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0 章 岂不美哉

作品:《三国:开局二弟无敌,貂蝉人麻了

    在拿下中原的这些时日,董裕虽然坐镇中原没有亲自到各处,但却并不妨碍各支兵马的进度。


    捷报频传,几乎没有太多的阻碍。


    攻略中原最大的障碍就是曹操,在曹操倒下后,其他的小诸侯也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江东手中夺庐江、九江。


    青州田楷主动派人送来书信投降。


    原本占据琅琊、东海两郡的臧霸和赵云拉关系,最终从董裕手中讨到了一个平东将军后,也是率众归附,并亲自率军把不愿投降的昌豨给讨了。


    “地虽然拿到了,但是这人心怕是还需要一些时日。”


    董裕放下一封封战报,感叹道。


    在一封封战报之中,同时还包含着各军将领在收复各地时遇到的阻碍。


    其中大多数都是唱衰董家之人。


    可以说,董军是盯着臭鸡蛋、烂菜叶子收复的各地。


    “民心需要时日,急不得。”


    郭嘉笑了笑,显然是已经想到各地对董家的骂声。


    砰——


    “笑笑笑,还笑。”


    “有那么好笑?”


    “老子挨骂你开心是吧?”


    董裕拿起一个果子,丢在郭嘉的头上。


    “哈哈哈,急了。”


    “不用急,慢慢来吧。”


    “只需各种仁政如数执行,百姓自然能够体会到主公的仁德。”


    “打天下需要武力,治天下则需要仁德。”


    “这仁德之名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


    郭嘉也不恼,捡起果子就吃了起来。


    “如今淮水一带已经尽归于我。”


    “豫州初定,混乱不堪,恐怕得需要一个文武兼备之人才能够稳定局势。”


    “不知诸位觉得谁能担当此任?”


    董裕捋了捋胡须,有些头痛的问道。


    他手底下人虽多,但是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派谁去。


    贾诩?


    的确文武兼备,但他去了怕是会让董家的名声更臭。


    毕竟人品太差,手段太脏,为了效率难免会用些激进的手段。


    “京兆尹杜子绪文武全才,倒是可以,不过主公需要在长安有自己的人,杜袭不能动。”


    “除此之外,河内、幽州等地的郡守、刺史皆不能乱动,一时间属下也不知道谁人能够胜任。”


    郭嘉皱了皱眉,也是有些为难。


    “主公是否忘了一人?”


    崔琰捋了捋胡须,笑着问道。


    “不是你吧?”


    “你要当毛遂?”


    董裕挑了挑眉,反问道。


    “不不不。”


    “在下虽然也能胜任,但此番在下欲要举荐之人,乃是王朗,王景兴。”


    “他虽然曾是曹操帐下之人,却不过是一个中立之人。”


    “陶谦得势时他为徐州之臣,刘备得势之时,他亦是徐州之臣。”


    “投曹,不过是因为徐州被曹操所得。”


    “如今中原之地尽为主公所有,他自然是主公之臣。”


    崔琰连连摆手,旋即开口说道。


    王朗这个人,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


    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是他在演义里被骂死的形象。


    殊不知王朗是个文武全才。


    文能辩经,武能统兵。


    历史中就是老王坐镇会稽,曾数次击退来犯的孙策。


    没错,是孙策而不是孙权,这个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至于忠诚度倒也不用担忧。


    老王这个人算是个明白人,一辈子在乱世中求生,最终得以善终,足以见得对方并非是忠诚于汉室的老顽固,而是一个愿意依附强者明白人。


    “嗯,我记得王朗就在军中是吧?”


    董裕捋了捋胡须,询问道。


    “在军中,不过因为被马超气得不轻,现在还在休养。”


    崔琰神色古怪地说道。


    “...”


    “让人传他过来吧。”


    董裕有些无语的瞥了崔琰一眼,开口吩咐道。


    马大炮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老王也实在是倒霉,明明是想在曹操面前露一手,结果拉了泡大的。


    两军阵前被骂的狂吐鲜血,这气性属实是大了点。


    半个时辰左右,王朗被典韦领了过来。


    “王朗,见过大将军。”


    王朗拱了拱手,对着董裕作揖行礼。


    “久闻公之贤名,今日召见,是希望你接任豫州刺史一职。”


    “不知公可愿往?”


