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1 章 是俺不算人还是你不算人

作品:《三国:开局二弟无敌,貂蝉人麻了

    刘虞虽然调动了十余万大军,但是如今已经濒临夏末。


    尤其是幽州,相比于冀州刚刚摸到秋天的尾巴。


    幽州的早晚已经十分的寒凉,自然不可能现在就与公孙瓒开战。


    冬季不宜大规模动兵,刘虞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等度过这个冬季之后再与公孙瓒开战。ωww.xSZWω㈧.NēΤ


    按照刘虞的想法来,这次大战必定不会太快。


    将会是一场持久战!


    如果现在去打公孙瓒,一个月内解决不了战斗,那么大军将面临刺骨的严寒。


    其实还是刘虞高估自己了。


    如果按照董裕的想法来,刘虞打输都用不了一个月。


    这还是算上了行军的时间。


    “主公,这是雒阳以及魏郡、赵国、巨鹿、甘陵以及安平国今年的各项税收。”


    荀攸捧着好几卷简牍,将其放在了董裕面前的桌案上。


    “这么多?”


    “赵国、甘陵国还有安平国,他们也交税吗?”


    董裕很是诧异啊,不解的翻看着各郡、县的税收情况。


    “无论是赵国还是甘陵国亦或者是安平国,其实都已经是名存实亡。”


    “赵王刘圭虽有国名,实则并无多少封地了。”


    “至于甘陵国、安平国,要么是其王绝嗣,要么就是被先帝处死。”


    荀攸叹了口气,在一旁解释道。


    甘陵国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名存实亡,最后一代甘陵王刘忠已经去世,但是因为黄巾之乱的缘故,他曾经被俘虏过,其膝下子嗣也全部被黄巾贼所杀害。


    这也导致老王再也生不出儿子来继承王位。


    至于安平王刘续也是黄巾留学生,虽然他没被黄巾绝嗣,但却被刘宏给绝嗣了。


    因大不敬之罪被剥夺王爵同时处死。


    唯一幸免的赵王刘圭,经历了这么多次黄巾贼、黑山贼的反复敲门,他早就已经放弃抵抗了。


    可以说,大汉的诸侯王是很惨的。


    “哦。”


    “怪不得我父亲总催我多生点孩子。”


    董裕暗自点了点头。


    这么大家业没个孩子继承还真不行。


    说给你除了就除了。


    “什么?”


    荀攸有些没听清。


    “没什么。”


    “我看看,有问题再唤你。”


    “对了,天气再有月余就会进入冬季。”


    “入冬的准备要做好。”


    “另外派人到附近的村落,如果有撑不过冬季的百姓,能帮就帮。”


    “反正现在士兵闲着也是闲着。”


    董裕点了点头,旋即对着荀攸提醒道。


    “主公仁义。”


    “在下代百姓谢主公。”


    荀攸满是敬佩的对董裕说道。


    “啥呀。”


    “能提前解决就提前解决呗。”


    “要是闹了雪灾,最还不是得从府库拿钱救济灾民?”


    “左右都是拿钱,先把钱拿出来还能少死一点人。”


    董裕白了荀攸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朝廷名存实亡,当地爆发自然灾害,受灾的百姓自然得他们这些诸侯来救济。


    “...”


    “主公,这里就咱们两个人,你这么说倒也无妨。”


    “到了外面,你得说一切都是为了苍生,去取钱财又算得了什么。”


    荀攸微微扶额,赶忙提醒了一句。


    假仁假义固然看起来很虚伪。


    可是架不住这年头就喜欢吃这一套。


    该装的时候还是得装。


    这样才能够获取民心,赢得名望。


    荀攸这句话,让站在门口靠着墙的典韦瞬间不乐意了。


    “咋滴,俺不算人?”


    “咋就是这里只有两个人?”


    “是俺不算人还是你不算人?”


    典韦气呼呼地走了进来,凶巴巴的瞪着荀攸。


    自从上次荀攸说要撂挑子不干了之后。


    典韦的目光总是喜欢盯着荀攸,仿佛生怕他偷偷跑了一样。


    甚至荀攸还发觉,自己家门外的侍卫多了一倍。


    “我...我刚刚没有注意到你。”


    荀攸一脸幽怨的盯着典韦。


    他算是知道了什么叫秀才遇见兵。


    这种人真的一点都不能得罪。


    一旦得罪了,后面都是事。


    “俺一直盯着你。”


    典韦用两根手指头,在自己眼睛和荀攸的眼睛间来回比划了两下。


    “主公...你看他呀。”


    “这几天属下府门外的士兵都多了一倍有余。”


    “他这是监视我啊。”


    荀攸指着典韦,一脸委屈的诉苦道。


    “你不该被监视吗?”


    “我哪里该被监视?”


    “你们两个够了,出去吵去。”


    看着大眼瞪小眼的两个人,董裕忍不住喊道。


    调解?


    调解个毛啊。


    典韦平时也没什么事做。


    既然好不容易找到点事,那就让他去做呗。


    就当是给荀攸多一点安全感好了。


    “你说,我到底哪里该被监视了?”


    “我那是为了保护你!”


    “我需要你保护,我也是会功夫的!”


    “就你那点皮毛,我一只手你都打不过。”


    二人一边拌着嘴,一边离开了书房。


    “这两个...”


    董裕无奈的摇了摇头。


    荀攸虽然长得憨厚,其实活跃的一批。


    其实汉末很多谋士,仅从外表你是很难分辨他们有多牛的。


    例如看起来胖乎乎,人畜无害的贾诩。


    如同浪荡子一样的郭嘉。


    还有那一米八多将近一米九的诸葛亮、程昱。


    “还得是冀州啊。”


    董裕靠在椅背上,看着冀州的税收。


    大汉的税收颇为的繁琐,各种税目加在一起多达二十余种名目。


    不过大部分百姓能够涉及到的也就是田税和口赋,其余的诸如盐、铁税、海租、市租、假税等,许多百姓一辈子也接触不到。


    “钱七千余万,各种粮食多达百万石。”


    “就这还只是收上来的...”


    董裕惊叹于冀州仅仅几个郡就有如此多的税收。


    这个税收,让董裕有些惊叹的同时,又开始眼馋其各世家来。


    他们兼并了那么多土地,又隐藏了如此多的隐户。


    他们得有多少钱?


    得叫个专业人士过来当自己的顾问才行。


    [注,具体不会算,也算不明白,同时也没有多少文献记载东汉末年的年产量、税收等,仅凭借收冀财货,县官斥卖,合30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租税之半,能够大致得出当时天下半税为六十亿钱,其中不包括赋和内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