有误,还是说自已穿越到了平行世界。


    但无论是哪种,周楚都清楚,自已记忆之中的历史,不再完全可靠。


    今天是二公子陆炜第一天去书院读书的日子。


    夫人杨氏祖上正是三杨之首的杨士奇。


    且不论杨士奇是忠是奸,杨家可以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很多大儒都是出自杨家。


    陆家这几代基本都是粗人,要么在军中当值,要么是锦衣卫。


    锦衣卫在文人之中可谓是臭名昭著。


    当年陆炜的祖父,为了改变家中现状,让自已家里多一些文气,想尽办法才和杨家成了姻亲。


    杨家虽然没落了,但再怎么说也是书香世家,杨氏嫁到陆家,也算是下嫁了。


    陆家的大儿子刚满十三岁,就成了锦衣卫,去了外地当差。


    二儿子陆炜一向顽劣,让杨氏头疼不已。


    不得已,杨氏只好厚着脸皮,求到了自已的族叔杨顺之那里。


    杨顺之是当世有名的大儒。


    教出的学生在朝为官的不在少数。


    能拜在杨顺之门下的话,将来的仕途要好走很多。


    这就是当世的现状。


    大儒门生故吏遍布朝堂,盘根错节。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没有个好的老师,即便是再有才华,也难以出头。


    陆炜顽劣不堪,杨顺之自然早有耳闻,原本这样的学生根本就入不了他的法眼。


    不过碍于杨氏是自已的侄女,也不好直接驳了她的面子。


    于是提出了让陆炜跟着自已先学一个月,如果这一个月自已尚还满意,就让他留下。


    如果陆炜自已受不了,或者达不到自已的要求,就只能让杨氏另寻名师了。


    对此,杨氏也只能应下,却忍不住一脸愁容。


    陆炜是个什么德行,她这个做母亲的,怎么能不清楚?


    于是这一天,陆炜和周楚临出门前,杨氏让人将周楚单独叫到了跟前。


    “见过夫人。”


    周楚行礼道。


    杨氏打量了一下周楚,越看越满意。


    “这一个月可曾读书?”


    杨氏问道。


    “回夫人,不敢怠慢,一直在读书。”


    周楚回道。


    杨氏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文心顽劣,单靠他自已,恐怕学业会跟不上,你跟着他,我那族叔讲了什么,你也用心记下,回到家中再反复讲给文心听。”


    实际上,这一个月,杨氏一直让管家留意周楚读书的进度。


    发现周楚和自已的儿子不一样,不说是天纵之才,但也算得上过目不忘。


    如此一来,有周楚在身边帮衬着,杨氏能放心不少。


    “夫人放心,我省得。”


    周楚说道。


    “去吧。”


    杨氏点了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