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8 章 杨炯入宫

作品:《楚兵

    幽州皇城,


    太极宫。


    太液池占地巨大,横跨了整个北宫。


    大池海的南端是仁寿宫,


    在北端,超出幽州城墙的部分,有一个单独的宫殿,


    四周高墙巍峨,内中兵马如林。


    此地,便是皇帝周云的寝宫——太极宫。


    太极宫外,被由赵国子弟组成的帝营包围。


    大赵皇帝,以武立国,


    赵帝周云虽在武德殿龙椅上,但决不能在大赵兵马之外。


    一万帝军,不管任何时候,都会是皇帝周云手中最锋利的剑。


    此刻,太极宫西边水榭,


    皇帝周云遥视引楚源水而来的太液池,不禁感叹,


    这宫殿当初虽说不想花多少钱,但总体看来,也算是造价不菲了。


    透过皇帝周云干练的幞头龙肩,


    那绣着五爪金龙的后方,


    有一个身覆北疆戎衣的学子,始终跪伏在漆木地板上,


    此人虽然跪着,但远方的六部宫官们,一个个却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这个戎衣少年,皇帝、皇后在太极宫亲自接见,


    就这份地位,他们终其一生,也不能达到。


    “杨炯,你这孩子也太认真了。”李娘子一身雍容华贵的朱红后服,给跪着的杨家子打了个圆场,


    “这么久没见,三十贯来幽州,用完了吧。去本宫那里拿点银钱,这事你就……”


    太极宫水榭,


    李娘子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帝周云挥手打断了,


    “杨炯,你可想好了。你要得罪的人是刘庶,是北疆大族,是辽东大族。这可是犯众怒的!”


    西来的风,吹拂了太液池,也吹动了太极宫的赵旗,


    皇帝周云龙目闪过异色,


    他背对杨炯,负手而立,天威煌煌道,


    “你这次来,朕就当多年没见,你都已经长大了,请个安就算了。”


    “朕将你的状告拦了下来,这样你就不用得罪那些赵国肱股之臣。他们是一品大员,是赵人嫡系。”


    谈到这些难事,赵帝周云语气平和了一些,劝解道,


    “杨炯,别说是你。就算是玄武将军杨延,得罪了这么多人,今后也是寸步难行。”


    “臣惶恐!”望着太液池水榭,那道赵国神一样的身影,


    杨炯思虑再三,面露痛苦,眼中有些红润道,


    “陛下曾经说过,假使赵人都有些良心,那我赵国就会如星辰一般璀璨。”


    “对就对,错就错,绝不会因为做的人多了,错的事情,就变成了对的。”


    “陛下的话,杨炯铭记于心。如果杨炯都不是一个正义的人,凭什么维护一个正义的赵国!”


    说到这里,杨炯虽然年轻,虽然也有些惧怕。


    但他黝黑刚毅的脸颊上,是一双如同星辰般璀璨的眸子,


    那是赵国少年子弟,心中所怀有的国家热血,


    漆木透着人影,杨炯三拜皇帝后,面露悲凉道,


    “臣,愿意做这样人,做一个有良心的赵人。”


    前方,是赵国皇帝的六位亲信太监。


    没人知道这六个太监哪里来的,但赵人很清楚,他们都是宗师级的武者。


    此刻,六位太监耸立,两位女官小心候在水榭,


    皇帝周云,龙行虎步,缓缓来到跪地的杨炯身旁,


    仔细望着这个执着的少年,


    周云好像看见一个故人,一个很久不见的故人。


    某一刻,赵国皇帝仰头长叹,最后一次询问道,


    “杨炯,你是皇后、太师、太傅,包括朕都很重视的北疆子弟。这次状元,你拿的实至名归。”


    “大好的前程在等你,将来你可以为赵人做更多的事。今天你的行为,可谓是损人害己。”


    “天下人不会赞扬你的,只会认为你是一个愚蠢的迂腐者。”


    “可赵人需要这样迂腐者!”杨炯目光如炬,虽然他泪流满面,


    但这一刻,法家的灵魂,肉眼可见的在燃烧。


    漆木地板上,身覆北疆戎衣的杨炯,倔强的自嘲道,“可能臣不算聪明,比不过那些大才。”


    “陛下曾经在平城学堂的话,臣今天还记得。”


    “人不能选择出身,不能选择富贵。但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北宫。


    太液池水榭。


    少年平城子弟杨炯,目光灼灼,对着皇帝周云行礼道,


    “在臣看来,若是违背自我而苟活一生,远远比不上,遵从心中正义而活一刻。”


    “很多北疆大族,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正义。建国难,守国更难!”


    “这是一场没有刀剑的战争!陛下,臣心意已决,愿为赵人开启先河,请陛下成全。”


    皇帝、皇后的几步之外,


    立在水榭的春草不知不觉,泪水流了下来。


    杨炯她是认识的,平城法家杰出子弟,


    杨家子如此选择,等于断送了将来的前程。


    这次科举,真正能做主的,可能都是赵国最核心的人物。


    皇帝要用刘庶来背锅,杨炯竟然敢顶上去。


    可以想象,杨炯弟弟将来必然是官场寸步难行,连带着玄武军,都可能跟他撇清关系。


    他将从天之骄子,沦为一个弃子,一个路人。


    卓丽倾国的高佳人,望着漆木上的少年,一时百感交集。


    赵人的英雄,总像雨后春笋一样,不停的冒出来。


    法家大成者杨炯,确实当得起这一届的状元。


    太极宫,


    西风萧瑟,水波荡起涟漪。


    “既然如此!”皇帝周云最后看了一眼杨炯,斩钉截铁的道,


    “三日后,朕会在武德殿审理科举案。你到时候,将会作为翰林官郎官出席。”


    “满朝文武,你想状告谁,都由你定吧。”


    皇宫,


    北城。


    杨炯走了。


    义无反顾的走了。


    太极宫水榭,李娘子有些担心,杨炯这样的人出来,后果可能很严重。


    皇后在不停的劝解周云,


    这次科举都是老族人犯事,要不敲打一番,也就算了。


    武德殿御前审案就免了,下回科举,谁敢塞名额,皇后第一个饶不了他。


    某一刻,皇帝放下手中的奏书,搂着娘子道,


    “方才杨炯的话,娘子听到了吗?这是一场没有刀剑的战争。”


    “这次放,下次放,次次都放,国何以为国?”


    “曾经我们最恨楚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皇族必须履行它的职责,否则用不了几年,咱们就跟楚国一样了。”


    水榭小台,


    李娘子秀丽的脸上,闪过失落,


    她倔强的拉着皇帝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


    良久后,周云无奈,叹息一声,对着高佳人开口道,


    “高官人,去给杨炯再叫几个帮手。赵、梁、程三人就不错,适合背锅。”


    “让杨炯以士子代表上殿。那样火力均摊,杨炯受到的影响就会少很多。”


    说着这里,周云看了看满脸委屈的李娘子,补充了一句,


    “对了,王勃就别来了吧。”


    “这个人要是来,也许就变成祸乱朝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