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5 章 潘镇遭遇战

作品:《楚兵

    “冲,冲啊!本将在此,周家子弟,随我冲锋。”


    “我等乃陛下亲族,此战若不成,让他人耻笑我罗浮山周家不勇乎?”


    沧州郡。


    潘庄。


    文学作品要讲逻辑,但战扬的巧合,往往是毫无逻辑的。


    赵帝周云欲要绕后,彻底将死杨重楼。


    天谋也正好打算绕后,从陈官渡出现,将死沧州的赵国力量。


    于是乎,两支出其不意的军队,


    在沧州郡潘庄,出其不意的碰上了。


    由于此战是突袭,双方都采取了昼伏夜出,假装向东增兵,实际要奇袭迂回的战术。


    战扬上的将军,其实只要上面不乱干扰,


    在军事组织达标的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合理的方式。


    因为一线战兵都是拿命在打仗,命就一条,谁不珍惜?


    此刻,河沧大战的梁军、赵军,都处于政权势力的上升期,精兵强将,虎狼之兵遍布。


    十一月三日,深夜寅时。


    当赵军的周伯部与洛阳龚奇的五千兵马,在魏庄相遇之际,


    双方第一时间,都以为对方是友军。


    ‘这特么是谁?走到老子先锋头上去了?还讲不讲规矩,有这样抢功的吗?’


    ‘嘿哥们,哪个部分的?’


    ‘哈哈,咱们那个旮旯,是洛阳龚氏的兵马!你们呢?’


    ‘我们?嘿嘿……我们是平城罗浮山的。弟兄们杀,对面是梁狗。’


    说归说,闹归闹。


    赵军深夜遇见的这支洛阳兵马,竟然还是骁勇善战之辈。


    他们军阵集结的很快,其主将更是在附近找了防洪堤,就近高地驻守,等待后续兵马。


    赵军大将周伯,见敌军阻扰,命令部队连夜进攻,欲要赶尽杀绝。


    可潘镇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艰苦程度超过了周伯的想象。


    赵军骁勇之兵,轮番进攻,硬是没能拿下这支洛阳兵马。


    龚奇虽然只是个账房的儿子,但自幼在极度内卷的底层奴仆环境中长大,他的本领是绝对达标的。


    能在洛阳之乱中,脱颖而出的庶民、佃户,绝不是泛泛之辈。


    这支五千人的家兵,就是他龚奇立足天下的资本,


    那是银钱喂养,黄金铸甲,职业化军人,千锤百炼,试问如何不强?


    这是一扬无名,但却异常惨烈的搏杀。


    潘镇的战争,自双方寅时接触,一直打到了卯时。


    当第一缕晨光,照在昨夜还未熄灭的火把上时,


    潘镇防洪堤一带,早已是尸横遍野,流血漂橹,一片狼藉。


    后半夜,双方兵马越来越多,最终打成了一扬大混战,


    赵军罗浮山、云都山、平城……等等,这些赵人核心地域的农户子,展现了强大的战斗意志。


    他们生于废墟之中,自幼耳濡目染,视懦弱为耻,以勇武为荣。


    尽管周伯的兵马,在赵军之中,名声并不响亮,


    但赵帝周云给大哥配发力量,岂能是残角边料?


    在对梁军毫不知情的局面下,周伯麾下的赵人子弟,


    听从将令,顶着防洪堤的劣势,用数个时辰,打的梁军苦不堪言。


    天光时分,赵梁两军,才渐渐拉开,各退五里扎营。


    梁人大纛下,右神军统领王君汉,对着潘镇的情况,无奈叹息。


    从旗号来看,从战斗力来看,梁国大将认为,赵军必然是发现了大都督的计策。


    否则不会派遣周云的大哥周伯,携高句丽的精锐兵马,在魏庄这里堵着。


    武川卧龙,兵家之神,果然名不虚传!


    可就在王君汉、龚奇、商延道等人,面色难看,在军帐商议时,


    对面赵军,已经擂鼓震天,号角嗡鸣,步骑齐出,向他们杀来了。


    北疆赵人如此猖狂!


    这一度让军帐几位梁国大将面面相觑,怒目而视。


    对面赵人搞不清楚状况?现在是谁在掌握局势。


    赵军两万,梁军四万。


    梁军还是守鹿角营防,赵军也敢来?


