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2 章 城南乌衣巷

作品:《楚兵

    “这里真热闹,地面都是青砖的,铺面好大,好气派。”


    “这衣物太贵了,千儿不要,七贯钱家里要攒两年呢。”


    “一点胡饼,一点烧鹅两百钱?抢钱呢你这是。定哥哥,不要了,太贵了。”


    幽州城南,乌衣街巷。


    槐树成荫的尚善街,市坊林立,


    门铺前人山人海,目之所及,全是形形色色的赵人,一片黑色幞头的海洋。


    街道上,偶尔有几辆马车里,传来小姐丫鬟们的怒骂。


    堵马车喽!


    在城南尚善街这种地方,赶马还真不如走路快。


    比起横贯东华门、西华门的天街大道,


    位于南城,东起内水局,西至德胜门的这条尚善街,


    在商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街穿过了东市西市,一路上还有酿酒坊、染布坊、牛坊、羊坊……等等,


    这里虽然是三教九流聚集,没什么上档次的人物存在,可就是这种原因,导致此地人多啊。


    赵元始四年,一个十里幽州街,竟然有几十万人的市场,加上外来人口,


    此地甚至有超过百万人流的规模,这种繁华程度可谓开历史先河。


    真香原理在哪都存在。


    一开始,幽州的达官显贵,尤其是赵人权贵,


    他们很不屑来城南投钱,认为降低了身份。


    可看见那些有眼光的商贾挣得盆满钵满,尤其是马桥爷,一次性居然缴纳两万三千贯的赋税?


    如此情况,武川族人们也坐不住了,


    赵元始四年,十一月,


    此刻,幽州城南寸土寸金。


    哪怕就是一间小院里的柴房、菜地,也有外地商客要租。


    清河乡村来的千儿,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幽州街上的人,比九月丰收时的麦穗还要多。


    一路上,定皇子带着她四处闲逛,这瞧瞧那看看,


    过去几个月的惆怅,渐渐在千儿脸上消失了。


    就是啥玩意都没买,千儿节俭惯了,什么都觉的贵,都想替定哥哥省点。


    只是,千儿没有注意,


    这一路,身后跟着的四个随行女子,皆是面露鄙夷。


    她们都是官宦小姐,做梦都没想到,这个定皇子竟然喜欢一个没见识的乡巴佬。


    烧鹅可是朱雀军的名菜,这些火头营下来的,当然不一样啊。


    胡饼对赵人是巨大意义的,尤其是军中胡饼,更是口味绝佳。


    才两百钱?哪里贵了。


    “你们两个少腻歪一下能咋的?快过来,今日是陪大娘逛街,你们两个还要感谢大娘呢。”


    惠安坊绸缎店前,


    李娘子跟贞娘子,互相埋怨没有好的料子,


    她们在几十个黑衣武者的保护下,终于是逛完了几家绸缎店。


    可打贞娘子一出来,本就和姐姐心绪不佳,


    却看见李定跟千儿咯咯笑着,当即心情就更不好了,


    毕竟自己的难受固然可恨,但儿子的开心,更不能忍受。


    凭什么她和姐姐一件合适的衣服都找不到,他们两个却如此愉悦,


    贞娘子决定要一起受苦,大声怒斥两人道,


    “不务正业,不知所谓。”


    “定儿,快,去给大娘拜安,感谢姐姐在千儿一事上帮了你。你是赵国男儿,这个人情你得记住。”


    闻言,本来高高兴兴的李定,立刻蔫了吧唧的来到李娘子面前,


    他在李娘子喜爱的目光中,行了赵礼,郑重的感谢大娘。


    “妹妹也什么记性,见面就感谢过来。别提这些了,小时候大娘还抱过你呢,你跟安儿在本宫心中是一样的。”


    “今后你们几兄弟,一定要和睦相处,多子多福才好。”


    李定生的剑眉星目,简直就跟周云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


    李皇后爱屋及乌,哪里因为两家些许争斗,计较李定的事。


    再说,她可是在平城当了两年监国圣皇后,


    这点气度都没有,那还不得被朝堂上的事气死。


    树叶梭梭,街坊熙熙攘攘。


    吆喝声、叫卖声,小二上菜声不断地飘荡在繁华的街道上,


    惠安坊铺面前,李贞跟李娘子手拉手,说说笑笑腻歪在一起,


    李定满头黑线跟在后面,


    瞧着母亲的所作所为,他极为不齿的‘呸’了一口,


    帮他感谢大娘?李定看就是母亲想跟大娘一起逛南城吧。


    哼,平日又斗,这会手紧紧的拉着,女人真是无法理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与惠安坊前和和气气的氛围不同,


    酿酒坊桃花小院里,气氛那就能吓死个人。


    太子妃项茹与郭家女郭云儿,两人说不了三句话,就是剑拔弩张,唇枪舌战。


    “姐姐,这东宫没了太子,你那点小肚鸡肠,管的住吗?”


