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2 章 青龙偃月刀A货版

作品:《三国:开局二弟无敌,貂蝉人麻了

    博望


    经过诸葛亮的劝说,刘备亲率大军驻扎于此。


    两万大军屯驻在博望县,让军中很多将士都感到匪夷所思。


    博望县?


    一个小县城,城墙低矮不说,后方便是博望坡。


    一旦战败了,他们想逃都不是很方便啊。


    这种情况,对于一向善于走位,号称永不团灭的刘备军很是难以理解。


    难道这次不打算跑了?


    “这诸葛亮到底行不行啊!”


    张飞一脚踩在一块石头上,脸上满是烦躁。


    “无论他行不行,咱们都改变不了什么。”


    “你没看到大哥和他走的有多近。”


    “白天在一起,晚上在一起,就连睡觉都在一起。”


    关羽撇了撇嘴,言语间带着一丝酸意。


    抵足而眠这种殊荣,以往都是他们三兄弟之间的事情。


    在诸葛亮之前,也就徐庶和大哥睡过一觉。


    如今诸葛亮到来,完全霸占了自家大哥的床榻,让两兄弟倍感冷落。


    “嘿,如鱼得水嘛。”


    “就是不知道这水啊鱼啊的,能不能把董贼给击败。”


    “别到时候扯了半天,还不如咱们哥俩。”


    张飞仰起头,不屑的笑了笑。


    诸葛亮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是弱于徐庶的。


    人无完人,亮哥无论是在政治成就还是军事成就,都算是排名前列的牛人,唯独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是他不太擅长的。


    甚至这方面他还不如齐名的凤雏。


    要知道,后面的庞统和关张的关系都十分不错。


    军帐中,刘备与诸葛亮、徐庶、孙乾、简雍四人围坐在一起。


    “军师,如今我们已经屯在博望,不知接下来该如何安排?”


    刘备看着诸葛亮,询问道。


    如果不是诸葛亮强烈要求要驻扎博望,他是真的难以想象什么人会在这地方驻军。


    博望前方开阔直通颍川。


    后方便是崎岖的博望坡,十分不利于战败时的撤军。


    “主公,你的思想应该转变一下。”


    “不要总想着战败怎么撤,而是想要如何能够破敌。”


    诸葛亮扇了扇扇子,苦笑着说道。


    这段时间,亮哥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是不是来错了。


    刘备的人格魅力没得说。


    就是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总想着怎么跑,如何跑,这个地方适不适合跑。


    哪有统帅打仗总想着逃得。


    “孔明,那你说说,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徐庶看向诸葛亮,笑问道。


    他相信诸葛亮这么安排,必然是有缘由的。


    “敌军来势凶猛,见到我军于此地屯军,必然会升起小觑之心。”


    “我军与其交手一阵,只需小败一场,然后焚毁大营撤往博望坡。”


    “敌军见我军大营焚毁,必然断定我军无力与他们继续作战而心生退意。”


    “待得营火熄灭,敌军势必要对我军紧追不舍。”


    “而届时,我军在博望坡内的伏兵,只待敌军进入博望坡,便可纵火将其烧个干净。”


    “博望坡内杂草丛生,遍地山林,火势一旦烧起来,短时间内很难熄灭。”


    “此战不仅可以歼灭敌军部分主力,还可阻碍敌军后续部队兵临宛城的时间,为我军争取相当长的宝贵时间。”


    诸葛亮起身,走到舆图前说出自己的计划。


    “妙,妙计啊!”


    “楚王那边已经派人前来,再有半个月就可以抵达。”


    “只要咱们拖住敌军,等到援军一到,未尝不能击溃董贼。”


    刘备眼神一亮,笑道。


    ...


    堵阳


    “父亲,已经探清楚了,敌军如今驻扎在博望县。”


    黄叙大步走来,对着正在查看锦囊的黄忠说道。


    “咦,这不是主公给你的锦囊吗?”


    “让孩儿也看看。”


    黄叙走到黄忠身边,笑着拿过丝帛。


    “主公提供了不少消息。”


    “刘备请了一位军师出山,被称为卧龙。”


    “据说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谋。”


    “再结合这锦囊上所书内容,为父很是好奇,若对方有神鬼莫测之谋,为何能被猜得如此透彻?”


    黄忠一脸茫然的看着儿子。


    “主公信上说,敌军以诈败之计引我们入博望坡,然后大概率使用火攻来烧我们。”


    “父亲,你说敌军之中不会有我们的人吧?”


    黄叙摸了摸下巴,一脸好奇的猜测道。


    “不太清楚。”


    “既然主公如此说了,那咱们小心应对就是。”


    黄忠捋了捋已经掺杂银丝的胡须,说道。


    “黄将军说的是。”


    “主公已经给了如此多有用的情报,那么此战必然能够取胜。”


    李典连忙附和道。


    曹操倒台之后。


    也就有那么三瓜俩枣还在守着所谓的忠义。


    李典、史涣、韩浩、牛盖等几十位将领早就已经投了。ωww.xSZWω㈧.NēΤ


    说起来,他们也算全了忠义。


    毕竟曹操再怎么劣势,他们都没想过投降。


    如今曹老板再无可能,他们也得为自己以后考虑。


    不过投降之后,他们在董军的地位明显是不如以往。


    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一群降将,又怎么可能地位反超董裕麾下嫡系?


    翌日


    黄忠率大军两万启程。


    浩浩荡荡直奔数十里之外的博望。


    得知董军逼近,刘备则是亲率麾下最精锐的兵将列阵以待,而非是留守营寨,以防守的姿态面对强敌。


    “有营不守,偏偏出来和人家打。”


    张飞发着牢骚,神色不满的看向跟在刘备身旁的诸葛亮。


    “好了三弟,这个时候就不要说这种话了。”


    “以免影响了军心。”


    关羽摇了摇头,虽然他也看诸葛亮不爽,但还是开口提醒了一句。


    不爽归不爽,但正事和私事还是分的清的。


    “二哥,你这新刀如何,用的还舒服吗?”


    张飞看了一眼关羽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问道。


    “一般吧。”


    “料子不如那把,但总归是比寻常的好上一些。”


    “待以后战事平息时,某在寻一铁匠好好锻造一把好刀。”


    关羽抬起青龙偃月刀,重量明显不如自己原来那把。


    如今这把刀虽然也叫青龙偃月刀,但顶多是个A货。


    重量才不到七十斤,材料也并非上好的镔铁。


    毕竟要的急,没办法仔细搜罗好料子以及好匠人。


    “差不多就行了,你岁数也上来了,太重的也容易提不动。”


    张飞瞥了一眼这口新刀,咧嘴调侃道。


    “哼!”


    关羽脸色一沉,冷哼一声。


    他!


    关羽!


    提不动刀?


    你是在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