    董裕打量着头发明显白了许多的老头,开口问道。


    【姓名】:王朗


    【性别】:男


    【年龄】:45


    【武力】:39(巅峰54)


    【统帅】:80(巅峰85)


    【智力】:90(巅峰92)


    【政治】:91(巅峰95)


    【特殊】:坐镇:执政一方时,自身政治+3,若遇来犯之敌,自身统帅+2;


    大儒:专研古籍经典时,自身智力+5。


    岂不美哉:当劝说他人投降时,自身智力+2,若自身智力比对方高,则额外使对方智力-3


    又是一个三条特殊词条的人。


    不过董裕也看出来了。


    拥有第三条特殊的人,肯定是有一些奇葩的行为。


    比如马超的大炮,王朗的岂不美哉。


    “啊?”


    “我?”


    王朗都愣了。


    他没反应过来。


    不是,我也算是降将了吧?


    一上来就是豫州刺史?


    “咳咳。”


    “王景兴,大将军在问你话呢。”


    崔琰轻咳两声,提醒道。


    “老夫愿望。”


    “老夫定将竭尽全力,安抚民心,抵御贼寇,使豫州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


    闻声,王朗立刻反应了过来,赶忙拱手一拜。


    “豫州之事非同小可。”


    “除了安抚民心,恢复民生之外,还需抵御外敌,屯田以供军需。”


    “仅你一人怕是力有不逮。”


    “我会派一员大将辅佐与你。”


    董裕看着面前的王朗,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的下。


    “如此也能让老夫轻松一些,否则这担子太重,实在是让老夫无暇他顾。”


    “有了大将军安排的人来帮衬,老夫怕是也能得闲看看书,岂不美哉?”


    闻言,王朗丝毫没觉得这是董裕在给他身边安插人手,而是十分开心地笑道。


    还好不是在劝他投降。


    董裕眼角微微抽搐,忍不住想道。


    “行了,豫州被袁术破坏的百废待兴,怕是得让你多多劳累一阵子了。”


    “若有什么需要,派人送信到雒阳。”


    董裕摆了摆手,安慰道。


    他知道豫州刺史是个苦差事,没看到崔琰这厮都不愿意主动接吗?


    看到老头这么乖顺,董裕自然也是心中不忍。


    “那就多谢大将军了!”


    “如今豫州局势混乱,老夫还得尽快上任为大将军分忧。”


    “就不多叨扰大将军了,告辞。”


    王朗拱了拱手,喜滋滋的拱手告辞。


    对别人来说这的确是苦差事,可对于头一次爬上这么高职位的王朗来说却是一个美差。


    故而十分着急去上任一展拳脚。


    “且慢,合肥城被付之一炬,但江东不可不防,还需另建一座新城,地址我再研究研究。”


    董裕出言叫住王朗,说道。


    “合肥?”


    “合肥老夫曾去过。”


    “那里建城属实不太合理,若是能向西北的淝水边上建城,或许能够对我军更加有利。”


    “淝水可直通寿春,而敌军从巢湖进军,就需要下船步行数十里才能抵达此处。”


    “此举不仅可以使我军来援方便,粮草运输通畅,还能迫使善于水战的江东军下船步战,岂不美哉?”


    闻言,王朗立刻眸子一亮,伸出大拇哥来了这么一句。


    听到老王头的建议,众人不禁眼神一亮。


    貌似这老头说的很是有道理啊。


    “呃,这是老夫的一点拙见,还望大将军莫怪。”


    见众人都不说话,王朗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赶忙尴尬的笑了笑。


    “就依你之策,你选址建城。”


    董裕当机立断,下令一切凭王朗的建议来。


    “大将军胸襟宽广,广纳谏言,真乃明主也,若能辅佐明主建立不世功业,老夫也能名垂青史,当真美哉啊!”


    王朗心中无比感动啊,没想到自己的建议还能被采纳。


    换做寻常人,自己一个投降的人,估计得坐一辈子冷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