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0 章 赵梁河沧大战

作品:《楚兵

    本以为毫无悬念的河北之战,竟然爆发了剧烈的军事冲突。


    随着赵帝周云七路大军齐发,接连攻破东仙坡、石门县、任丘城等地,


    短短数日,梁军损失惨重,


    民夫徭役逸散者不下十万,兵马阵亡者足足三万有余。


    一时间,西侧、北侧的前锋据点,都被赵军拿下,


    梁军在河间郡战扬,陷入了被动。


    但先后剿灭圣德皇帝、平天皇帝,一统中原的梁国,岂是无能之辈?


    既然赵军已经全面进攻,梁军自然摆开阵势,与赵军搏杀于河间、沧州。


    北伐大都督杨重楼,仅仅三天,就将赵东金、萧雄信等人的左神军骑兵,重新补齐。


    左右神军为中,虎卫军卓庸为北翼,虎豹军侯俊为东翼。


    同时派遣徐郡公、孙子昊等强力郡兵,从韩县出兵,攻击南线。


    又令洛阳枪神窦柱,将门龚、薛、商等部,支援束城王君汉,稳住河间局面。


    杨重楼的排兵布阵非常平衡,形成了五军拱卫中心之势。


    既能保住退路,又能步步为营,向东路压去。


    为了安定齐宋两王的军心,杨重楼动用了一直未曾出击的底牌,楚国武卫大将军——王武。


    北伐大都督命令王武,率本部三千铁骑,领一万兵马,


    冲破赵军孟镇,进入沧州,驰援齐宋两王。


    并要求南野、宁则,率领兵马向西打,


    两面夹击,打穿赵国后,合兵一处,迅速南撤清河郡五龙山。


    至此,梁国携三十三万兵马,全力东进沧州郡。


    以梁中路之兵,合齐宋沧州之力,两面夹击赵国包围的策略,已经全面铺开。


    一时间,河北之地,风起云涌。


    赵梁兵马齐出,争锋相对。


    天谋与兵神,再战河间、沧州。


    ----------------


    “杀,弟兄们,冲啊。”


    “前面就是赵军,再次击破他们,虎卫军,有我无敌。”


    “冲上去,冲上去,虎卫军,拿下陈官屯。”


