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0 章 梁国圣旨

作品:《楚兵

    天下豪强门阀,终于盼来了这个好消息。


    颠倒贱民权贵伦常的关外赵国,在战争上遭到了巨大的失败。


    企图染指河北的赵国皇帝周云,与悍然北伐的梁国大都督杨重楼,


    两大战扬猛人,在五龙山遭遇,双方展开决战。


    梁赵两国车马摆开,几十万大军,烈日下,鏖战三天,


    最终赵人不敌,撤出了清河郡。


    这是武川周云,自马邑崛起以来,第一次在野战遭遇失败。


    也意味着,赵军无敌的时代,彻底结束。


    这让天下豪强明白一件事,过去并不是胡人政权赵国厉害,而是中原王朝精兵未出。


    如今,中原之国大梁,三十万兵马北伐,赵军便败走清河。


    梁赵这一战,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原各族的风向,彻底倒向梁国。


    天下各观望势力,也纷纷选择了偏向大梁。


    在并州,河东张须陀、太原丁宏度,停止了对魏王丁肆业的进攻。


    丁宏度在太原边境修缮堡垒,因为河北一丢,太原将会成为两军前线。


    张须陀跟赵国可没有姻亲,他可没什么顾忌。


    消息一来,立刻派遣使者前往洛阳,表示愿意与梁国修好。


    同时,关中等地,也纷纷出现了豪强起义。


    北屈县羌人族长抹蝎蹄,不堪赵国压迫起兵,占据北屈一带。


    高奴县袁家势力,悍然杀了赵官,宣布袁家反赵。


    利益决定行为!


    羌人不满赵军的四等民制度,袁家则是埋怨金城的利益,赵人丝毫不理会袁氏。


    随着此二人带头,陇西地带,复杂的民族情况,瞬间成了燎原之势,到处是反赵之火。


    如此情况,让本就混乱的关中局势,更是乱的不可开交。


    而与赵国颓势截然不同的是,梁国君臣表现出了强大的决心。


    梁帝萧汉,发动举国工匠,于寇门庄建立了,庞大的冬衣生产作坊,欲要供给梁军冬衣。


    同时,以国库为抵押,发行皇庄银票五百万贯,用为北伐之资。


    更是将三份圣旨,派往前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赵人赶出河北。


    -----------------


    五龙山!


    梁旗如林,战马潇潇,烟尘滚滚。


    三十万北伐大军,淹没了整个五龙山大营。


    此刻,梁军上下,无不沉浸在前几日的胜利中。


    那金戈铁马的拼杀,血肉横飞的战扬,以及凶悍的赵人与英勇的梁人,


    哪怕到了此刻,战鼓声与号角声,似乎还没有在五龙山的上空散去。


    几十万兵卒的脑海里,还在回荡赵兵的怒吼,铁骑轰鸣的马蹄声。


    这一扬战争太难了!


    双方都绷紧了神经,哪怕战到最后一刻,兵卒们也不知道,谁会赢得战争。


    可如今,艰难已经熬过去了。


    结果出现。


    梁卒胜了!


    梁卒才是天下第一。


    赵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拥有中原跟河北,梁军将成当年曹魏之势,立天下第一强国。


    五龙山的气运,似乎总是在眷顾中原,


    传闻当年楚太祖北伐,将北国先后出现的五个皇帝,囚于此处斩首,因此得名五龙山。


    此刻,五龙山大营,号角嗡鸣。


    数万双炙热的眼眸,正注视点将台上的那个中原英雄。


    杨重楼仿佛立于天地间,他身覆黑锦,面色凝重,缓缓拿出一份圣旨。


    北伐大都督踱步来到中央,亲自给萧盖、宁则、郝大旗等人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宋兵骁勇,屡立战功,梁国愿与宋地永结兄弟之盟。”


    “光武萧汉以列祖列宗起誓,宋不负梁,梁永不负宋。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封建时期,司马懿的行为之所以被诟病了几千年,