    “这就不劳你这不受宠的正妻费心了,自有叔叔才智过人。对了,惠安坊的胭脂、女红不错,要去你也去那买点。哈哈……”


    “笑话,本将需要哪些东西?今后不管如何,千儿见了我得尊称姐姐,家里也是我说了算。”


    “呦呦呦,郭云儿你可别得意,你有个大把柄在我手里,惹急了我,有你好受的。”


    两个女人一台戏,


    这在郭云跟太子妃身上,那几乎就是现场唱戏。


    长廊小榭,


    周太后被明空搀扶着,无可奈何看着这对小冤家,


    身形瘦弱的李安很喜欢桃花小院,因为这里面有大名鼎鼎的七贤才子。


    韦卓在李安眼里就是人才,


    外面已经吵翻天了,他竟然还能在柴房安心读书。


    七贤韦柴房,果然是名不虚传。


    这次贞贵妃借着千儿的事情,请皇族一家人逛南城,本是好意。


    父皇要母亲跟贞贵妃一家人和气,贞娘子也是同意的,


    李安知道,她跟母亲本来就是同生共死过来的,两人又没什么大怨,各退一步也没什么。


    这次出来逛的人很多,上官氏、丁氏都玩的很开心,


    清河公主、汾河公主、万皇子时而欢笑着,时而哭闹着,大家都其乐融融。


    就只是项、郭两人,从头到尾,争锋相对。


    “不是,这两个咋就这么能吵呢?嗡嗡嗡的,老夫巡街都没这么难啊。”


    桃树下方,墙角长石上坐着三个人,刘仁轨面露难色,发了点感慨。


    “谁说不是呢?郭云儿还真不是个吃亏的主。”病重的杜齐明,叹息的摇了摇头。


    听了两人的话,户部员外郎鄙夷的冷哼一声,


    他一点也不尊重尚书,斜了一眼道,


    “你不是病了吗,怎么还来桃花小院?明天朝会,勃可要发力了。”


    “能躲就躲躲吧,要不然,你可就说不明白了。”


    “不是……你今天还不算发力?”杜齐明慌了,王勃这是闹哪样。


    下一刻,桃花树下,


    杜胖子苦着脸,对王勃行了一礼,恳求道,


    “要不你还是去工部吧。铁坨子权柄高扛的住,户部这尊小庙,容不下你这个大佛啊。”


    “都是混赵国官场的。王兄啊,咱杜齐明可从来没得罪过你啊。”


    ---------------


    惠安坊虽说店铺多,高端的铺子也不少。


    但毕竟那个地方都是成品,


    比起染布坊,惠安坊的布,不仅价格高,品种和成色都还比不过染布坊。


    高家布廊,


    自从状元杨炯在此地留下墨宝后,这里一直是染布坊最红火的店铺。


    布庄的伙计很客气,几十个人的护卫队伍,那得是什么人物?


    他笑脸谄媚,就差跪在地上叫客人进去了。


    不仅仅是他,没一会,高掌柜就笑意盈盈的出来迎接了,


    买不买布的先不说,茶水、点心、青果先伺候着,


    见到两位大主顾还带了孩子,


    掌柜的赶紧命令小儿,去买点胡饼和烧鹅,给孩子们多玩玩。


    高掌柜是精明人,做生意想别人多出银钱,


    不要说想要别人买,只要主顾待的久,自然就能卖出货。


    当然,这是对上不对下,


    三教九流给他们占便宜,那就准备关门吧。


    赵国承接楚国,染布技艺已经很发达了,


    在染的方式上,有矿物染料和植物染料两种,


    其中最常见的朱砂、石黄、石膏、绿矾……等等,它们分别对应红、黄、白、绿,


    而植物染料中,茜草、蓝草,采用发酵法制靛蓝,用于染青、蓝色,民间普及度高,价钱也便宜。


    紫草提取最难,紫色需用明矾媒染,


    因此,紫色象征高贵,目前赵国一品、二品官服为紫色。


    高家布廊里,布的品种很多,


    而且不少布匹都是孤品,就是后面染布作坊里造的。


    李娘子跟李贞,都是苦过来的人,


    她们不太在意料子的华贵,只要好看喜欢,那就都行。


    一匹蓝色套染的棉布,被李娘子看中了。


    棉布本身就是少量走俏货,目前来说,赵国民间还是葛布、麻布居多,


    丝绸的话就太贵了,一般老百姓买不起,所以它的花样反而少。


    这匹棉布整体蓝染,小印花是白色点缀,若是用它做那高领赵服里衣。


    既显得淡雅,又能别有一番风味,相公周云见了,肯定喜欢。


    妹妹在一旁夸奖好看,李娘子双手抚摸着蓝色印花布,


    就在皇后笑意盈盈,憧憬相公夸赞时,


    一个黑衣劲装女子来到皇后身边,附耳说了一些话,


    变了。


    一切都变了。


    印花蓝布被松开了。


    尚善街,高家布廊里,


    李皇后只觉得呼吸困难,她双目圆瞪,不敢置信的看着弯眉朗目的李贞,


    “妹妹,你……你今天原来是示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