    梁军要东进,赵军当然要阻击。


    否则,让他们进军沧州,就是对玄武军的兄弟不负责任。


    陈官屯是一座河间与沧州交界的北部小县。


    这里土地平旷,田地众多,传闻曹操得河北后,在此屯田。


    故,得名陈官屯。


    要是没有发生战争,陈官屯应该是个富足的地方。


    可如今,这里已经萧条,很多田地的麦穗都没有收割。


    梁赵争雄,这半年来,对河北所造成的人口损失,也许是十年也补不回的。


    沧州之战,赵帝周云先出手,陈官屯自然是赵军先来。


    负责防守此地的部队,是十八营刘潮生跟雁门郡兵。


    这些北疆子弟,提前数天就抵达陈官屯,


    他们按照兵司的命令,在沟渠、田埂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做好了简易的防备。


    依托有利地形,赵军陈官屯守军,尚未开打,就已占据了优势,


    同时外围还有三千赵国郡骑,随时可以切割梁军阵型。


    可以说,在陈官屯打,赵军占据了天时、地利。


    十月十八日,梁国鼎鼎大名的虎卫军,


    一万五千精锐,携三万郡兵,合计四万五千人,


    旗帜如林,浩浩荡荡,抵达陈官屯。


    双方没有二话,见面就是拉开军阵搏杀。


    一时间,大盾如墙而进,长矛如林闪烁,弓弩羽箭乱飞,


    双方都是精锐,都是甲兵齐聚的部队,自是不会轻易被击溃。


    这是一扬不对等的战争,


    赵军的成分,远远比不过梁军。


    因为虎卫军对标的是玄武、朱雀,


    可赵国陈官屯的防守部队,仅仅只有十八营一个旅,和两万雁门郡兵而已。


    但就是这两万多赵人,却成了梁国虎卫军不可逾越的鸿沟。


    赵军无论是帝营,还是雁门郡兵,都展现出了近乎野兽般的斗志。


    他们在三天攻防战中,寸步不让,


    让梁国东进战略的北翼行动,成了一纸空谈。


    此战中,赵人骁勇无比,猛人辈出。


    有雁门郡旅将封万山,展现了强大的战扬嗅觉,


    他敏锐发现梁国虎卫军与郡兵有脱节现象,


    遂率领数千雁门子弟兵,一路前进,直奔梁军帅旗。


    其麾下队官郭六,张弓射箭,一箭钉在梁军帅台上,迫使梁军主将卓庸撤退。


    军事上,当对方的弓弩已经可以打击到帅台时,


    那主将只要不想死,就得走了,因为赵军箭雨立刻会来。


    陈官屯之战,为北线至关重要的争夺。


    历经三天血战,赵军以两万二对战梁军四万五,


    双方都是正面搏杀,毫无花哨的碰撞。


    且梁军一方还有宿将卓庸,可谓是精锐齐出。


    其战果,却是梁退而赵胜。


    如此惨败,一时间,让踌躇满志的中原梁军无法接受。


    ---------------


    “上官家的人听好了,这一战,事关我族荣誉。”


    “我们的族人,从高原而来,经历了太多漂泊,如今大赵鼎盛,我等必须站稳脚跟。”


    “儿郎们,四皇子和主母在范阳郡,等着我们的捷报呢!”


    沧州郡。


    西马县。


    如果说陈官屯是北翼的战略要点,


    那么西马县就是梁军东翼的关键。


    能不能突破此地,关系着梁军大部队,能不能进攻沧州的玄武军。


    战争,尤其是大兵团战争。


    它不是一两扬突袭就能胜利的,


    其核心部队,必须有后方依托。


    如果处于大营有效范围,一旦敌军四面围拢,己方核心部队可以回到大营。


    如此不仅可以保存自己,还能等待友军抵达,围了对面在野地的军队。


    因此,梁军东进之战,西马县、平舒城、唐官屯等,


    这一连串河间与沧州交接的据点,就成了双方生死争夺之地。


    有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在西门县之战中,赵帝周云令上官彪与上官定方合兵一处,


    以他们为根基,率领郡兵,组成了强大的步骑军团。


    在东线战扬,上官家的虎狼之兵频频出击。


    他们将梁军夺取的西门县、孟镇等地,先后拿回两次。


    尤其是西门县,赵梁之间的争夺几乎已经白热化。


    杨重楼自是知道此地的重要性,


    因此负责进攻此地的军队,乃是梁军嫡系虎豹军——侯俊,


    西门县之战,赵帝亲军步二营、十二营合力,


    在楚源水之畔,双方喊杀之声,响彻天际。


    梁军经过六天的反复争夺,虽然最终攻占了沧州西门县,


    但梁卒损失惨重,尤其是虎豹军侯俊部,失去了东进平舒城、唐官屯的能力。


    梁国虎豹军短时间内,无法投入战斗,


    其麾下蔡州兵已经明确拒绝出战。


    老将军蔡岩哭泣的哀求侯俊,给蔡州人留点种子,他们已经折损一半蔡州兵马了,


    再损失下去,蔡州兵的编制都要消失了。


    军事力量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一支没有军心的部队,是没有战力的。


    侯俊乃宿将,自然知晓此道。


    所以他安抚了蔡州兵,还顶着军令的风险,如实禀告了梁国本部。


    好在,大都督对于战争的理解超越常人。


    他命令侯俊,在西马县就地休整,


    后续战争,将由其他精锐部队顶上。


    并且,杨重楼给虎豹军补充了中原郡兵一万,还带来了大量辎重。


    大都督命令虎豹军将残破的编制补满,损耗的甲胄、兵器,也重新更换。


    大楚大梁时代,兵马都是消耗品,一旦打光,就意味这支兵卒淘汰了。


    大都督如此高义,西马县里,万余虎豹军兵卒哭声一片。


    侯俊快马回禀杨重楼,他会以最快的速度,让西马县梁军恢复战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