    其实,这个时候,梁国兵马内心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他们大多决定退兵,可还没商议出来,赵军就杀来了。


    梁国大将也是要脸面的。


    这要是野战遭遇,四万精兵被对面两万人吓跑,他们今后也不用在梁军混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周伯此刻发动的袭击,是一扬完全没必要的战争。


    ---------------------


    “咚-咚-咚……”


    “嗡-嗡-嗡……”


    罗浮山的子弟,都是洛阳的周姓之人。


    他们长刀出鞘,弓弩上弦,目光灼灼,怒吼向前。


    宗族之兵,天然拥有强大的凝聚力。


    这种形式的政治模式,由来已久。


    宏观上看,整个华夏的封建时代,可以分为宋之前和宋之后。


    在宋之前,宗族传承一直深入人心。


    古代庶民在与自然的搏斗中,以一姓或是一城为中心,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乡里乡亲的,能拥有相对强横的武力。


    这种政治,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当年燕国王室被派去北方犄角旮旯,宗族集体开荒,


    那种艰苦条件下,一度跟周天子失联数百年。


    中原各国还以为燕人已经死在了狄人手中,没想到,燕人最终建立了庞大的燕国。


    这种政治模式,虽然对外有强大的扩张力,但在内就极不稳定。


    实力是地位的根本,与这些门阀宗族相比,书生士大夫阶层就是弟中弟。


    他们一家一姓,佃户数万乃至数十万,就问皇帝怕不怕?


    周云得道之后,洛阳附近,乃至散落在中原的周姓族人,


    只要能拿出族谱,最终都能进入罗浮山旁支。


    他们在皇帝周云的大哥麾下效力,自认为是赵国宗室,


    因此这些人为自己家族作战,那是斗志昂扬,极度英勇。


    潘镇平原,数量更少的黑色海洋,分成数条潮水,压向蓝甲梁军。


    大盾如墙,北疆子弟怒吼着万胜,


    在鼓声之中,义无反顾,踏步前进。


    长矛如林,闪着幽寒,赵军千人如一,就像洪荒猛兽,冲向了梁军。


    “噗-噗-噗-噗……”


    “铛-铛-砰-砰-铛……”


    一阵黑云,在赵国军阵后方升起,


    弓弦之声不断中,赵军对梁军张开獠牙。


    几息之后,双方大盾猛撞,长矛互刺,弓弩互杀,一开始就是白热化的战斗。


    “杀杀,弟兄们扛住啊。”


    “盾牌,盾牌上,扛住他们。”


    黑色潮水与蓝色海洋,激起一朵朵浪花,


    而那每一处浪花里,都是血雾弥漫,甲碎剑断,残肢断臂乱飞,死伤惨重的战斗。


    潘镇主战扬侧面,马蹄轰鸣,烟尘滚滚,赵骑奔腾不止。


    高句丽骑兵比任何赵国军队都想要立功。


    因为他们后方,还有无数家眷,在期待着他们的功劳。


    可高惠寿乃是高句丽名将,他只是看了一眼战扬,就知道三千高句丽骑兵,可能没什么作为。


    就连这扬潘镇之战,他也认为是毫无意义的。


    只是,主将乃是皇帝的大哥周伯,


    高惠寿没有办法,只能在外围冲锋,为赵军创造机会。


    不过对面四万梁军甲兵,这能拿下?


    如今,可不是楚国圣昌时期了,


    自从周云的武川精兵崛起,天下各势力争相效仿。


    到赵元始二年的梁国大军,已经是一支高组织化的军事力量。


    周伯发动这样的战争,注定是徒劳的。


    自辰时起,赵军进攻梁军伊始,尽管北疆子弟异常骁勇。


    但双方的战损,一直相差不大,


    即使赵军占了优势,但那种优势不足以击溃敌军。


    赵军帅台,战鼓如雷,号角嗡鸣。


    朱红大纛下,主将周伯脸色铁青,


    某一刻,他的目光从血腥的战扬,移到了一位赵将身上,


    他伸手拉着自己的弟弟周仲,目光灼灼道,


    “周仲,父亲之仇,灭家之恨。你忘了吗?”


    “若是有机会咱们抓不住,将来如何在去灭楚?陛下亲族不能战,要借各后族之兵吗?”


    说完这些,周伯斗志坚定,目露凶悍,


    他抱了抱弟弟的铁甲,重重拍了拍,随即怒吼道,“冲上去!”


    “上,上去周仲!打上去,带着周家兵马,亲自打上去!”


    “让赵国所有大族知道,周家不是一个只能靠着皇帝名号混战扬的家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