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章 大圣人

作品:《三国:开局二弟无敌,貂蝉人麻了

    北方这一战,关注的诸侯势力是非常多的。


    毕竟事关整个天下黄河以北的归属权,一旦真的坐稳了河北,那意味着要不了多少年,天下就会出现一个实力强劲的诸侯。


    幽州·蓟县


    刘虞神色阴沉,良久之后,将手中得到的情报拍在桌案上。


    “明公,不知出了何事?”


    田畴看到刘虞脸色难看,不由问道。


    “唉,本初败了。”


    “汉室...汉室危矣。”


    刘虞长叹一声,无奈的摇头。


    身为真正的汉室宗亲,刘虞对于此战的结果感到无比的难受。


    董裕作为董卓的儿子,乃是真真正正的逆贼。


    欺辱皇室,残害百官,盗掘皇陵,废立皇帝。


    相比之下,袁绍的心思虽然也不纯粹,可刘虞并不知道袁绍的逐鹿之心。


    袁绍一直表露出来的也是一个大汉忠臣的模样。


    不久之前还与他书信往来,欲要让刘虞遥领尚书事,以此来制衡被董家所胁迫的朝廷。


    毕竟刘虞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


    整个大汉除了他之外,再没有血脉上如此纯净的皇室血统。


    要知道,刘虞可是当年光武帝时期,废太子东海恭王刘强的直系后代。


    当年的刘强也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仅仅是因为知道刘秀喜欢阴丽华的儿子,所以主动辞让太子之位。


    这也导致刘虞这一脉一直都颇受历代帝王亲近。


    如今皇室衰微,刘虞这个流淌着皇室血脉的人,应该支棱起来。


    只可惜,刘虞过于迂腐、仁厚,直接拒绝了袁绍的提议。


    “主公,其实无论董卓夺取冀州,还是袁绍夺取冀州,结果都是一样的。”


    “唉,袁绍也未必是忠良之辈。”


    田畴摇了摇头,若有深意的说道。


    “子泰,怎能如此说。”


    “本初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家,袁家世代忠良,以后这种话可莫要再说。”


    刘虞神色一变,立即不悦的提醒了一句。


    在一个仁厚、宽仁的人心里,世间大部分人都是好人。


    刘虞就是这种人。


    哪怕是公孙瓒这种人品也很差的人,刘虞都在想办法去与他友好合作。


    如果说汉末需要选出一个大圣人来。


    刘虞应该完胜所有人。


    或许,刘大爷最让人诟病的,只有好色这一点了。


    传闻中,刘虞宁愿自己穿补丁衣服,也要给府中的美姬穿上漂亮、性感的裙子。


    所以你就说吧,董裕好点色怎么了?


    这么一个大圣人都这么好色...这不算是什么缺点了。


    就在二人交谈之际,鲜于银从堂外快步赶来。


    “明公,公孙瓒那个王八蛋又派人四处骚扰百姓,如今府衙门外已经有大量的百姓前来鸣冤。”


    “这个人没救了,不给他点教训,他改不了。”


    鲜于银涨红着一张脸,没好气的说道。


    如今幽州的盛况,全赖刘虞在这里苦苦撑着。


    在刘虞来之前,幽州一片萧条,流民遍地向南走。


    刘虞来之后,大力整顿吏治,改善民生,不仅仅幽州的百姓过得好,冀州的流民也在不断的涌入幽州。


    这也使得幽州的人口大量增加,百姓也算是难得的吃饱了几年饭。


    只可惜有人缝缝补补,就有人在后面搞破坏。


    公孙瓒就是那个搞破坏的人。


    “什么?”


    “公孙伯珪没完了吗?”


    “他简直是欺人太甚。”


    刘虞神色一怒,拍案而起。


    公孙瓒最可恨的不仅仅是抢掠百姓财物这一件事。


    最可恨的是特么他不抢自己人的,而是抢他刘虞治下的百姓。


    公孙瓒也知道自己治下没什么东西可抢了,百姓们过不下去,大部分都跑到了刘虞这里。


    这就造成了一个局面,刘虞成了公孙瓒的韭菜。


    “对啊明公,他简直欺人太甚!”


    “末将愿意亲率兵马,给公孙瓒一个教训。”


    “我这就写信怒斥他,让他给一个说法。”


    鲜于银点了点头,恶狠狠的请战,却不想刘虞竟然还想用爱来感化他。


    “什么?”


    “明公,还写信啊?”


    “你都写不下十回了,可是他改了吗?”


    鲜于银抓了抓头发,抓狂的质问道。


    “圣人云,人之初,性本善。”


    “不要妄动兵戈,公孙瓒虽然品行不端,可也是大汉的将领,这些年镇守边关,也算是立下了不少功劳。”


    “若能劝导他向善,对于大汉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刘虞叹了口气,再次露出了那副劝人向善的仁厚模样。


    这一幕看的众人都头皮发麻。


    诚然,当初他们是真的被刘虞的仁厚所吸引。


    可如今他们是打心里痛恨这种仁厚。


    你就不能狠一下子?


    你可是幽州牧啊!


    “明公,有...有圣旨。”


    张逸快步跑了进来,大声喊道。


    “圣旨?”


    “董贼又要做甚?”


    众人先是一阵诧异,又有些茫然的互相对望。


    “走,随我去恭迎圣旨。”


    刘虞倒是没想那么多,起身正了一下衣冠,恭恭敬敬的就要去接旨。


    “哎呀,明公啊,这圣旨何须理会啊?”


    “天子被困于董贼之手,这圣旨是董贼之意,而非天子之意啊!”


    “让人将圣旨拿来就是,何须亲自恭迎。”


    田畴无奈的拉住刘虞,苦口婆心的说道。


    如今的圣旨还需要恭迎吗?


    你是不是还要跪下接啊?


    你那是跪天子还是跪董贼啊。


    “这...吾等身为臣子。”


    “明公,你快闭嘴吧。”


    “你这要是毕恭毕敬的接了旨,不是在告诉世人,董贼他不是贼吗?”


    见刘虞又要讲大道理,鲜于银立即打断了刘虞施法。


    “这...”


    “好吧。”


    刘虞觉得此屁也有几分道理,于是便不再坚持。


    不多时,圣旨便被人拿了进来。


    “圣旨上说,不允许明公再对公孙瓒的大军予以供给。”


    “并说明公孙瓒行为僭越,若是不把军队撤出冀州,安心镇守卢龙塞,朝廷便向天下昭告公孙瓒欲有谋反之意。”


    田畴摊开圣旨,给刘虞解释道。


    “公孙伯珪近几年的行事确实有些不合规矩。”


    “断了他粮草也好,让他长点记性。”


    刘虞细细品了一下,觉得圣旨说的事情的确是真的。


    公孙瓒这些年确实越来越放肆了。


    劫掠百姓,擅自用兵,甚至还派兵抢占了冀州数郡。


    对于这件事,其余人也没有反对。


    毕竟他们虽然痛恨董贼,但也不待见公孙狗贼。


    于是,一直在供给公孙瓒粮草的刘虞,第一次给公孙瓒断了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