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1 章 长安局势

作品:《三国:开局二弟无敌,貂蝉人麻了

    第261章长安局势“子和。”


    “前将军。”


    “前将军。”


    听到声音,众人立刻看去,却见到数年未见的董裕竟然终于赶了回来。


    “姐夫,诸位尚书。”


    董裕拱手还礼。


    “何时回来的?”


    “可曾见过相国?”


    李儒点了点头,询问道。


    “刚进城不到一个时辰,已经见过我父亲了。”


    “本来寻思问问他如今的形势,结果他不愿意提及此事,让我来尚书台找你。”


    董裕随口说了一句后,提及此番前来的目的。


    “唉。”


    “我与前将军到偏殿商讨战事。”


    “你们无需再讨论此事,处理好手上的政务即可。”


    李儒对着众多尚书叮嘱了一句后,与董裕来到尚书台的另一处殿宇。


    这处殿宇中,一张巨大的舆图挂在墙壁上。


    显然,李儒时常在这里思考退敌之策。


    “敌军从陇县进入三辅,段将军、李将军担心敌人深入后,会对好不容易有所好转的三辅造成破坏,于是于渝麋与敌军交战。”


    “初战,我军大破马腾、韩遂的兵马,斩敌首级七千余。”


    “本来经此一役,韩遂、马腾的联军已经撤回陇县。”


    “可是在半个月后退而复返。”


    “段、李等将军见此提兵,只不过这一次,从褒斜道杀出一支人马,自后方与韩马二人的叛军夹击我军。”


    “这才致使我军大败,董越将军被斩,我军死伤多达万人,可以说是损失惨重了。”


    “此战之后,从长安、河东等地征调了两万余人补充军力,由于都是些新兵或是郡兵,战力有限,所以我军一直都在输。”


    “如今敌军已经兵进郿县,若是郿县被破,那么就只有美阳这最后一道防线。”


    李儒一五一十,将自开战以来,己方的局势说与董裕。


    “应该是早有准备。”


    董裕神色严肃,目光在陇县以及褒斜道的位置上来回闪过。


    第一次的失败,是为了让董军掉以轻心。


    从而给从后方包夹的益州兵争取机会。


    刘焉这次是下了血本,不然韩遂、马腾这两个无利不起早之人,不可能用这么大的筹码来陪他演。


    七千人的阵亡,在西凉那个人口极其稀疏的地方,已经不是小数目了。


    整个凉州地广人稀,汉人的数量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十万人。


    就算是加上羌人,撑死了也就七八十万。


    七八千人的军队,在凉州已经不能算是小军阀了。


    “我也有所猜测。”


    “刘焉此次应该是真的想要从我们手中抢走小皇帝。”


    李儒点了点头,很是认同董裕的看法。


    “此次我只带回了一万余兵马,再加上两千的飞熊军,这应该是长安全部的能战之兵了吧?”


    董裕皱着眉头,开口说道。


    “一万多...虽说有些少,但若坚守,等敌军粮草断绝,到也能够守住。”


    李儒先是皱眉,旋即眉头又舒展开来。


    “不,不能坐以待毙。”


    “益州钱粮丰足,虽说运粮艰难,但是几万大军的供给还是能够供应的上的。”


    董裕摇了摇头,显然不是很认同李儒的保守策略。


    益州乃天府之国,再加上此时刘焉还没和张鲁翻脸。


    巴蜀加上汉中两大沃土的粮食供给,如果拖的话,能不能把敌人拖死董裕不知道,但是董裕这边绝对会被拖到吃土。


    董家现在是有钱粮,但大头都在雒阳以及冀州囤积。


    这两地往长安调粮,运十万石,路上就得被吃光八万石。


    长安这边除了老爹挖坟换来的钱之外,可没有太多的粮食储备。


    要知道,董卓以及这帮西凉军将士是很奢靡的。


    由于董卓没能建立郿坞自己独享,那些从雒阳抢夺的那些粮草早就被挥霍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一些值钱的东西没能变现。


    也就是这两年李儒精打细算,通过关中平原丰收了一波,这使得长安暂时并不怎么缺粮。


    可若是要硬拼底蕴,他们是很难拼得过对方的。


    “那你准备如何?”


    “马腾、韩遂二人的兵马多达四万之众,刘焉的益州兵也有一万余。”


    李儒神色担忧的看向董裕。


    “马腾、韩遂不过一群乌合之众。”


    “刘焉的益州兵久疏战阵,不足为惧。”


    “一万精锐足矣。”


    “何况还有两千飞熊重骑。”


    董裕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并没有过于担忧。


    朱儁、曹操、袁绍自己都打过了,区区马腾和韩遂,他已经不会太过重视了。


    韩遂虽然人称黄河九曲,但为人过于惜命,稍有失利就会卖队友。


    马腾则要好对付许多,这个人玩脑子是不行的,韩遂之所以和他结拜,更多的是看重他的勇猛。


    至于益州,正如董裕所说的,益州虽然叛乱不断,但是互相攻伐的时候常常手下留情,很少有认真打的时候,毕竟怎么打都是益州自己人。


    “姐夫,我明日一早便率军前往郿县。”


    “长安就暂时交给你了,多事之秋,谁乱杀谁,莫要留情。”


    董裕神色严肃,对着李儒提醒道。


    “这种事不需要你来提醒。”


    “老夫知道该怎么做。”


    李儒点了点头,宽慰道。


    在后方搞风搞雨,玩弄一些阴谋诡计,李儒绝对是行家。


    董家入主朝堂这么多年,那些人已经了解了李儒的行事作风。


    可以说,有他在,长安城内的一些反对势力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嗯,此战不会僵持太久。”


    “如今已经入秋,入冬之前,我会解决这些跳梁小丑。”


    董裕目露凶光,显然已经动了杀意。


    长安城这边被他抽调的太狠,以至于面对本应该足以应对的敌人,却接连战败,损兵折将。


    这件事,董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是段煨、李傕太菜,是董裕这个队友把他们给耽误了。尐説φ呅蛧


    “也不要太过心急。”


    “长安一年半载的是不会缺粮的。”


    李儒拍了拍董裕的肩膀,安慰道。


    “行了,不耽误的你处理朝政了。”


    董裕笑了笑,说着就要离去。


    “且慢。”


    “子和,虽然我知道这件事提起来还有些早,但终归是要考虑的。”


    “董盈...是不是有些不太适合?”


    李儒叫住了董裕,隐晦的提及了一下子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