    那是因为洛水之盟,祖宗之誓,份量是很重的。


    信!乃国之根本。


    正是因为晋朝国君如此下作,致使整个晋朝所谓的忠义,天然就是一个笑话。


    如今梁国皇帝,以祖宗起誓,与宋永结兄弟之盟。


    足见,梁国没有想要借机灭亡宋国。


    确实,他朝梁国可以违背誓言,但违背誓言意味梁国信用扫地。


    国无信,则难存。


    楚太祖项衍立下誓言,与世家门阀共治天下。


    到第十代圣武皇帝,打破了太祖的血誓,最终黄九一出,举国灭亡。


    五龙山,


    点将台,


    雄兵猛将,旗帜潇潇。


    宁则一袭白衣儒甲,与杨重楼的幽暗成鲜明对比。


    他就像一个世家公子,行礼之后,


    代表宋军,三呼万岁,恭恭敬敬的接过圣旨道,


    “大都督天下无敌,陛下仁义宽厚。”


    “即使没有这份世袭罔替的圣旨,我开封之兵,也会追亡逐北,将赵人赶尽杀绝。”


    嗡鸣的号角,响彻苍穹九天。


    轰鸣的战鼓,奏起梁军高涨的士气。


    时来天地皆同力。


    梁军在大胜之后,天下形势倒向了梁国。


    过去还举棋不定的宗族们,再无任何犹豫。


    此刻,中原群雄,万众一心,只想将赵国赶出燕山。


    郭孝恪、王君汉……等等,几十位大将崇拜的目光中,


    杨重楼就似神祇,他扫视了远方遮天蔽日的大军一眼,


    随后眼眸幽暗如深渊,冷冷喝道,


    “战争尚未成功,赵军主力尚在,尔等还需全力以赴。”


    “起军令,诸将切记。今后十七斩、二十三法,将无任何通融。”


    “若是被执法军抓了,谁的面子也不行。”


    ---------------


    乐陵郡。


    海风习习,大浪滔滔。


    东海之滨,黄河入海口的乐陵郡,


    在大暑天,并没有其他州郡,那般酷热难耐。


    这里总体还算凉爽,住的也算舒服。


    齐王南野的军营,甚至有不少兵卒,下海摸鱼,改善伙食。


    山东道三镇,对于手下兄弟的尊重,是整个梁军里最厚的。


    只要是不犯原则性错误,南野一般视而不见,


    实在是到他面前了,他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加之齐军兵卒待遇优厚,所得财物,也是兵卒有份。


    因此,八万齐国兵马,在战争半年之后,士气高昂,战力不俗。


    且对齐王南野,尤为拥戴。


    “下去!双羊县的杂种们,给本王下去!弄条好鱼上来款待使者。哈哈哈哈……”


    营寨下,海浪涛涛,


    双羊县的郡兵,穿着裤衩子在水里捕鱼。


    听闻齐王命令后,几百人渐渐围拢到一起,


    他们商议一番,从军营拿出来了一条条长绳,


    显然,这些双羊县的海游子,要下到大海深处了。


    军营寨墙上,南野见四下无人,眼神一冷,


    四名兵卒,立刻抬了两口箱子出来。


    海风吹拂了旗帜,也吹拂了安公公的宽袍大袖。


    他嘴里说着不用,见兵卒打开,是两小箱黄金,


    安公公当即眼馋的,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这两个箱子,最低是两万贯。


    二十贯可以买一个黄花闺女。


    两万贯是什么概念?一个洛阳的小门阀,也就这点资产。


    “乐陵、平原、渤海,多谢多谢,安公公真是喜鹊东来啊。”


    “哪里哪里,安某就是个传话的,算不得人物。”


    脸上带着刺青的文城郡囚徒,立刻‘咦’了一声,


    故作大惊,恶狠狠的道,“安公公还不算大人物?那谁才算个人?杨重楼,他就一个外臣。”


    “您可是皇帝嫡亲,郭后跟陛下,那可是情同母子。您的假儿子张斗、张雍,那都是赫赫人物……”


    乐陵齐营,山海之角。


    穹苍无际,大海与天线相交,海鸥与垂云齐飞。


    军营小楼,刺面南野每说一句,安公公就悻悻的低头一分。


    可低头的安公公没有注意到,齐王南野的嘴角,带着诡异的笑容。


    ……


    ……