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8 章 户部衙门

作品:《楚兵

    帝都幽州。


    西宫户部衙门。


    十一月了,赵国的大事,既有防寒,又有打仗。


    户部衙门如今是忙的脚不点地,大伙几乎一点时间都没有。


    可户部里的官员纳闷了,


    今个很奇怪,


    户部尚书杜齐明跟户部侍郎刘福,两人双双冒着寒风,在门廊前等待。


    正三品跟正四品的户部一二把手,一起等一个人。


    最关键的是,此二人可是皇后势力跟贞贵妃势力代言人,


    这样情况是真少见,不,是绝无仅有。


    幽州风很大了,吹的贺胖子有些遭不住,但今天这人他必须慎重。


    至少,这态度是一定是要拿出来的。


    巳时初,


    户部衙门前院,终于有一个头大脸长,眼小鼻塌,穿着一身五品官服的男子,姗姗来迟。


    奇了怪了?!


    此情此景,十几个户部官吏不禁面面相觑,


    这就一个五品官,值得这样等。


    值得!贺尚书的意思是很值得。


    王勃还没到户部的楼阁下,


    就看见远方,有一个身穿仙鹤官服,内中带紫的大胖子,笑呵呵的迎接过来。


    紫色是天下最难获取的颜色,因此紫衣官袍,也是一品、二品的专属。


    此人内有紫衣,外覆红袍,结合长相。


    王勃基本确认,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杜齐明。


    “哈哈哈,王大才。幸会幸会。”杜齐明可是从洛阳市坊里杀出来的流官。


    那是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猴精的不行。


    此刻,他以上结下,有意跟王勃拉好关系,自然是气氛融洽。


    刘福也上来了,虽然四个当家的不喜欢王勃。


    但皇后听陛下说,此人有不下于阴阳大圣陆长生之才,当即管不了那么多,要刘福尽力结交。


    赵国皇城分东宫、西宫、北宫。


    东宫太子,西宫六部,北宫皇帝。


    作为户部衙门,掏钱的地方,哪能不让工部给建好一点?


    户部衙门很大,两层楼阁,


    二层是放置资料的库房。


    一层有大堂数丈,分吏员、员外郎、侍郎、尚书。


    在幽州外城,有些衙门吏员可能是编外人员,


    但在幽州北宫的户部衙门,这里起步就是七品官员,运气好外放为县令,也是很正常的。


    员外郎坐大堂,侍郎一般是隔间,没有单独的房屋。


    但李福这个侍郎可是权势滔天,


    所以在刑部,有两个单独的房屋,分别是杜齐明跟李福的案台。


    不过,就在昨天。


    第三间房屋出来了。


    杜齐明亲自在角落里,腾出了一个三丈见方的靠窗位,


    用屏风跟大柜隔开,算是单独给王勃开了一间房屋。


    “这个户部的员外郎,待遇如此好?单独一间。”王勃对这地方很满意。


    黑漆木案台,坐榻、床榻都有,甚至还有个小桌子可以进食、泡茶。


    文房四宝,各处多宝柜,这些东西杜齐明都给王勃备好了。


    总之,户部衙门里,


    王勃等于拎包入住,什么都用管,档次还跟尚书是一样的。


    “这……小小意思,王员外。今后私底下我们以兄弟论,你叫我杜哥,老夫叫你勃弟。”


    杜齐明的态度,简直颠覆了其他户部官员的认知。


    他可是太后的远亲,皇帝的族人,这样对待王勃,


    这王勃,难道有什么大来头?


    “王员外,我们赵国的官员,一向言路通畅,有什么事,咱们可以说,不用想别的。”


    说着话是刘福,他笑着吩咐下人,给王勃准备好火盆。


    户部衙门,众人再次一惊,


    水火不容的杜齐明,难得没有反驳刘福,甚至还拱手附和道,


    “王才子,咱们这里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本尚书也不是一个记仇的人,你要有什么得罪我的地方,我是一定不会在意的。”


    懂了。


    王勃总算是明白了。


    他在梁国的所作所为,两个当权者肯定已经清楚了。


    四任上官,抄家灭族!


    这个事吧,听上去确实有点玄乎。


    感受着户部众多官员的和善,


    看着这些态度诚恳的同僚,


    王勃觉得自己有必要解释一下,不然让同僚误会,影响今后工作,


    “杜大人,刘大人。其实勃真的没做什么,都是无可奈何。”


    可惜,王勃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尚书杜齐明打断了,


    “王员外,莫要谦虚。你做没做,都对得起这个结果。”


    “你的本事,大家心知肚明。本尚书要是哪些地方做的不对,你可以说,千万不能往心里去。”


    太可怕了。


    如果说过去,杜齐明对于王勃的能力,还停留在以讹传讹。


    但自从他第一面圣,就敢把太师、太傅、太尉得罪个遍。


    当面说出,要陛下削他们的狠话。这也没谁了。


    可就算这样,王勃活着!


    活着也就算了,他还能担任户部员外郎。


    这能不玄乎吗?


    ---------------


    再热情的接纳,也总有散去的时候。


    王勃对于户部衙门很满意,


    这里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用的还都是昂贵的东西,这漆木桌台,得要七八贯吧,这床榻也不便宜。


    就是不能折现,浪费了呀。


    赵国目前要防冬寒,还有各地战事要管。


    作为王朝财政中心,户部官员大多忙碌的脚不点地。


    某一刻,无所事事的王勃觉得这样不行,


    大伙这么热情,还都在忙,他不能闲着。


    这样,对不起大家。


    在跟侍郎刘福稍微沟通后,王勃得到一个查阅卷宗的差事。


    这个事情,说白了就是随便摸鱼,爱干不干。


    二层楼阁很高,赵国户部的档案很多,堆积如山。


    王勃一路吊儿郎当,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走过一个转角时,他忽然拿起了关中的赋税跟支出的册子,无意间查阅了几眼。


    ‘咦!!’


    王勃目光闪过错愕,当即回头,将方才放下的赵册重新拿了起来。


    “关中泾县、庆县等,四年大旱,赋税减免,共计补充民粮十四万石。”


    二层楼阁,


    王勃一边翻看关中的卷案,一边又仔细核对了其他州郡的情况,


    空荡荡的户部楼阁里,王勃咂摸咂摸嘴边,呢喃道,


    “不对……肯定不对。这个关中大旱,好像有点问题。”


    “九月份的,奇了怪了,两个月了,居然没人报上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